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上说,我们农业贷款难、融资贵、保险少,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几年应该说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有关部门也积极支持,这个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农业特别是从事种养业新型主体融资难,仍然是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个短板。
多年来,中国金融资源在配置上两大领域存在严重不公与匮乏。一是中小微企业金融资源可获得性严重不足,二是农村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金融资源配置严重缺乏。这个金融“痼疾”已经存在许多年,始终得不到根治。
客观地讲,各种资本包括金融资本一个本性是哪里利润多、回报高就往哪里流去奔去。而农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大、回报率低,金融资本根本看不到眼里。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农村金融资源不仅没有新增,而且存量金融资源还往外流走。农村金融配置严重缺乏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这几年政府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支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确实不少,但由于金融机构没有“内生动力”,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必须多策并举、创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手段与措施。
扎扎实实落实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担保体系。农业部和财政部每年安排200多亿,2017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亿资金,建立一个担保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提供担保。同时,给农业贷款机构根据贷款余额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再者,央行对于农业贷款发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上给予调减。最后,央行等监管部门应该规定农村储蓄存款只能用于发放农业贷款,支持农村发展,不能外流到城市等其他地区,防止农村金融资源被抽血。
必须创新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与手段。经济决定金融,穷人经济学必然衍生出穷人的金融学。农村金融就是穷人或者弱势的金融学。解决好这类金融问题,破解长期存在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是各个国家特别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最多的中国最重要和急迫的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换一种思路,转换一下方式,即:不妨采取现代互联网高科技手段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即: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来解决。一边政府主导的资源继续向农村金融倾斜和发力,另一边发挥互联网大型民企的作用向农村金融渗透。
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解决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或是最佳途径,也大有作为。农村金融配置不足根本性问题是农村经济落实、产值蛋糕太小,作为剥取经济中间利润的食利者的金融无利可图或者无大利可图造成的。同时,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变,金融之腿很难伸进去或者伸进去成本太高也是原因之一。
互联网金融正好切合了以上两大“痛点”。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诞生于草根阶层,而农村农民是草根的草根,正好是互联网金融天生的对象。互联网金融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小额、高效、薄利等特性正好是农村金融的空白和急需。
更大的切合点在于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平台,在辐射力上的无疆界,不需要物理性网点的成本投入和日常维护,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无地点空间限制的巨大优势非常适合物理性交通不便和落后的农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