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奥斯卡大奖!这才是最好的“中国”电影!

本文由剧透社原创 !

提到奥斯卡奖和中国人的关系,你第一个想起的是什么?

李安的《卧虎藏龙》?

还是被称作华人摄影大师的黄宗沾?

其实要说奥斯卡出现的有关中国符号里,最经典的还要属一部影片...

1987年的第60届美国奥斯卡颁奖礼上,出现了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女演员——

曾凭借电影《小花》一举成名的陈冲。

此次陈冲漂洋过海来到好莱坞,为其主演的电影造势,并成为当届奥斯卡的颁奖嘉宾。

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星。

(电影《小花》中,时年仅19岁的陈冲与刘晓庆的合影)

和她一起担任嘉宾的,还有当时的大帅哥尊龙。在那届奥斯卡上,他们二人主演的电影最终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九个奖项,可谓大满贯。

这就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拍摄,描写中国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史诗级作品——

《末代皇帝》。

这部荣誉满满的经典影片,曾在当时造就过数个“不可能”。

一部不可能过审的电影

《末代皇帝》为什么能够过审,搁现在完全是个谜。

里面“三观”不红不专,大量时代特写,隐喻,都充满了一种被腰斩的危险。

可在当时,本片在国内的拍摄却畅通无阻,而且各部门机关对内容也没有作任何限制。

一部在故宫实景拍摄的外国电影

现在的清朝古装戏,一般都是在横店影视城拍摄。

但这部电影是在真?紫禁城拍的,而且是完全清场、移除护栏的取景。

一部真实再现文革和红卫兵的电影

作为一个由外籍导演拍摄的中国题材,不得不说,它对细节的还原,和下笔的力度,都令人感叹。

油头粉面、色厉内荏的管教干部,整齐划一却充满着诡异气氛的忠字舞,口号和监狱从下至上的对照,几乎不太可能在现在任何一部影片中见到。

一个外国导演眼中的中国末代王朝

本片的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不仅师从法国电影巨匠戈达尔,同时还是一名意大利共产党员。

他并不在乎一个皇帝如何下位、一个朝代如何更替、人民怎么被拯救,他甚至也不关心大时代下的个体命运和小人物的爱情。他只是着迷于这个大背景下的荒诞感,去表达他自己。

就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可能”,这部影片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也是它能获得奥斯卡青睐的原因之一。这也使得在奥斯卡颁奖前夕,来聊这部电影显得更加的有价值。好了,说了这么多题外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的故事吧。

对大清王朝来说,1908年的冬天,可能比往年更要冷一些。

11月14日,郁郁寡欢而不得志的光绪皇帝,终于告别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国家,驾崩了。

一直与光绪皇帝缠斗,也已经步入风烛残年的慈禧太后,推出了她早就物色好的继位人选,然后只晚了一天,也步光绪后尘,撒手西去。

慈禧推出的人选,就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

这一年,溥仪还没满3岁。

懵懂无知中,居然成了偌大的中国的皇帝。

只是这个皇帝,只做了三年。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整个大清王朝顿时陷入风雨飘摇。

1912年的2月12日,以隆裕太后名义颁布的《退位诏书》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退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于是,刚满6岁的溥仪小皇帝,一夜之间,就退下了皇位。

从此以后,他的头上开始多了一顶不怎么好听的头衔:末代皇帝。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杀入紫禁城,直接对溥仪下了“逐客令”,一举撕碎了对清朝皇室的“优待条例”。

这一年,溥仪18岁。真正体会到了流离失所的感觉。

11月29日,溥仪逃进了日本公使馆。

这一次逃离,对溥仪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东北沦陷在日本的铁蹄之下,溥仪通过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也潜行到了东北。

1932年,“满洲国”建立。

满洲国的治安和国防靠日本;铁路、港湾、水路、航空路靠日本;满洲国中央和地方的官署任用日本人。

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傀儡国”。

但溥仪不管这些。

1934年,满洲国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又成了皇帝,兼任陆海空军大元帅。

这一年,他甚至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好日子不长,转眼到了1945年,日本侵略者战败。

这一年,苏联红军对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反攻,伪满洲国彻底覆灭,溥仪以及他的眷属被当做战俘押往苏联。

这一关,就是五年。

1950年8月1日,溥仪被遣送回国,继续关押。

直到九年后,刘少奇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令》,在公布的首批特赦名单上,“爱新觉罗·溥仪”是特赦的001号。

随后开始的十年浩劫里,溥仪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因为有了周恩来总理的保护,末代皇帝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工人,还出版了自己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就这样,经历过改朝换代、战争动乱的溥仪,一生都充满了戏剧般的频繁捉弄与大起大落。

在电影的末尾,溥仪买票进入自己曾经的家,故宫。

此时的故宫已经空无一人,他翻过太和殿的围栏看着自己曾经坐过的宝座,这是影片里面第一次,太阳照满了溥仪的整张脸。

他沿着台阶走上去,却被一个小红卫兵制止了。

“你是谁?”

“我是小红卫兵,你是谁?”

“我是中国的皇帝。”

“证明给我看。”

溥仪轻快地爬上台阶,坐在龙椅上开心地露出微笑,并招呼小红卫兵上去。

他从龙椅背后掏出了自己五十年前登基的时候从大臣那里拿来的蝈蝈笼子,仔细地擦了擦,递给小红卫兵。

小红卫兵打开盖子,夕阳里,一只蝈蝈爬了出来,抬头,那位老人已经消失了。

这个颇有些魔幻色彩的结局恰巧也代表了溥仪从生到死,再从死而生的命运——他的一生,都被历史所牵绊着,被“末代皇帝”的头衔束缚着。

而当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重新回到金銮殿取出那只蛐蛐的时候,这位历经岁月轮回与世事沧桑的皇帝,终于放下了束缚他一生的执念。

溥仪随时代变迁而起落的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似曾相识。

人生来便被赋予一种对命运的苍白无力感,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各种选择。

只是我们不像溥仪那般,需要解决历史的难题。

但就算只是柴米油盐般的选择,对于生活而言——又有哪次是不艰难的呢?


- END -

剧透社——做有温度的“第2院线”

看片请加剧透社T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