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上的“超级海豚”:萨斯特鱼龙—— 虫洞列车系列二

JoJo老师回到博物馆后,没有因为缠住普氏锯齿螈的嘴被馆长处罚,却因为对馆长讲述自己如何判断出当时身在冈瓦纳大陆而被馆长处罚,这是为什么呢?馆长还责令他去三叠纪的西藏地区反省,说在那里就会找到被处罚的原因。JoJo老师一行人在三叠纪的西藏又会遇到什么奇事和危险?请看下集《雪峰上的“超级海豚”:喜马拉雅鱼龙——虫洞列车系列二》。

被罚

“馆长,我错了,真不知道那是最后一只雌性普氏锯齿螈。但当时的情况太危险了,那普氏锯齿螈是最早进化出鳄类形态的怪物,咬合力强。如果不封住它的嘴,别说虎子,我们四个都会有危险。我应该一下车就去丛林看看,要是知道那里生长着舌羊齿,怎么也不敢把两个孩子留在岸上,毕竟普氏锯齿螈是冈瓦纳大陆的动物……”(详情请看《二叠纪浅海的“大魔王”:普氏锯齿螈》)

普氏锯齿螈(wiki)

JoJo老师一回来就直奔馆长办公室承认错误,我们则在会议室喝着馆员姐姐给买的酸奶,从二叠纪的大火炉解脱出来,再喝上两口酸奶滋味那叫个爽!

突然办公室传来馆长的呵斥:“什么,你就是这样做出的判断?给我写检查,通知人事部,扣半月奖金!”

JoJo老师忙说:“应该的,我这就坐虫洞列车回二叠纪,扯下那胶布来。”

馆长说:“慢着,我早派人去了,你以为我处罚你,是因为你给普氏锯齿螈缠胶布?那种危机下,这样做无可厚非。我罚你是另有原因,你给我去趟晚三叠世的藏南吧!带上孩子们,回来你就知道原因了。”

酸奶还没喝完,我们就被JoJo老师拉着上了虫洞列车。

“三叠纪晚期,地球气候由干热变为湿热,很多生物因为适应不了而死亡,最后爆发了地球历史上第四次大灭绝。此间,大家熟悉的恐龙和鳄类都开始出现了……”列车上,JoJo老师一边眉头紧皱,翻着舌羊齿的资料,一边给我们讲三叠纪晚期生存指南。

“叮咚,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三叠纪诺利阶站(距今2.16亿~2.03亿年),地标定位为喜马拉雅地区,请准备下车。”

乌贼钻进蜗牛壳

突然瞳孔一阵刺痛,不由得紧闭双眼;肺部像是被气筒无休止地充气,眼看就要炸了;只有几缕水般的柔光偷偷闯进眼皮间的缝隙……眼看就要晕厥过去了,随即感觉鼻腔畅通无阻。艰难地张开眼一看,JoJo老师早已把“鱼鳃”水下呼吸器给我们戴上。

原来,虫洞列车的空间定位功能只限于大致的方位,我们虽来到藏南,却可能被带到陆地上,也可能向我们刚才所经历的——被带到水下。恍然想起,喜马拉雅地区在中生代是汪洋一片,与著名的古特斯特海相通,南岸便是由南亚、南非和南美等地组成的冈瓦纳大陆,北岸是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组成的劳亚大陆。如果我们在这水下停留2亿年,说不定会被封存在喜马拉雅山中……

正紧跟着JoJo老师向海面游去,准备寻找陆地安顿,游在最后的虎子突然停了下来,像是伸手去抓什么东西。JoJo老师对我打个手势,示意我赶紧叫他回来。我正准备叫虎子回来,却也发现眼前有什么东西,下意识地去抓。不仅是我,连二丫也开始在水中抓来抓去,像是看见什么十分有趣的事物,孩子的好奇心顿时爆发。

我看清了,这好像是个蜗牛壳,壳上的花纹精美得犹如工艺高超的工匠雕刻一般,平日里见惯了陆地上的蜗牛,还真没看到过水里的,不知会不会探出头来。说来真是奇怪,这些家伙感觉到我们抓它的时候并不是躲得远远的,而是躲得高高的(或低低的)难道它们一直在水里直上直下地游泳?

水里的“蜗牛”(google)

这时候,我左肩附近有只“蜗牛”探出头,我脸色一变,这这这……怎么那么多触手,里面分明是只乌贼啊。我恍然想起JoJo老师跟我说过,太平洋中生活着一种古老的鹦鹉螺,就像蜗牛壳里住着只乌贼,没想到会在这遇到。

JoJo老师急了,忙对我们打了个“快回来,抓紧时间浮上水面”的手势。这一打手势不要紧,可把我们吓出一身汗,距离老师大概十米的地方,一直鲨鱼正缓缓游来。不过,似乎不是冲着JoJo老师去的,反而朝我们头顶方向的水域游去。

我这才发现,周围已经密布了数以百计的“鹦鹉螺”,显然鲨鱼想美美的吃一顿大餐,我寻思:反正不是冲我们来的,赶紧归队,离开这鬼地方。没成想,这些“鹦鹉螺”竟先紧张了起来,噗~噗~噗……一个个陆续喷出了墨汁。虽然一只喷出的量不大,可架不住周围鹦鹉螺数量太多,只消一会儿,我们便笼罩在墨水中,两眼不见四方……

周围已经密布了数以百计的“鹦鹉螺”(google)

“恩将仇报”的超级海豚

万幸的是,在墨汁即将淹没视野之前,JoJo老师赶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手牵着手,免得有人在黑乎乎的环境中掉队。我向来怕黑,在这双脚没有着力点的水下更是慌乱得眉毛胡子一把抓,左手牵着二丫,右手还不停地在黑水中乱摸。

我好像是抓住了什么挺结实的东西,管他呢,这种状况下多一根救命稻草总是好的。这墨汁来得快,散得也快,不一会儿水中又通透如常。我下意识地看了看右手抓着的东西,竟然是条宽大的尾巴。我去,这只鲨鱼还没走啊,竟然还能容我抓尾巴!我二话不说,忙撒开那尾巴,再看JoJo老师他们,都张大了嘴巴,似乎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

我一看,原来这条被我握着尾巴的“鲨鱼”还没出世呢,它的尾巴和下半身已经暴露在水中,头部和上半身还在娘胎里,“鲨鱼妈妈”就在我的斜上方生产!天啊,这家伙体型也太大了,就像一只“超级海豚”。这生产过程好像没那么痛苦,几分钟后,一直呆萌又带有几分凶恶相的“鲨鱼宝宝”就诞生了。我又仔细一想,不对,这怪物体型巨大,没有背鳍,再结合晚三叠纪的时代,推测这应该是三叠纪晚期统治地球各个水域的“萨斯特鱼龙”,一种史前海洋爬行动物。

鱼龙为卵胎生,一般情况下小鱼龙的尾部先出来(如图C),偶尔也有头先出来的难产案例(如图A:中国巢湖鱼龙生产一例),对鱼龙母子来说都是很危险的(google)

萨斯特鱼龙是所有鱼龙中体型最大的一类,现代古生物学家们推测它们可能是滤食性动物,张大嘴巴过滤海水中的小鱼小虾,浮游生物什么的。它们性情较温和,应该不会攻击我们。不过,它巨口中隐隐闪光的利齿又让人不寒而栗。

世界第一大鱼龙:肖尼龙,属萨斯特鱼龙科。(google)

看来,这海里没有什么真正的霸主。起初我们以为那只鲨鱼是为了吃“鹦鹉螺”才游过来的,没想到它醉翁之意不在酒,早就盯上了水域上方正在生产的母萨斯特鱼龙,想伺机偷袭。没想到,“鹦鹉螺”惊吓之余喷出的墨汁和我们这些闯入史前海洋的不速之客救了母萨斯特鱼龙一命,使它顺利生下宝宝。

萨斯特鱼龙体型红,为雄性绿为雌性。(Wiki)

正当我自鸣得意的时候,萨斯特鱼龙飞速朝着我们这边游来,并且巨口大张,看来要直取我们几人的性命。看到这张巨口,我们三个娃娃已经吓得不会逃走了。我心想,你这家伙恩将仇报啊,我们误打误撞帮你解围,你却要吃我们。

萨斯特鱼龙畅游在大海(google)

JoJo老师再挡在我们前面,掏出一支枪,对着萨斯特鱼龙打了过去。那颗“子弹”还未击中萨斯特鱼龙的面门,就在水中炸裂,橙色的汁液弥漫开来。萨斯特鱼龙像是被施了什么魔法,遇到橙色汁液,触电一样地躲开,不一会就消失在水中……

恍然大悟

我们终于浮出水面,茫然四顾,真是老天保佑,我们下车的地方里岸边只有几十米远,不然真的是大海茫茫无处寻岸了。上岸后,JoJo老师找到一棵树作为休憩的场所,边招呼我们从换衣服,从背包里拿各种食物给我们。

换着衣服地虎子问:“老师您真厉害啊,那么大的家伙竟然被您一枪吓跑了。”

JoJo老师说:“还说呢,我们运气好罢了,听说爬行动物对刺激性的气味十分敏感,我发射的那颗子弹中混合了四硫化四砷的液体,刺激性很强,没想到真的把这家伙赶走了。”

我继续追问:“搞不懂,萨斯特鱼龙不是滤食性动物吗?怎么会那么凶猛。”

JoJo老师说:“这可是喜马拉雅地区,萨斯特鱼龙还分好多种呢,我们看到的家伙叫做喜马拉雅鱼龙,属萨斯特鱼龙,是世界第二大鱼龙,不仅体型大,而且凶猛,上下颌十分发达,你看它那嘴牙齿就知道它不是个善茬儿了。”

我感叹:“哎,还是咱们和那群鹦鹉螺救了它呢,恩将仇报!”

JoJo老师笑道:“哪来的鹦鹉螺,那是菊石,鹦鹉螺的近亲,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就和恐龙一起消失了。”

二丫插话说:“您怎么判断出来的?

JoJo老师说:“因为鹦鹉螺能横着游,菊石只能竖着游啊。”

JoJo老师一边说着,手里还摆弄着从地上随手捡的一片植物叶子,那不就是口条一样的舌羊齿吗?JoJo老师惊呆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哎,还是自己的知识不够全面啊,馆长罚我罚的对……”

本打算直接回馆里向馆长报告成果,不料还没到全新世站,就被虫洞列车的乘客挤下车,正巧此时的列车提示器坏了,竟不知所到之处是什么年代,更不知道地点,下车后发现的一连串怪事更是让四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到底被从哪一站挤下?又遇到了什么危险?精彩内容尽在《幻龙,张开噩梦之口——虫洞列车(三)》

TIPS1:“菊石横着游,鹦鹉螺竖着游”是什么梗?

菊石(ammonite),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菊石不是现生动物而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它与鹦鹉螺是近亲。现代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联合研究发现,鹦鹉螺的漂浮中心远离重心,生活时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位置,适合于游泳时平衡,又具水囊,因此可以以喷射推进的方式作水平运动。 而菊石因收缩肌弱,也不能发挥收缩肌的作用,以具喷射推进的游泳功能 ,可见菊石是不易作水平活动的,而多为上下的垂直运动。

TIPS2:菊石也能喷墨汁吗?

乌贼、章鱼等现代头足类都会喷墨汁。这种墨汁是由墨囊中的分泌腺合成,在墨囊中储存,遇敌时通过直肠经肛门喷出。墨囊是一个非常发达的直肠盲囊,位于内脏团的后腹侧,前端为一细长的管子,即墨囊管,在近肛门处与直肠相通,开口附近有两组环形的括约肌。墨腺中有非常细的白色纤维,纵横交错,集结着黑色、兰色、茶色、金色等各种色素,以及丰富的岩藻糖(Fuc)、葡萄糖醛酸(Ga1NAc)及半乳糖(GlcA)等各种糖转移酶的含量也很丰富。古生物学家推测,远古头足类菊石也有危险时喷墨的习性,证据是在偶尔发现的菊石化石中发现油墨。

TIPS3:萨斯特鱼龙家族简介

萨斯特鱼龙科是三叠纪中晚期分布最广泛的鱼龙类,囊括了一大堆千差万别的品种,不乏十几米的巨兽。萨斯特鱼龙是这个科的典型代表,牙齿是槽生型,背部没有鳍,尾巴上也没有半月形的尾鳍,因此它可能仍然象鳗鱼状摆动身体前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一种巨型鱼龙,身长10米以上,被认定为萨斯特鱼龙科,与旋齿鲨、菊石等多种古生物生活在同一片水域,由于鱼龙身体适应水生生活已经高度特化,故而无法返回陆地产卵,采用“卵胎生”的生产方式。

TIPS4:JoJo老师发现舌羊齿的背后

上集我们说道,舌羊齿是冈瓦纳大陆的独有植物,为何在喜马拉雅地区以北的藏南(处于劳亚大陆)也有分布呢?这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乃是由于两个地块的长期挤压,印度地块北部上载的地层,遭受破折、逆掩、弯曲、折皱而成的山脉,印度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有舌羊齿分布,舌羊齿就是这个过程中“移民”到劳亚大陆的。因此,JoJo老师没有了解这部分知识,上次就在巴西通过舌羊齿草草判定身处冈瓦纳大陆,这对远古野外生存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喜马拉雅山由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长期挤压断裂形成(google)

--------------------------------------------------

参考文献

[1]董枝明.喜马拉雅鱼龙.化石[J],1973 (4)

[2]徐仁.藏南舌羊齿植物群的发现和其在地质学及古地理学上的意义.地质科学[J],1976 (4)

[3]徐仁.藏南舌羊齿植物群的再研究.地质科学[J],1990 (4)

[4]王义刚.中国三叠纪菊石的古生态学概论.古生物学报[J],198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