春秋时代“有车一族”的必备指南:车战中的戈到底怎么用?

作为一种战争载具,战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便开始使用战车了。和后世的战车相比,当时的战车比较简陋,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寒碜,这个寒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轮,当时的车轮并非后世的那种由轮圈和辐条组合而成的轮子,而是木板拼凑而成的实心车轮;二是动力,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战车都是马拉战车,但在当时,苏美尔人用来拉车的牲畜却是中亚野驴。这种野驴和马相比当然是差远了,而直到大约1000年后,实用的马拉战车才被赫梯人应用在战场上。

和外国相比,中国的战车出现的更晚,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大约在商代晚期,殷商军队才有可能使用马拉的战车(商亡于公元前1046年前后)。

战车在中国的兴盛始于西周时期,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车战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主流作战方式。春秋晚期,步兵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了车兵的地位;楚汉战争时期,军队中还有车兵。西汉以后,传统的战车便从战场上消失了。

先秦时代的战车上一般有三名成员,一名为驭手,一名为弓箭手,一名为肉搏士兵。在过去的观念里,车战的场景是这样的:两辆战车面对面冲锋,进入弓箭射程后,战车上的弓箭手开始放箭。如果射中了对方的驭手或马,那么对方的战车就有很大的概率翻车;如果双方都没射中,或者虽然有人中箭,但车辆还在正常行驶,那么在双方靠近的时候,两辆战车会选择交错行驶(如果撞一起的话,谁都讨不了好)。在交错那一刹那,负责肉搏的士兵会伸出自己的戈,像用镰刀勾枣子一样去勾敌人的脑袋或者其他部位。

▲西周直内无胡戈

如果弓箭没射中,肉搏士兵也没勾中,那大家只好掉头再来一次,直到分出胜负为止了。

以上这种观点曾经是车战研究的主流观点,可谓是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流毒无穷深入人心。但这种观点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正确,随着考古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从地下走到了地上。大家逐渐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这种观点的后半部却是存在问题的。

▲春秋楚屈喜戈

首先,车兵大量装备戈,这个是没错的,大量墓葬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车兵是否会在车战中使用这些戈去勾人脑袋,就值得商榷了。刚才我们说了,战车在对冲时之所以要交错而过,是为了避免相撞。但相撞不仅会发生在两车头对头行驶的情况下,如果两辆车在交错而过的时候离的太近,那么同样有可能会产生由于剐蹭造成的相撞,导致车毁人亡。

▲战国轮内戈

那么这个距离应该是多少呢?

车兵所处的位置叫车厢,而车厢和车轮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车轮外是车軎,那么所谓的安全距离,就应该是车軎到车厢的距离乘以2,再加上某一个数字(两辆车之间总是要留一些距离的)所得出的和。

经过专家计算,这个安全距离的数字是1.6米。在这个距离下,应该使用多长的兵器去攻击别人,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人身子能探出去多远,攻击时的角度一般多大等等,本文的研究没有那么精细,姑且就还按1.6米算好了,实际上这个数字应该是比1.6大一点的。

▲玉虎凤纹戈

从出土实物来看,大部分戈的戈柄都小于这个数字。

战车刚出现的商代时期的戈大部分都是短戈。安阳侯家庄M1004出土过70件戈,柲长均为100cm;安阳大司空村M21出土1件戈,柲长100厘米;河北蒿城台西M17出土1件戈,柲长87厘米。虽然到了西周时期盛行车战,但出土的戈却也都是短戈。长安张家坡M170出土2件戈,柲长82.5厘米;长安张家坡67M54出土2件戈,柲长约为70厘米;东周时期,虽然有部分长戈,但整体还是以短戈为主。东周时期的戈,多在110~160之间,80~110也有一部分,160~200不多,200cm以上者极少,最长者可达310cm。

▲阳城令戈

从上述实物来看,商代和西周的车兵就别想着站车上勾人脑袋了,小心身子探出去太多失去平衡,摔车底下去。东周的部分车兵倒是可以去勾人脑袋,但是鉴于装备的稀缺,估计能这样做的人也不会太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车战时,攻击敌方的车兵主要由己方战车上的弓箭手负责,弓箭的射程远,不用考虑什么安全距离,看对方不爽了就射他丫的,比使用长戈方便多了。

▲戈装柄复原示意

在先秦时期,战车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手持格斗武器的肉搏士兵位于战车右侧,因此被称为车右。左传中说,车右的作用是“备非常”。也就是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才需要车右参与战斗。没突发情况的时候,您就歇着看弓箭手表演箭术吧。

先秦时期的贵族必须掌握六种技能,即所谓的君子六艺,这六种技能分别是:礼(了解出来混的规矩,否则别人不带你玩)、乐(不懂音乐那是土鳖,古代现代都一样)、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数)。六艺中有两种都跟车战紧密相关,可见射箭在车战中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六艺里面怎么就没有砍人(包括戳人、勾人脑袋等技术)这一项呢?主要还是因为车战中砍人的机会太少了。

▲透雕云纹戈

从左传中看,两辆战车之间近战的机会并不多,如果真的赶上了,车右一般会使用矛而不是戈。国内出土过不少当时的长矛,这些矛的长度足以在车战中攻击到对方的人员,如宝鸡竹园沟M7便出土过柲长400cm的西周铜矛。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批车战兵器,其中矛49件,除1件特制短矛外,其余48件长度均在418到436厘米间;戈有66件,长度基本在127到133厘米间,最长者不超过140厘米。

《左传》中少数几个车战中使用戈的例子,都是在战车被逼停之后发生的近身格斗,这些战斗实质上还是步战。

▲曾侯乙之寝戈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车右,比如卫庄公未即位时,便担任过晋国大夫赵鞅的车右。

前494年底,赵鞅率军在戚邑与郑国军队相遇。当时,蒯聩是赵鞅的车右。开战前,蒯聩登上战车远眺敌军,发现郑军兵马众多,吓的跳下车来,赵鞅的驭手嘲笑了蒯聩一番,然后把他扶上战车。这么一看,蒯聩似乎是个胆小鬼,但实际不然,看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我们且看蒯聩在后来的表现。作战中,郑国士兵击伤了赵鞅的肩膀,然后将其蜂旗夺走。这时候,蒯聩持戈来救赵鞅,赶走了郑国士兵。最终,晋军以少胜多,击败郑军。

▲西汉铜戈

另外,车战时,随着战车前行的还有大量的步兵。对于这些步兵,战车可以使用冲撞的手段轻易的将其击倒。总之,戈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便于勾割的方向演化的。如上文所说,戈不能用于车兵的互相攻击,那么这个勾割的对象便只能是步兵。步战时,戈的用法以啄击为主,如果戈仅在战车被迫停止前进时用于格斗的话,那么发展勾割的功能便无必要。因此笔者推测,在战车行进时,戈也会被用来勾杀战车附近的敌方步兵。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