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夏鹏。
2005 年,当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在英国拿到了世界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也是全球第二个华人冠军,同年再赴英国,受到菲利普亲王的接见。接下来毕业、进入新东方并一路成为新东方集团战略规划总监。之后成立自己的品牌,获得数千万美金融资……我的这些年,像是经历了许多人的一生。
而我并非出身富贵,我常常会想起在贵州山沟里的童年。有人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如果我的人生逆袭之路有稍许借鉴与价值,我愿意将所有干货从头说起,我是如何依凭英语,成就了我的人生。
和迅公学英语的同时,我中学的时候还从书店买了很多《疯狂英语》的教材来大声跟读。坦诚地说,李阳提出来的大声读英文,对于英语学习的推动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疯狂英语》的教材中很多演讲的名篇。我睡觉前通常会选出一盘磁带,跟着读,听着睡,久而久之,里面绝大多数文章也就烂熟于胸了。
那个时候,我为了听他的现场演讲,专门在学校里请假,坐车去贵阳听,听的意犹未尽,又在周末去追了另外一场。现在拿出来讲也无妨,当众人离他而去之时,我也不必落井下石,只是就事论事,讲讲他的方法论。
首先要提及的,李阳当时倡导的价值观是把英语学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It helps you identify yourself from the crowd. 这样的价值观对于语言学习极为重要,至少树立了一种盲目的自信,对于困难的不畏惧,对于特立独行的渴望。在我的中学时代,循规蹈矩才是好学生的标准像,而循规蹈矩对于语言学习算是好坏参半,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如果都没有表达的欲望,或者这个欲望被压制,那么学习的动机自然就无从谈起。
我对当今互联网的担忧远远大于李阳部分极度不正确的价值观。当今互联网造就了一群“有什么了不起”人群。学习好?有什么了不起;会表达?有什么了不起;…… 最令人可悲的是,当他被问及,那你如何?他会表现出一种完全无所谓的态度。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无法获得回报,或者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才是很酷的。
让我更为震惊的一件事,是我发现中国的高收入群体家庭中的孩子,即便是同样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恰好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利,更好的去吸收知识和跨界交流,他们丝毫没有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异常精进勇猛。难道就在短短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阶级差别就如此明显?这不是收入的差别,而是心理的差别,不可逆转。
当有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什么学习都学不好。
说回我自己的经历,那个时候我学英文,丝毫不是为了学校的考试,因为学校的试卷满分只有100分,100分的上线不足以测出我自己的水平,也不足以拉开我和其他的同学的绝对差距,加上试卷里还有些神经病考题,所以也无法取得满分,所以我对于考试还有分数这些事情看得很淡。加上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很不待见我,经常请我家长去学校,当面叱责。在当年我生活的厂矿子弟学校,那就是莫大的耻辱,最后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作为一个小孩,当时的心智成熟的可怕,因为我大致计算了一下:1. 我从小是和迅公学英语,迅公比我初中老师不知道强多少倍,即便我资质差些,比同班同学仍旧有优势;2. 我读的英文是英文报刊,学校里学的是韩梅梅,即便我学得不是那么认真,还是有优势。计算之后,加上李阳疯狂英语给的一口真气,我也就豁出去了:用最嚣张的姿势,挑战一切不服。试卷如果无法体现我的水平,那我就把学英语的时间拿出来去学别的学科吧,这就是一个全能学霸养成的秘密。因为试卷的分数满分只有100分,所以看不出我的绝对实力,那么就去考大学四、六级吧。高一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准备和复习,直接高分通过,虽然这个成绩和现在的小孩比,简直汗颜。
以上,其实是我为了较劲去提升自己英语的方式。很多时候,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真的挺有用。千万不能无所谓,有了无所谓作为护身符,一切努力和收获都将和你绝缘。诚然,这样特立独行的方式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睚眦必报。我在英语学习这个领域,算是小有所成,但是在终身人格方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有时在想,如果让我用现在的英语能力去换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格,我会不会同意?
答案是肯定的,我一定会换。因为英语能力只要方法正确,遇到了好老师,自己能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相反在性格层面,一旦缺失,即便日后摔了无数跟头,仍旧无法抽身而出。
因此不必羡慕那些英语能力好的人,他们只不过付出了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到。
羡慕那些性格好的人吧,因为他们选择了善良与慈悲,这不是每一个人能做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前一篇文章见 - 英语学习小传 : 游过大海便不再怕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