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洗:从山村里走出来的“蛤蟆博士”

1931年,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苦读六载,终于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此时,距他离开祖国已整整十一年。这位年轻人正是日后我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朱洗先生。

朱洗(参考资料[1])

1、山里娃成了洋博士

朱洗是个山里娃,家中靠卖中草药为生。这位山里娃自幼勤奋刻苦,顺利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现台州中学)。在中学里,他可不是文弱书生,而是个热血青年,后因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而被开除。学是没法上了,朱洗便到上海做起了一名排字工,一年后和同学一起到了法国。

青年时代的朱洗(新华网)

在法国的前五年,朱洗的身份依旧是工人,翻砂工、汽车修理工、搬运工,他全做过。五年间,无论白天多么劳累,他晚上都要研习法语和各门学科。1925年,朱洗顺利考入蒙彼利埃大学生物系,师从巴德荣(J.F. Batallon)教授。巴德荣是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以研究人工单性生殖(注一)闻名。

1920年,朱洗(前左一)前往法国前与同学留影(网络图)

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朱洗能不珍惜吗?他刻苦用功、思维敏捷,深得巴德荣的喜爱。朱洗完成的绘图和切片非常精细,巴德荣常常赞不绝口:“这个中国小伙儿真不错!”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巴德荣的悉心指导下,刻苦钻研的朱洗很快就在人工单性生殖、异种杂交等领域有了深入研究,和巴德荣合作完成了十多篇论文。1931年,朱洗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巴德荣竭力挽留他留在法国,可他还是婉拒了。

朱洗(左)与友人在蒙彼利埃(网络图)

那个年代的中国科学家,大多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朱洗也不例外。年少时的他尚且“位卑未敢忘忧国”,因参加爱国运动而被开除,如今学业已成,他毅然回到了饱受苦难的祖国。

2、理论诚可贵,实践价更高

对于战乱中的中国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件奢侈事儿。回国后,朱洗面对的是无比艰难的研究条件,甚至一家人的生活都难以为继。新中国成立后,朱洗被邀请到中科院工作,他的生活和研究条件才得到改善。

目前不少大学教师什么赚钱就研究什么,广撒网却不深耕耘,收获的只有一地鸡毛。朱洗则不同,他从留法开始,研究的一直是卵子的成熟、受精和单性生殖等问题,研究方向在几十年间从未改变,因而研究得既系统又深入,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朱洗被任命为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的任命书(网络图)

朱洗的理论成果颇多,他在两栖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多精受精卵子中剩余精子的命运、蛙类卵子的成熟、两栖类卵子的受精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没有外祖父的蟾蜍”了。

癞蛤蟆没有外祖父,这是咋回事?

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尽管科学家们已经用青蛙做过多次人工单性生殖试验,但却没人尝试过蟾蜍。人工单性生殖的蟾蜍是否还有传种能力?朱洗对此很感兴趣。

为此,从1951年起的八年间,朱洗先后试验数十次,涂血针刺了数万个蟾蜍卵球,终于培育出25只没有父亲的小蟾蜍。其中的一对雌、雄蟾蜍后来成功抱对,孕育出一批小蝌蚪。由于蝌蚪妈妈没有父亲,“可怜”的小蝌蚪也就自然没有外祖父。

当时,朱洗的这一成果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它表明卵球具有整套发育成个体的物质基础,人工单性生殖的个体可以完成正常的生殖活动并孕育健康的子代。朱洗曾说过自然界是重女轻男的,“没有外祖父的蟾蜍”再次印证了这一有趣的观点,家乡人都因此亲切称呼他为“蛤蟆博士”。

朱洗在做实验(网络图)

不过,朱洗可不是一个只知道关起门来搞研究的人,他种过地、做过工,提倡科学研究应当为生产建设服务。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朱洗成绩斐然,最著名的就是成功解决了两大难题:蓖麻蚕的引种驯化和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

蓖麻蚕原产印度,抗战时被引入国内,但直到解放后,人们仍不清楚其发育规律,饲养时常会发生卵不出蚕、蛹不化蛾、蛾不交尾等诸多问题,以致蚕种绝灭,这实在令蚕农们头疼。朱洗一直对动物的发育问题很有研究,当有人向他咨询蓖麻蚕的问题时,他断定必和环境有关。

朱洗和研究人员一股脑儿扎进实验室,经过不懈地实验和分析,果然证明了他的猜想:卵不出蚕是空气干燥、卵壳硬化所致;蛹不化蛾、蛾不交尾则是由于温度过高,阻碍了蛹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发育。原来如此!在朱洗的指导下,蚕农们通过调节湿度和温度,简单快速地解决了蓖麻蚕的养育问题。

蚕卵的畸形分裂(《生物学通报》1963年02期)

解决了蓖麻蚕的问题,忙惯了的朱洗可不愿闲着,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问题。

我国养殖经济鱼类已有几千年,但一直以来,人工养殖的家鱼生殖腺都是不发育的。那么,鱼苗哪里来?答案简单粗暴:从江河中捕捞!很多人认定:这种状况,根本无法改变,但朱洗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从1956年开始,朱洗辗转浙江多个渔场进行考察和实验。人们常会看到一位“老农”在池塘边的泥泞道路上徘徊,他手中握着竹棍,驱离试图靠近的游蛇,全力保护实验用的几尾雌、雄亲鱼。饿了他便吃些粗茶淡饭,困了就在漏雨的茅屋中小憩。经过数年的忍耐和坚持,朱洗终于发现一种能让人工养殖的鱼类产卵的新型催产剂,不但高效,而且成本低廉、便于制造。

朱洗(左二)在实验室(网络图)

如今,蓖麻蚕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丝蚕种之一,而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类的养殖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效益,这些都得益于朱洗的勤奋与汗水。

1955年,朱洗(右)向合肥蚕场场长(左)介绍饲养蓖麻蚕的经验(家乡网)

3、爱写科普的大科学家

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与兽有何亲缘关系?动物生殖中“重女轻男”的传统是怎么回事?人与动物的性别何时确定?人类的智力和爱情从何而来?这些问题多少都曾困扰过爱好科学的小伙伴吧。其实,早在七十年前,朱洗先生便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朱洗的毕生心血大都用在了研究上,但他一直是善用时间的高手,在科研之外,他的一大爱好便是写科普。在朱洗的心中,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科学普及同样举足轻重,自回国后他就一直致力于向大众通俗地讲述艰深的科学知识,一生所写的科普读物多达数百万字。

有人曾估计,朱洗是清末以来写科普书籍最多的中国科学家,还有历史学者认为,中国百年来的科普作品桂冠非朱洗莫属!

如今的科普作家中很少有工作在一线的科学家,而朱洗则是长期从事前沿研究的大科学家,他的科普书籍全是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原始资料、专著写成的。在朱洗的众多科普读物中,最令人称赞的当属《现代生物学丛书》,对于上文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你都可以在这套书中找到答案。

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生物学丛书》之第二册《我们的祖先》(孔夫子旧书网)

虽然朱洗搞的是理工科,但文笔十分了得,作家巴金、陆蠡都是他的好友。,回国后,他们几人便在上海成立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社是成立了,可出啥书呢?大家一商议,都认为中国当时最缺的就是科技,很有必要出版一套科学书籍。谁来写呢?担子自然落到了朱洗这位科学家身上,《现代生物学丛书》就这样在战火中诞生了。

这部书计有《蛋生人与人生蛋》、《重女轻男》、《爱情的来源》等六册,于1939年到1945年陆续出版,书的标题十分吸引眼球,读之更令人欲罢不能。这套书文字深入浅出,内容饶有趣味,从蛋生鸡与鸡生蛋的问题到人类的爱情,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的精神与生理,几乎无所不包,朱洗总能根据自己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娓娓道来。不少学者都认为,《现代生物学丛书》堪称我国科普作品中的王者,一直被模仿,仍未被超越!(详见典籍传奇:《蛋生人与人生蛋》:大院士的性科普著作)

1962年,童第周(右)和罗宗洛(中)前往医院看望病重的朱洗(左)时的留影(网络图)

1962年,朱洗先生因操劳过度而不幸罹患肺癌去世。尽管他在生物学界与“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注二)齐名,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有关他的资料并不多,甚至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从未听说。

朱洗先生在生物与科普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而非遗忘!

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楼前的朱洗铜像(网络图)

人物小档案:

朱洗(1900.10.14–1962.7.24),原名朱永昌,字玉文,著名生物学家,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在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理论研究上成就斐然,是我国实验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创始人及奠基者之一。著有《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学丛书》、《科学的生老病死观》等科学专著及科普书籍几十部。

名言: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不行的。

注释:

注一:人工单性生殖,亦称孤雌生殖,即未受精的卵在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刺激下而诱发的发育。

注二:童第周(1902-1979),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实验胚胎学及海洋科学的奠基者,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

参考资料:

童第周.朱洗先生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J].科学通报,1962,10:27-34.

王幽兰.怀念朱洗老师[J].科学通报,1963,7:64-70.

张之杰.朱洗与无政府主义:为生物学家朱洗传记补遗[J].科学文化评论,2008,5(3):2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