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避白袍:终结中国贵族时代的大叛贼侯景最怕他!

南北朝后期,北朝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两国,加上南方的萧梁帝国,天下三足鼎立,形成了继魏蜀吴之后又一个典型的三国时代。此局面自534年东西魏分裂开始,到589年取代宇文氏政权的杨忠之子杨坚消灭陈朝宣告结束。相对于持续三百多年,战祸不断、政局震荡的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这个“后三国”时代南北朝尚能保持一定均势和稳定。

尼采曾经说过:“安谧的时代即中国式的时代。”这句话显然适用于南梁武帝——著名信佛皇帝治下的梁朝国都建康城,这里的确安谧、平静。大诗人庾信那屡屡被历史学家引用的名句“五十年中,江表无事”,正是这种实情的反映。

梁朝与北方的东魏保持和平友好往来已经十几年。东魏的实际掌门人高欢为了全力同死敌宇文泰抗衡,对南方的势力采取和平友好政策,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高欢的儿子高澄还时常在国都邺城组织人跟那些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梁朝使节诗文唱和。昔年曹魏父子在邺城横槊赋诗的文学盛事大有复兴之势。

▲梁武帝像

梁朝与北方的西魏隔着秦岭这个天然阻隔,无太多官方往来,再加上高欢的压力,西魏暂时也没有将手伸到南梁的打算。因此,无论东魏还是西魏,在南线都与萧梁保持着事实上的和平友好关系。就综合国力而言,当时以东魏最强,南梁次之,西魏最弱。

但547—556年,一个人的野心却挑起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大动乱。这个人,就是东魏叛臣、南梁灾星——“宇宙大将军”侯景。而本已形成均势的南北朝格局,经过侯景这个彪悍善战的瘸子一番搅局,彻底改变。

▲侯景像(绘图:雪夜回家的鸟)

一开始,还在东魏阵营的侯景在高欢号令下,准备去对付盘踞荆州的贺拔胜。贺拔胜是贺拔岳的二哥,称得上是北地骁将,驻兵荆州时曾骚扰过南梁边境,连败梁军。梁武帝就曾下敕令告诉自己在前线的儿子萧续:“贺拔胜是北方的骁将,你可要小心点啊。”贺拔胜和弟弟贺拔岳拥众在外,在高欢与孝武帝争权夺势时,不看好高欢,为高欢所忌惮。

关中的弟弟贺拔岳已被高欢解决掉,贺拔胜就犹豫是否入关接管弟弟的部众。但做好决定后,率兵尚未出荆州边界,他就听闻入关门户潼关已被高欢的人掌控,于是只好回军荆州。不幸的是,行走到半路就听说荆州已乱了阵脚。他还在迟疑时,侯景的铁骑就如狼群奔袭而来。贺拔胜大败,荆州势力就此被端掉。

▲高欢

贺拔胜没有办法,便率仅余的五百多名骑兵南下投奔了梁武帝萧衍。萧衍信佛,以慈悲为怀,不计较从前贺拔胜杀掉了多少南梁军队,慷慨接纳了他,好酒好肉招待。日后,贺拔胜想回到关中宇文泰那里,半路再次遭遇侯景袭击,部众全部溃散,贺拔胜带着少量残余从小路回到关中。

接着,高欢志在荡平山东地区的众多割据小势力,无暇西顾——这给了宇文泰宝贵的时间,使其在这段时间里得以迅速发展。而侯景也开始在河南一带拓展,带兵入侵南梁国境,生擒刺史一人。接着,他又与陈庆之打了一仗。陈庆之就是那个带着七千人马护送北魏北海王元颢打回洛阳的传奇名将。忆往昔,这七千白衣白袍的骑兵在陈庆之率领下,一路上连破三十二城,历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整个北中国都一度为这七千人马颤抖。洛阳小儿都在传唱:“明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入洛作战线路图

但陈庆之后来的结局我们是知道的,由于元颢的猜忌,梁武帝不增兵援助,孤军千里的壮举最终功亏一篑。七千白袍军同尔朱荣作战时,在黄河岸边遭遇了山洪,全被吞没。陈庆之只身一人,化身为和尚逃了出来,后任边境刺史,为南梁镇守国境。

史书对陈庆之与侯景两人的交锋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梁武帝派去增援陈庆之的军队还没到达,侯景就已经败下阵来。侯景的军队溃散后,军实辎重也全部丢掉。常常有人认为陈庆之七千白袍军入洛一战充满水分,但令很多人都感到头痛的侯景却被陈庆之轻易击败,可见陈庆之作战能力之强。

▲陈庆之

如果陈庆之依然在世,侯景是没有办法对梁朝构成威胁的。但天不假英时,陈庆之在侯景祸乱南梁的九年前就病死了。梁武帝前期的梁朝名将自此凋零。日后,侯景在攻破建康城之际曾讥笑南梁说:“萧衍老儿非无菜(卒),但无酱(将)耳。”

侯景虽然不是名将陈庆之的对手,但也是久战宿将。据统计,侯景从魏末大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背叛东魏前,他在北中国参加了大大小小不下百次的战事。除了对陈庆之一战丢盔弃甲外,其余战事很少有败绩,如战贺拔胜、独孤信、杨忠,甚至战宇文泰。史书上这样形容侯景:“弓马非其所长,而多机谋。”意思就是,这个人是靠脑子打仗的。

▲萧衍信佛

在高欢与宇文泰的沙苑大战前,侯景曾提出一个大策:把有绝对优势的二十万兵力分成两部分,先后投入战场。若前部胜则后部乘胜而上,彻底歼灭对方;若前部不利则后部补上,可确保万无一失。但高欢没有采纳,全军压上,结果遭了埋伏,惨败。二十多万的大军输给区区一万的西魏军,光是被俘的就有八万多人,损失兵器十八万件,高欢仅以身免。

高欢手下两位勇冠三军的猛将高敖曹、彭乐,都曾在战场上有过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高敖曹“马槊无双”,在一次大战中几乎被射成刺猬,其中有三支箭贯穿身体,但当晚仍挣扎着爬上马巡视军营以鼓舞士气。因此,高敖曹作为汉人将军,在以鲜卑族士兵为主的东魏军中享有声誉。一般情况下,高欢向军队训话时都讲鲜卑语,但只要有高敖曹在,他就讲汉语。

彭乐曾喝得醉熏熏地上场撕杀,被敌人刺破肚皮,肠子掉出来后,他按回去继续作战。后来,他嫌肠子屡屡掉出碍事,居然将掉出来的肠子截断继续战斗。他甚至曾单骑追得宇文泰差点没命。

但侯景对这两位勇将不屑一顾:“此辈皆如狼奔豕突,横冲直撞,不晓大势!”果不其然,后来彭乐在追击宇文泰几乎到手之际,被宇文泰一个急中生智“我要是死了,你留着何用”给说动,放走了宇文泰,回去之后差点被高欢军法处置。

▲宇文泰

而高敖曹心高气傲,自持英勇看不起宇文泰。在洛阳郊外的河桥之战中,高敖曹轻视“黑獭”(宇文泰的小名),故意在战场上升起麾盖大张显耀,结果引来宇文泰猛攻。不但高敖曹的人马被“黑獭”吃掉,他本人也掉了脑袋。可还没等高欢亲率大军从黄河北岸南渡去扭转败局,战斗就已经结束了——“黑獭”大败而归,西魏损失士兵约6万人,击败“黑獭”的,就是侯景。

在河桥之战中,侯景的作战指挥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宇文泰是怎么溃败的,史书并未言明。史书只说当天两军摆开巨大的长阵,首尾都相距甚远,从早上战到晚上,战了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然后,西魏的左右军作战不利,再加上跟中路的宇文泰失去了联络,只好撤军。左右一撤,西魏大军登时溃散。

左右军为什么会溃散的具体原因则没有讲清,但野史家在《北史演义》里面的说法是,正当两军处于万分关键的胶着状态时,侯景突然命人在东边大喊:“已经生擒‘黑獭’了!”宇文泰手下将士正搞不清状况时,西边又传来“已经生擒‘黑獭’了”的声音,并伴随着阵阵欢呼声。结果,在中军督战的宇文泰还没来得及澄清谣言,他的军队就散了。军败如山倒,任宇文泰再怎么喊破喉咙都没有用了。这条记载也许是野史杜撰的,但确实很像侯景的作战风格:兵不厌诈,随时随地都可以使诈!

可以说,长期的军旅生涯虽然没能将侯景打造成一个睥睨天下的英雄人物,但其用兵水平却已经被打磨到炉火纯青如饿狼一般阴险狡诈的程度。由其用兵之法可知其为人,此时的侯景已成为一个需要被防范的角色,如果要用他,就不能不防他。高欢就有这个本事,能驾驭得了他。

比如沙苑大战后,侯景在高欢面前夸下海口:给我两万铁甲骑兵(有的说三万),我一定能趁着“黑獭”此刻骄傲的情绪一路杀到关中去,把他生擒来给你看!丧气的高欢听此大为高兴,准备付诸行动。但此事因高欢夫人娄昭君的劝阻而失败。娄昭君不愧有识人之明,既然她当初能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欢挖出来,委身于他,并用自己的家族财力帮助他成就大事,又怎会看不出侯景打的小算盘?她对高欢说:“果真那样的话,侯景还会回来吗?得到一个‘黑獭’,到时又再生出一个‘黑獭’,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这事遂搁置。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