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路烟尘起,百万英魄绕黄泉。
在隋唐战火中,不是只有凶神恶煞,杀人的魔王,还有在民间妇孺皆知的美英雄,就是不少女性爱慕的寒面银枪——俏罗成。
“罗成生的面如冠玉,似三月桃花,红中透粉,粉中透润;两道剑眉,眉分八彩如漆画,一双虎目,目似朗星映银河;鼻如玉柱,唇若丹霞,大耳垂轮。二十来岁英风俊骨,倜傥不群。是绝对的“小鲜肉”。”
而且罗成不光长的形容俊美,更是身世显赫,身为北平王罗艺之子,也就是少保小王爷,绝对高富帅加官二代。
但罗成可不是花架子,武艺更是绝伦,且自幼学习韬略,曾三次挂帅,隋唐英雄排行第七,远在自己的父亲之上,胯下闪电白龙驹,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号称常胜将军。
只可惜到后来受二奸王建成元吉毒害,大将苏定方设计,才使得小罗成马陷淤泥河,万箭穿心而死。
英雄一去,常使人泪儿沾襟。
这就是演义评书中的罗成,但是历史上并无此人,不过大家不要失望,因为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原型还是能找到的,而且非常贴近,他的原型就是罗士信。
说到罗士信可能很多看过《说唐》等作品的明公会大跌眼镜,他不是个傻小子吗?
的确,在演义小说里的罗士信是个混人,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傻小子,但是真实历史上的罗士信可不是这样。
说到这儿,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也就是一个历史人物,从他身上脱胎出了两个艺术形象,一个是俏罗成,一个是傻士信。
那么为何小说家们要把罗士信分化成两个人呢?
正是因为罗士信的人格与性格分裂。
真实历史上的罗士信十四岁从军,就受到了大将张须陀的赏识,其实一开始张须陀看着眼前这个娃娃也表示不屑,认为他不能上阵打仗,甚至连铠甲都穿不动,后来罗士信仗着年轻气盛,穿了两层军甲,跳上高头大马,悬箭两壶,顶盔贯甲罩袍束带,二眸子烁烁放光,英武万分,张须陀大为赞赏。
自此后二人情同父子,一个身先士卒,一个紧随左右,同上阵,共杀敌,吃大隋俸禄,这就与演义小说中罗成罗艺父子极为相似。
后罗士信先投瓦岗,后投王世充,最后降唐,在与刘黑闼交战时战死,这些都完全与小说中罗成的人生轨迹相同。
而他的人格分裂也就在人生轨迹中渐渐体现了出来……
大业九年,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打齐郡,罗士信归附齐郡太守张须陀后与之共同征讨贼军,至潍水,与郭方顶交战。
郭方顶布阵之时,罗士信催跨下马,提槊而入,起初敌军不以为意,哪料想一个十四岁的娃娃竟有如此手段,只见罗士信把手中长朔舞动如飞,掌中亮银枪是左突右撞,使得上下翻飞,挨着死,碰着伤,连杀数人,如入无人之境,刀斩敌首,再将那颗血淋淋的人头高高抛起,挑于马前,身后三军齐声喝彩,连张须陀都大为震惊。
罗士信杀到后来干脆直接割掉敌人的鼻子,随手装好,以此报功,因为砍首级报功实在是马鞍桥挂不下了。
敌军一个个瞠目结舌,实在没想到眼前如此一个翩翩少年,白面小生会是这么一个杀人的祖宗,把这群贼军杀的心都寒了,一个个丧魂落魄,丢盔弃甲,恨爹娘少生两条腿;随后张须陀大军齐上,贼军大为溃败,三万精兵尽皆击灭。
后人也正是因此才写出小罗成十一岁领兵扫北,大败番兵的故事,罗士信充分印证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格言(按今人语意)。
但是我们静心思之,“小罗成”稚气未退的年纪却有着却有如此嗜杀凶狠的性情,这似乎是相左的。
武德三年,李世民东征洛阳,罗士信进围千金堡,千金堡守军坚守不降,并大骂罗士信弃主投唐。
这位“小罗成”连夜派了一百多人,怀抱从附近搜抓的几十个婴儿到千金堡下,令婴儿啼哭(方法估计就是连打带吓唬),诈称是从东都洛阳来的百姓,来投罗将军,误走千金堡,没寻到罗将军。城中守军以为罗士信已经撤离,便出城追赶,“小罗成”趁机领兵冲入堡内,把堡中守军屠杀殆尽。
屠杀守军暂且不提,因为这里还要注意一点,虽然史书中并未记载那些婴儿的下落,但是可想而知,战事危急之间,刀枪无眼,来去匆忙,兵士都性命不保,何况嗷嗷待哺的婴孩,战乱烟火当中又怎能保全呢?难免有马踏如泥烂的残忍景象。
以几十生灵换取破城屠敌……好一阵寒意袭上心头。
小说中罗士信动不动就拧人脑袋,这正与真实历史上罗士信的嗜杀成性相符;罗成的俊俏潇洒,意狠心毒则是在另一方面反映了历史上的罗士信。
小说中的罗成本来让三哥军师徐茂公给算过卦,说他有七十三岁阳寿,但后来罗成有一日信步闲游路遇老道,见那老道口气不小,便与之赌卦,老道算定罗成只有二十三岁阳寿,罗成大怒,老道却不慌不忙,列出小罗成五宗大罪。
“第一宗:十一岁领兵去扫北,杀死鞑儿百万还不算,千万黎民受牵连。
第二宗:欺瞒表兄秦叔宝,传枪递锏后花园,叔宝教锏真心意,你递那罗家枪法未教全,回马枪留下整三路,损去阳寿整十年。
第三宗:长蛇阵骗招刺死义父丁延平,损去阳寿又十年。
第四宗:锁五龙监斩结拜兄长单雄信,出尔反尔投长安。
第五宗:意狠心毒又寡恩,毒死对你一往情深的王金娥与扈金婵。一宗大罪损十载,五宗阳寿二十三。”
罗成听后大惊,叩拜求解,再抬头时,老道已然不在……几天后,好可叹美英雄马陷淤泥河,万箭穿身!
这一段故事可谓精彩,那么历史上的“俏罗成”究竟是怎么死的?“俏罗成”真的仅仅就是心狠手毒吗?
当然不是,之所以他能被称之为英雄,终究是瑕不掩瑜。
罗士信在恩公张须陀死后,就跟随裴氏父子,后王世充杀掉了裴氏父子,罗士信才反了王世充,随一众瓦岗兄弟投唐。
后洛阳城破,士信找到了裴仁基父子尸首,并把他们葬于北邙山上,一番哭祭过后,士信自语道:“日后我死了,请把我和裴大人葬在一处。”此语一出,大家都觉得很不吉利,岂料一语成真……
李世民带兵剿刘黑闼时,刘黑闼围困军事咽喉洺水城,唐将王君廓坚守多日,疲惫不堪,看朋友有难,罗士信挺身换将,带拨开重围,杀入城中,换出王君廓。
可是匆忙之间他只带进去了二百兵士,而围城敌军却有数万之众,李世民见此也不禁大叹一声!“俏罗成”仗着洺水城四面环水,坚城高垒,愣是以一敌百,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带二百兵死战八天,挡住敌军车轮进攻。
怎奈何天亡士信,第九天骤然降温,鹅毛大雪,漫天纷飞,本是初春季节,河水潺潺,这一下护城河突然冻个结实,刘黑闼大军乌云压城,踏冰冒雪杀入城中,一时间喊杀震天,“俏罗成”纵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毕竟寡不敌众,几次冲杀,杀得血人一般,最终力竭,被获遭擒。
刘黑闼擒到“俏罗成”比攻克洺水城还高兴,因为此时的“俏罗成”名满天下。但是任凭怎样相劝,罗士信誓死不降,因“俏罗成”太勇猛,刘黑闼怕放虎归山,最终将他推出斩首。
一代勇将,白马银枪的“俏罗成”为全朋友大义,走马换将,明知一死而为之;为了当初的许诺,为了重振寰宇的明主贤王,为了百姓苍生的福谋,甘心一死,时年二十三岁。
血洒热土,未见白头……
说实话,我更喜欢这个有瑕疵的英雄,“俏罗成”也好,“傻士信”也好,这些都是人性,他有冷血,也有热情,这才是真性情;他割鼻报功,其实可以说更多的是孩子气的调皮,游戏战场,不论如何,也遮挡不住他的赤胆忠心,一腔热血。
寒面银枪相比其他英雄的道貌岸然,更让人喜欢,令人动容,让人能够为之落泪。他没忘瓦岗兄弟们的誓言:匡明主,除昏君,开盛世。
只可惜未能亲眼看见自己开创的盛世就被吞没于隋唐的大势之中……
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盼的谁人?
本文图为《隋唐演义》张韩版罗成剧照。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