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存在的女儿和一只名叫未来的小狗—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你一生的故事》(网络图)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做没有做母亲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大事,它带来的身份转变以及生活重组就像一场未知的旅行,既无法确定目的地(终点)又不能退回出发点(原点)。然而《你一生的故事》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当然,不只是关于母亲,还有未来。

特德·姜,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杰斐逊镇,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虽然特德·姜出道以来发表的作品只有十四篇,但几乎篇篇称得上精品,且有众多篇目斩获科幻届重量级奖项。1990年特德·姜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即获星云奖,1998年发表《你一生的故事》再次荣获星云奖和斯特金奖。

在1999年第7期《科幻世界》的“科幻之窗”栏目下,《巴比伦塔》 被安排在第34页,作者栏为:(美)特德?奇昂 著/严道丽 译。尽管年代久远,但我却至今都对这篇令人震撼的作品记忆犹新。彼时我还不知道特德·姜是华裔,更不知道他已写出了杰作《你一生的故事》。即便在不久之后能读到这个赞誉颇多的中篇,一个女中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并且真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核吗?回答大概是否定的。

《你一生的故事》英译名为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相较于中文题目,英文题目表达的意思更加完整,因为当读过作品之后便会发现,小说中“一生的故事”并不是全部,Others恰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德·姜在《后记》里曾谈到,当他看到保罗·林克表演的话剧中主人公的妻子跟乳腺癌搏斗的情节时受到启发,“觉得自己也许能够用变分原理写个故事,描写一个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结果时的态度。”几年后,特德·姜的一个女性朋友有关她新出生宝宝的故事再次触动了他的创作神经,因此诞生了《你一生的故事》。

初读《你一生的故事》时读者多少会有些摸不着头脑,不太清楚是谁在叙述,讲述的又是怎样的故事。我们猜想将会看到一位母亲对自己女儿一生的描述:12岁、25岁、16岁,6岁……倘若一篇科幻小说通篇都是这样穿插于小说中的母女之间的“回忆”片段,一定会让人不明所以,而特德·姜却巧妙地将外星人来到地球并与地球人展开交流的情节融入其中,从罕见的语言学角度切入,创作出了别具一格,软硬兼备的科幻佳作。

几年前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上,作为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斯博士和物理学家盖雷·唐纳利博士奉军方命令参与研究工作。他们来到营地中央的外星装置“视镜”之中,通过和外星人“七肢桶”的交流来学习他们的语言,以期搞清他们来到地球的目的。多次交流之后,露易丝终于发现,看似纠缠混杂的“七文”其实是一种非线性的系统文字,它拥有复杂的书写方式和可以传达“近于无穷无尽”意义的结构。而在探索“七文”的过程之中,露易丝慢慢发现自己掌握了可以预见未来的思维方式……

关于语言学方面的叙述和阐释可谓是《你一生的故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或者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那么就很难读懂这部分内容,自然也就无从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小说中,“七文”催生了所有人关于语言的最大想象力,不仅是作者的突破性创造,也十分挑战读者的智商与形象思维能力。

或许在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曾勾画过属于自己的“七文”,既有和小说中提供线索相似共同的部分,也有各自凭幻想脑补出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改编为电影的《降临》中,“七文”被具象为类似中国泼墨画与太极八卦一般极富视觉冲击力与画面美感的“文字”。而电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这样的“文字”可以被技术性的破解,方便语言学家们研究、学习。如果说影片有什么令人欣喜之处,大抵也就是在这里了,毕竟它高度“还原”了小说中“它们几乎类似于佛教中帮助禅定的象征宇宙的几何图案”的描述,为想象力缺乏的观众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途径。

小说中另一亮点便是对七肢桶看待世界方式的解读。这里特德·姜以光的折射为例,人类认为:因为光与水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这是人类看待世界的方法。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它抵达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这便是七肢桶看待世界的方法,两种全然不同的解释。”

如果将物理意义上的宇宙视为一种语言,那么它的语法极度含混。“每一个现象都是一种表述,可以从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一种是因果角度,一种是目的角度。两种解释角度都是成立的。无论上下文如何,都不会因此失效。”特德·姜用对宇宙和语言的深刻理解拓展出了完全崭新的世界观:人类和七肢桶的远祖或许相同,但却因为各自感知理解世界的角度不同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所以“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的意识模式。”

倘若事实真是如此,我们很难说究竟拥有哪种意识模式更为幸运、幸福。起码在《你一生的故事》里,作为一个女人,露易丝在明明知道命运的安排时仍然选择了勇敢面对。科幻赋予了小说超越凡常的魔力,对人生和爱的思索却将其带回了人们心中最容易被触动的地方。《你一生的故事》既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写给并不存在女儿的一封情书,也是人类对未来一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挑战。

当然,读者往往喜欢赋予作品深刻而发人深省的内涵,但这或许并非作者创作的初衷或本意。正如特德·姜所言,关于这篇故事的主题,其实正是由“认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很有挑逗意味”而产生的逆向思索。的确,无论是作为人类还是人类的个体,我们都不妨耐心一点,等待那只名叫“未来”的小狗来到面前,到时无论我们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它都会理解你,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