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久了就会相互越来越像。如果这两个人是夫妻,一般就认为这叫夫妻相。那么,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真的会越来越像吗?
图片来自网络
先来看看解剖学容貌是什么?
人的容貌可以分为物理外观的容貌和个人综合形象。能够被我们感受到的容貌是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感觉。警察叔叔在抓坏人的时候会告诉你,除非做了整容手术,成年的人的面部骨骼特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些特征可以用一系列的可测量的度量来表示,比如瞳孔间距,眉弓间距,鼻翼间距等等。这些数据构成了我们的物理外观容貌的基础。我们也把这种容貌称为解剖学容貌。
如果我们从客观的解剖学上的容貌来看,夫妻两人的容貌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然而,很多人都会说,两个人一起久了就是会越来越像。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完全的错觉,还是确有其事?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夫妻相的解释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密歇根大学的Zajonc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
上面的男士和下面一排女士哪个更可能是夫妻?
他把12对夫妻的年轻时候和年老时候的照片搜集起来。这些夫妻都在一起生活了25年以上。然后让74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为两组去看这些夫妻的照片。一组去判断这些人面部特征的相似性,另外一组去判断他们结婚的可能性。结果研究者非常吃惊的发现,如果是刚刚结婚的夫妻的照片,志愿者们对于他们结婚的可能性以及两人容貌的相似性的判断基本上不靠谱。仅仅比随机乱猜好一点。但是对于结婚25年之后的照片则不一样了,至少在统计学上,这些毫不知情的志愿者的确能够更好的从照片当中找出最可能是夫妻的照片。
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对这种现象有很多的解释,一种解释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共同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会让两者驱动。比如在试验中,一对夫妻来自亚利桑那州,那里的阳光和干燥气候让这对夫妻的肤色显得比较深,脸上皱纹也比较多。长期生活在一起喜欢高脂肪食物的两人,脸上的脂肪也会显得比较多。很多心细的志愿者可以通过这样一些蛛丝马迹找出最可能的夫妻。这很可能是夫妻相的一种解释。
另外一些解释则更为复杂。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前,法国的物理学家依色瑞魏恩堡Israel Waynbaum就曾经指出,长期做出特定的表情会影响到面部肌肉的发育特征,而神经系统的活动肯定又会表现在面部的表情上面,时间长了,比如乐观、开朗、抑郁、愤怒等情绪就会逐渐转化成了特定的相貌了。一对夫妻如果相互影响,大家都喜欢做出乐观的表情,几十年之后,两个人就会都有一张乐观开朗的脸。
不过魏恩堡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说,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就会更容易出现共同的表情呢?看到自己配偶经常做出表情自己也会做出类似的表情吗?这个问题如果不从神经机理上获得解决,这个理论依然是一个假说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镜像神经元的出现
这个问题到了20世纪末,才有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科学家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的一个发现解决。里佐拉蒂在一次试验中发现恒河猴的运动皮质当中有部分神经细胞在把食物往嘴里送的时候会放电。最开始他认为这些细胞就是和进食运动有关的细胞。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神经细胞,不但在看到别的猴子把食物往嘴里送的时候会放电,甚至在看到人类把食物往嘴里送的时候也会出现放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灵长目的运动皮质当中,都有这样一些神经元。他能够在看到别人做某种动作的时候伴随着这种动作一起放电。
对于面部的运动,很早的时候婴儿就会对朝夕相处的人的特定表情做出反应。
当你整天看到配偶的各种表情的时候,实际上你的大脑皮质里面对应的一些和表情运动的神经元也在进行相应的活动,朝夕相处的两个人,就是这样进行着类似的运动神经元的相互放电,直到几十年之后,被别人观察出来,这就成了“夫妻相”。
镜像神经元的出现还有更加深刻的进化上的意义。在镜像神经元出现之前,所有动物都智能通过基因来进行各种生存技能的传递。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就算是某些动物在生存活动的时候偶然习得一些新的技能,这样一些技能也会伴随着动物的死去而消失,它的后代依然需要从头学习。但是从灵长目开始,镜像神经元使得各种后天习得的神经活动可以通过动物之间的相互模仿流传下去。各种复杂的发音模式,细微的表情,乃至使用木棍和石器,都可能通过镜像神经元从一个个体传到另外一个个体。只要这种活动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就可能通过同样群落里面的其它动物保存下去,和两个个体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无关。随着这种刻画在神经系统里面的信息逐渐积累,灵长目动物获得了遗传进化之外的另外一种进化途径——文化和行为的进化。
通过镜像神经元,越来越多的神经活动慢慢传递下去。这种传递反过来使得人类的神经系统活动模式更加复杂,直到人类开始有了语言,有了文字。语言和文字声音图像各种媒体又使得更加复杂的信息长期保存并且持续流传,这些流传下来的信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类周围的世界。
夫妻相是一个很小的神经生物学现象,但是它的背后则是整个人类行为进化的基础。
编辑:纪阿黎
(专家:彭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