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或仪式对一个人的记忆有多重要?

2016年,龙应台在港大的演讲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讨论。受关注却并非其演讲内容,而是演讲途中的一段小插曲。据悉,龙应台在港大作主题《一首歌,一个时代》的讲座时,听众集体演唱《我的祖国》的互动受到广泛议论。

龙应台任过台湾文化部长,发表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等著作。其另外一本口述史专著《大江大河1949》在大陆被禁。据公开资料,《大江大河1949》酝酿十年、闭关一年、走遍三大洋五大洲写成,2009年正式出版上市。

除此之外,个人对她的其他情况便再无知晓,无论其成长环境、个人背景,以及言论、观点、思想,乃至其著作,我都没有专门做过研究。因此,对于此事的讨论仅圃于我所知道的事件本身。

港大演讲现场

10月7日,在港大演讲现场,龙应台在与观众互动时询问大家的启蒙歌时,一位中年男子拿着话筒说:“我想起刚进大学时,许多师兄带我们唱《我的祖国》。”随后大家不由自主唱了起来,刚开始声音稀稀落落,到后来齐声合唱。就是这样简单自然的一个场景引起了网友对龙应台及集体演唱的讨论。

在这些讨论中,有人讨伐龙应台长期抹黑中国大陆,这次被打脸了;当然更多的是,大陆人被集体自发的演唱现场感染所感动。

其实,在做演讲之前龙应台做过调查,从“启蒙歌曲是什么?”、“歌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等多个维度去了解过被访谈者的想法,并就此展开主题做了演讲。

在今年9月17日,龙应台还在银川美术馆作了同名演讲,提到了很多歌曲,包括邓丽君对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影响,南方周末以《歌如历史,自己有脚》为题作了报道。

她说:“在台湾,老一辈的,也许会说出一首抗日时期的爱国歌曲,譬如《家在山那边》或者1945年之前的一首日本民谣。年轻的有的提到像《橄榄树》这类的校园民歌,有的提及正活跃当下的周杰伦。”

在港大讲座当天,礼堂满座,一半港人,一半陆生,少许台湾人和其他地区的华人。听众合唱了好几首歌,包括爱情里的政治抗议歌《绿岛小夜曲》,《友谊之光》、《我的祖国》。

在演唱《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龙应台很是惊讶:“原以为大陆人之间会有代沟——也许年轻人不太会唱,但是发现年轻人一样纯熟地唱;原以为港人可能不太会,发现港人能唱的也很多。开始唱时有点害羞,声音零零落落,但在优美的旋律感染力下,一会儿就唱开了。歌声流荡,化解心中原有块垒,坐在一旁不相识的人在唱歌时相视而笑。”(南方周末:《龙应台谈《我的祖国》合唱一事——“大河就是大河”)

一首歌,在不同的时空里,撞见不同的记忆,就产生不同的情愫和意义。在港大大堂里一千人坐在一起唱歌的那几分钟,在当下的情境里,唱的就是大河波浪,咏的就是稻花白帆,歌所带出来的个人记忆当然不同,可能是往日初恋,可能是家国情怀,可能是某种不堪回首,可能什么都没有,就是那简单美丽的旋律; 那是非常纯净的几分钟。——龙应台

集体记忆群体像

这样一个极其细小的环节,为何在能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议论?当然,在大陆的众多讨论声中更多的情感倾向是被集体演唱时感染所带来的感动。

同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不久前,香港艺术学生在机场演绎中国经典歌曲的快闪同样受到关注,甚至有人为此潸然泪下。其实,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缺乏感动了,缺乏令人能为之动容的素材。

当人们都在热衷追寻名利,摒弃社会公德时,一些常常令人唏嘘的社会问题和事件便凸现出来,譬如扶老人被讹、不让座被打等。这样的事件反复发生,极大降低了社会信誉度和权威性,使得个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社会全是欺骗和虚伪,急功近利的言行。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在音乐中能找到一种共鸣,并且常常会因为某一句歌词声泪俱下,也可能因为一首旋律重话当年,唤醒某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

龙应台在港大现场阐释:所谓经典,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一定会成为经典。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寄托着一种情愫和情怀。在过去的日子里,更是如此。龙应台演讲时,中年男子和大家齐声歌词的《我的祖国》或许就构成了他成长阶段那个时候的记忆;学生的启蒙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同样如此。

对于过去某段历史,那个年代的人事,都是一种特别的铭记,或者说这样“标签化”的、“具象化”的“物”使他人的记忆变得简单易记。一旦触及,在当下就重新勾起了他对过去某种经历的情感回应,以此来反馈生理上的需求。

情景记忆重构

如果说,一首歌唤醒的是人们的记忆,那么在港大演唱现场,从歌声响起,到最终的落幕这样一个过程便完成个人记忆的重构,构成了另一种集体形式的记忆,形成了一种新的记忆规范。如果是一群人,则重塑了一种集体的记忆。

2014年华西都市报做了一期街头问卷调查,主题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调查人们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某个场景、瞬间、亦或是某个记忆片段。作为全程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之一,通过问卷与直接交流,我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对于仪式感、空间感特别强的活动、场景,或者是那种具有宏大叙事的片段记忆尤为深刻。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在“爱国主义”这样的主题设定下,首要出现在记忆或脑海的画面都大致相当。譬如,成为少先队员时集体佩戴红领巾,每周集体周会都会惯例举行的升旗仪式,或者是全体同学一起演唱国歌;比较宏大的还有国庆阅兵,奥运会等这样的时刻。不仅如此,除了记忆特别深刻,也是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个人对于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可以想见,这样的集体记忆造成的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多么重要。

社会学记心理学家曾以“集体记忆”的群像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记忆作为原始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形成和维持集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一项对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关系的考察证实,集体记忆对加强族群成员的自我认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某钟认知观念和信仰仪式往往共存互生,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经过反复操演,会加强成员之间彼此的的身份认同。

这一次,在港大演讲现场,集体齐声的歌唱将所有可能不曾相识的凝聚在一起,集合在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内,完成了一次新的历史演绎及记忆重构,而这样的群体性行为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动,就在于参与者在此场景下将个人“爱国主义”的情绪带入了其中。

“集体记忆”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很早就有社会学家提出来研究。2016年1月,龙应台在北京《你的记忆有被拿走的可能》的演讲中就引用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只不过时隔一年,这一幕重新在另外一个地方上演之时,很多人已经将她在北京的演讲遗忘脑后。

当然,大家感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几年来香港与大陆关系发展令双方都不甚满意。一方面因前两年发生了“占中”、“旺角血案”等街头政治运动,使得大陆对香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港独”周而复始的搞独立,破坏了两地交流和凝聚力。当大陆再次看到港人中还有人表现出“爱国"的一面,自然容易被触及感动。这也是为什么,香港某艺术学院学生在演绎了中国古典音乐后,会被大陆网友集体点赞。

一言以蔽之,人们对于龙应台演讲现场的关注,而不是演讲内容的关注,说明通过这一事件,但凡参与这其中的人,都重新对自己的记忆做了一个整理,对龙应台,对香港,对中国历史都有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认知和认识。

文/颜如玉 本文首发于201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