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第一次叛乱展示的南北朝生存哲学:坑死老铁没商量!

正月辛亥(十三日),侯景正式竖起背叛东魏的反旗。但侯景首先考虑的降附对象并不是后来被他搅得天翻地覆的梁朝,而是他曾经敌对交战了半辈子的宇文氏西魏。西魏掌门人宇文泰对此的反应呢?答应了,但受降如临敌。

▲西魏掌权者宇文泰

宇文泰不得不谨慎考虑:首先,侯景一向狡诈多变,天知道这是不是他跟高氏家族联合起来搞的阴谋;其次,就算这不是阴谋,河南之地远离西魏本土,又无险可守,趟这趟浑水的风险极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宇文泰曾在河南之地吃过大亏。四年前的543年,东魏大将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投降西魏。那一次,宇文泰不惜率领重兵前去接应,结果遭遇与高欢历次交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利(即邙山之战),西魏政权都差点因此崩盘。这场失利让宇文泰认识到,西魏的国力远弱于东魏,尽管那块土地很诱人,但要再次举倾国之兵去争夺一块悬孤于本土之外的土地,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在口头上,宇文泰倒是慷慨地给侯景封了一大堆头衔: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以及上谷公。但让侯景忧愁的是,对他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派兵接应事宜,宇文泰却不像封上述官职那样痛快。而且,侯景很确定一件事:他的老东家东魏也没打算让他太得意,高氏一定在日夜筹划良策对付自己。

高澄遵照亡父生前的安排,不动声色地稳住了高家老巢晋阳(东魏最重要的兵马驻地)的局势,他以高欢世子的身份出巡以安抚各地民众。临行前,高澄安排“亲戚中最可靠”(高欢临终语)的段韶留守晋阳处理一切军政大事,并让谋士陈元康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事列出来,按序写在几十张纸上。这些纸张交给段韶保管,待高澄出行之后按序发布,落款仍是高欢。这样,就算高澄出行在外,诏令仍可源源不断地从晋阳发出,好似晋阳那里依然有个老头子在主持军政大务一样。

▲高氏家族第二任掌门人高澄

四月初六,高澄抵达国都邺城,朝见东魏傀儡皇帝元善见。元善见设宴招待,高澄还席间起身舞蹈,又蹦又跳,做出一副欢乐的模样,因为此时高欢仍然“活着”。也就是说,为了配合剧情需要,高澄必须忍着父亲已死的悲痛,装出一副高兴异常的样子。

随后,东魏派出使者李系出访建康城,表达了东魏想与梁朝继续保持和平友好双边关系的意向,试图稳住梁朝。

到了五月份,东魏又宣布大赦天下,一派太平的景象。然而,就在下达大赦令的第二天,一直警觉着的侯景就接到军令:有一支大军正昼夜兼程,朝他杀来。

▲元善见

领兵的东魏将领是一个叫元柱的人,此人只是无名之辈,不是作战经验丰富的侯景的对手,经过一番交手,侯景轻而易举将其击垮。但侯景还没来得及擦汗,就感到一股大军正在逼近。长期的军旅生涯告诉侯景,这个无名之辈元柱很可能只是东魏方面放出的一颗烟幕弹,厉害的高手一定隐藏在这股烟幕背后。

侯景猜的没错,他一向轻视的“鲜卑小儿”高澄使的是一出组合拳。元柱的攻击只是虚招,真正致命的是后面的大军。元柱才退,高澄名份上的舅舅韩轨(高欢娶了韩轨的妹妹为侧室)统领的一支精锐大军就突然杀到,迅速将侯景围困在颍川城内。

急迫之下,侯景只得将自己控制下的四个城池献给西魏,以此来央求宇文泰派救兵。到了这个时候宇文泰才开始动心,虽然他的心腹于谨仍然劝他暂且持观望态度,但他没有听从。他派出了第一支援兵:由六大柱国中的李弼和赵贵统领的一万骑兵。

在西魏这支援兵的压迫下,韩轨撤围而去,东魏方面暂时收缩战线。但危机刚刚解除,侯景就跟西魏的两员柱国将军互相猜疑。侯景十分眼馋他们手头的那支军队,想找机会将两人宰了夺走那支军队。但李弼跟赵贵作为宇文泰手下柱国,又岂是那种能轻易被搞掂的角色?双方还没开始合作就猜忌层层,根本无法展开协同布防等事情。

侯景再跟西魏请求增兵。这次宇文泰派韦法保、贺兰愿德等六将率1.2万兵马去接应侯景。第一次派兵1万,第二次也只有1.2万,由此可见,宇文泰还是对侯景不太放心。宇文泰可谓矛盾重重:一方面侯景不可信,一方面又不想丢掉河南之地这块大肥肉。

最后宇文泰在幕僚的劝说下,决定征召侯景到国都长安当京官。侯景若是真的离开河南之地入朝为官,无异于鱼离开水在陆上求生。

侯景当然不会上当!相反,他打算先把宇文泰派来的人马赚到手就翻脸。于是,他假惺惺地跟主要将领套近乎,每次探访西魏军营时也只带少量侍从,以示信任,还亲自上门造访西魏军中各位主将。但没有人不提防着他。第一批援军的两位柱国本打算先下手为强杀了侯景,但商议半天后,觉得没有十足的把握,且杀了他就是帮东魏除害。如果不杀他,又整天提心吊胆,最后,两人决定干脆一走了之。

第二批援军的将军们一样不相信侯景,但在西魏军事长官王思政的安排下,他们使了很绝的一招。西魏暗中部署各路军队,不声不响将侯景此时所能控制的土地——七州十二镇——全给占了。

侯景大窘,大骂西魏这些人怎么比我还狡猾。不过,对他而言,终于有好消息传来:另外一支规模达十万的援军已经浩浩荡荡开过来了!侯景立刻有了底气,遂决定跟西魏扯破脸皮。他气极败坏地给宇文泰写信说:“吾耻与高澄雁行,安能比肩大弟!”他比宇文泰大了那么一点点,故称宇文泰为大弟。

宇文泰见信一笑了之,反正也没损失什么,随之发出一纸召令,将增援侯景的各军都撤回来。

侯景虽只有一块河南之地,但做得一手好买卖。他做出投降西魏的决定时就明白,常年与他兵戎相见的西魏未必容得下他。所以在归降西魏的同时,侯景留了一手:向梁武帝的萧梁帝国也递上降书。而两家的反应大不相同。宇文泰说得多做得少,但梁武帝萧衍不仅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大行台”,还立刻命令羊鸦仁、桓和、湛海珍等三员梁将统兵三万赶往悬瓠,给侯景运送军粮。而且,紧接着军粮队伍的便是梁武帝亲侄子萧渊明挂帅的十万大军。过了二月才接到侯景的降书,三月初梁朝就派出大军接应,可见梁武帝清心寡欲的外表下抹不去的疆土情节。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