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如何提高?

大二下学期去英国比赛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那个时候没有 Google Maps,也没有智能手机,只凭借出发前组委会发给我的一份文件,就登上了飞机,现在想想还是颇有勇气的。落地之后的最大难题是竟然从海关开始一直到最后回国,很难听懂英国当地人的英语。这让我想起以前新概念的一篇课文 "Do the English Speak English?"

回国之后我就这个问题还问了老师,老师一笔带过的说,你知道你和 native speaker 的区别了吧,平常我们做的听力练习都是极其标准的,和你讲话的人也都是将你视作 non-native speaker 故意放慢了语速,或者避免使用一些俚语和你交流。后来我为了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专门去查找了一些二语习得的文献,大致有以下几个训练的方式和诸君分享:

如果有了一定基础,平常听力训练尽可能使用正常语速的版本。很多朋友一直用 VOA Special,这样的材料进步的幅度有限。同样,选择听力的材料也要多样化,英语新闻(比如我在喜马拉雅FM上的英语新闻节目),在这里推荐两款 app,一个是 UK radios,一个是 Radios USA,一个是英式英语,一个是美式英语,内容多样,新闻、文化、体育、娱乐、音乐、艺术,不一而足。网络上还有英国议会辩论、美国的脱口秀、B 站当中还有甚多的纪录片,都是很好的训练材料。

单词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利用听觉而非视觉激活自己单词的声音形象。否则就会出现能看懂,但是听不懂,或者是反应不过来的情况。单词声音形象的激活,我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多去看一些纪录片,或者可以尝试参加托福或雅思的考试,其中的听力部分的强化针对训练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二是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来激活。(朗读训练的好处我在前文已经提及,此处略过)


在单词与语法基本过关之后,听力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加强我们大脑处理声音信息的速度。

听力训练可以按照强度分为几个维度:最强度的训练是听写,这个要求一定要有文本,因为可以对照自己是否听对了。听写主要训练的是两个能力,其一是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其二是练习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STM 在听力中的意义非常大,打一个比方,我们的大脑就好比一台电脑,当我们接受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时候需要占取大脑中的内存,内存越小,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弱,而 STM 的训练就是帮助你去增加内存,所以看你的大脑是 8GB 的,还是 64GB 的,还是 32MB 的,还是 8MB 的,就直接决定你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了。

听写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听一个词就按暂停,听一篇 300 字的文章要用 1 个小时,这显然没有训练到 STM。要逐步减少暂停的次数,不求一次全部听准并且记录下来,但是反复几次之后,正确率能接近 80% 就差不多了。前段时间川普的就职演说,我就是在看现场直播的同时录音,然后花了 40 多分钟就全部听打出来了,当然川普的讲话内容的确过于简单了。

次于听写训练强度的就是精听。精听也是需要动笔的,而且也可以反复做几遍。只不过精听动笔的时候是要记笔记,而不是逐词逐句记录。从这不难看出,精听主要训练的,除了 STM 以外,更重视的是对于听力材料逻辑的把控。托福听力考试中这一点就非常的看重。逻辑对于阅读和听力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逻辑,并不是哲学层面的逻辑,不需要有严格的论证范式,而是指材料是如何展开观点的,如何组织论据的。因为一旦培养出逻辑能力,我们就可以半听半猜的去听了。于此,我们又可以得出精听的一个训练要点:prediction(预测能力),即听完上半句可以猜下半句的能力。预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先于讲话者,构建出一个语义场,这个语义场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听力节奏不是总慢讲话者半拍,这样也给我们的大脑赢得了信息处理的时间。精听之后,还可以增加一些复述的练习,这样同时可以锻炼口语的表达。

*其实不管是友邻优课的课程,还是我在喜马拉雅上的免费节目,我们所有老师始终都在默默的做一件事,提供原文的朗读版本。这件事情其实做起来很累,但我们特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全面的运用我们的材料,来进行听写或者精听的训练。

强度相对低的听力训练就是泛听。泛听其实将精听刻意训练的结果应用在日常之中,所以虽然不需要动笔做笔记,但还要不断的强化 prediction 的能力训练。同时,泛听还要关注额外增加的技能:1)语料背景知识的储备。这个理解起来没有任何难度,我们熟悉的话题,听起来自然轻松许多,占用我们大脑内存的比例就低,相反我们陌生的话题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内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友邻有课和夏说英文晨读的小伙伴普遍反映在考试中遇到了听过的相似话题,解题准确率迅速攀升的原因。2)帮我们理解语音中的重音位置与语义的关系。这点又要说回朗读和口语,很多同学英语发音练了许久,但是进步特别缓慢的原因就在他们仅仅练习的是单词,是音标,而忽略了单词在句子中重音的位置。很多单词在真实语境中是基本上是听不到的,并不是仅仅因为连读、弱读的语音现象,更多是因为句子的逻辑重音不在这个单词身上。逻辑重音掌握得好,就好比是电脑在处理信息是只抓取最重要的几个字节,这样占用内存的空间就小,自然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就更快了。对于逻辑重音的考察,雅思听力就做的非常好,那些让你填空的单词,基本上都是逻辑重音的单词,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如果要单独训练逻辑重音的话,雅思也是不错的材料。

?对于泛听还要提醒的一点,很多同学在看美剧或者纪录片时,经常需要字幕,这个拐杖用顺手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感,自然就没有训练到听力应该训练的内容。如同学习游泳,一直带着救生圈,那一辈子也学不会。与其过去5年每次懊悔自己听力不好,不如痛下决心,甩开拐棍,练上一段时间。

对于听写、精听、泛听比例上的分配,初期需要在听写和精听上用力,在 STM 和 prediction 上增加自己的听力内存。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要逐步过渡到泛听上,进入到实战的阶段。

前几天见了一个多年前的学生,在加州理工读电气工程的博士,他的导师是一个印度人,我开玩笑地说,那你听课可要费点劲啊。他回我,岂止费劲,一开始就是鸡同鸭讲,在他手下读了 3 年,现在毫无压力。是啊,其实听写、精听、泛听的分类,最终还是要为了泛听服务。这学生命不好,没有经过太多听写、精听的训练,充其量就是考过托福听力。他属于一脚被踢进了海里,最后学会了狗刨。

方法只能增加效率,但是最终还是胆识与命运。

想起我自己 10 多年前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经历,现在觉得自己当时还是胆子够肥,在没有任何智能手机的帮助下,自己找了比赛驻地,稀里糊涂的比完了比赛。去年伦敦商学院邀我做他们北京课程模块的客座讲师,和我电话沟通的是一个土耳其裔的教授,他的口音还是很重的,幸好这么多年的时间我还是足够精进,虽然听懂他的英语还是费了些力气,但基本上可以做到谈笑风生,我们对中国创业、人民币政策、英国退欧等问题展开了充分友好的交流。所以对于听力问题,不仅诸君觉得困难,我也同样觉得困难,但是觉得困难没有用,关键是要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