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日本战国时代的知名战例,但凡涉及大名灭亡的作战,几乎都以攻城战的方式结束。若对当时城池的状况毫无了解,也很难窥得战争的真貌。当然,日本战国时代的城池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至于最初的日本城池则要从弥生时代(大约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三世纪)说起了。
弥生时代的日本,各部落分布散漫。他们各自据山修建一种高地性要塞集落,称为“环壕集落”。随着日本国内政治统一的时代到来,此种“一山一寨”的情况逐渐消失了。有可靠记载的最早日本城池,是公元664年天智天皇下令建筑的水城。这一时代的文献为数不多,其中提到的城基本都修筑于九州北部至濑户内海沿岸。而日本的东北地方由于与北海道虾夷地区战争不断,自7世纪至9世纪逐步修筑了兼有军事据点和行政据点功能的多贺城、出羽栅、秋田城等城砦。
这些城的模式都受到了中国传来的城壁都市概念的影响,当时日本几乎是完全照搬了筑城的方式,但又因建筑技术低下,不得不采取修筑栅等办法来代替城墙。之后,随着律令制的崩坏,这些城大都被废弃。而从镰仓开始到江户的整个幕府时代,随着日本国内战乱的增多,其城池的建筑也飞速发展。不过日本由于异族入侵较少,加之国土多为山地,因而大陆国家那种城同都市一体化的城池并不盛行。以“栅”作为野战用的防御设置,武士居馆加筑堀和橹等防御设施组成的“馆”成为日本城池修筑的主流路线,到了中世则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山城”。
当时日本的城狭义上是指“战斗据点”,城内的主要居住者为战斗成员,也就是武士。
▲江户城平面图
▲二条城平面图
这一时期的城池必须满足两项职能:其一,保护武士的日常居住地;其二,战时在山中作为关隘进行防御。在战国时代初期,日本的城池仍大多数为“山城”。当时日本的各个领主与其一族,也包括照顾日常起居的女性大多居住在屋敷。屋敷一般修筑在山麓,根据占地大小有“根小屋”、“馆”、“屋形”等不同名称。领主居住地周围有壕沟环绕,门所在的地方修有箭塔,其周围家臣的屋敷和农民的房屋相并列,也就形成了原始的城下町。
战国中期,城池数量继续迅猛增长。修筑于平原和丘陵之间的“平山城”以及修筑于平原上的“平城”成为主流,防御优越但政治作用有限的“山城”则日渐式微。同时由于战乱不绝,各地的民众需要避难点,这样的局势促成了大量“村城”的诞生。相对于那种专门修筑于山顶或者平原上的“纯军事设施”即“城”,村城的结构相对简单,面积也狭小。但由于需求所在,当时村城的数量增长非常迅猛,简直成了这个时期的一大特征。
具有石垣、天守、橹等要素的日式城池出现于室町末期,再细化一点应该是松永久秀修筑多闻山城和信贵山城、织田信长修筑安土城前后这一时期。在这之后,丰臣秀吉修筑的大阪城和付见城完善了天守、石垣、升形、马出以及城门这些现代人印象中城池所必备的条件,使日本城郭文化趋于鼎盛。这在历史学上被称为“织丰系城郭”。顾名思义,织丰系城郭并非在全日本通行的城郭“标准”,主要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麾下的大名家执行着这样的建筑标准。当时东北、关东、四国、九州的战国大名们则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池的修筑。到了丰臣、德川政权时代,各地大名依据“天下普请”的命令积极建城。在这道命令之下,织丰系城郭终于得到普及,其精髓部分被各地吸取再结合本地实际演变出了折中型城郭。此外,也有被安置于关东地区之外的谱代大名修筑纯粹型织丰系城郭的例子。到了1615年,德川幕府颁布《一城一国令》时,全日本各地算上小的砦共计有数万座城池。
▲大阪城演变图
▲大阪城演变图2
▲大阪之战屏风
由于《一国一城令》原则上要求一个大名家只能有一座城池,因而这几万座城池中的大部分很快都被废弃了。被废弃的城池大多是中世时期的山城。各大名为了确立对家臣的支配,将家臣们自主修筑的城砦废弃掉,全部向自己修筑的城内集中。到了此时,城池不再单单是一个军事据点,而是作为政治据点、领主权威和权力的象征。与此同时,因为城池成为领国内的经济中心,所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也纷纷向此处聚集,这样便形成了“城下町”。但由于火灾等缘故,城池和天守等实物保留下来的非常少,很多藩由于财政危机,加之武家诸法度等幕府条例的限制,也未能修缮或者再建。一般来说,近代尚存的城池大多修筑于庆长年间。
另外在江户时代,一种被称为“阵屋”的防御设施得到广泛应用,它可算是炮台或者城的一种,主要作用是应对外国船只。同时,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考虑针对炮战的需要,以五棱郭为代表的棱堡式要塞也大量建设。但除五棱郭之外,其他棱堡式要塞由于受制于工期与预算,并因为难耐实战,所以在废藩置县的过程中几乎全部被废弃了。
▲江户末期城池实拍
总体上,从古代的环壕集落到拥有石垣和天守的近世城池,日本的城池形式发展是多样化的。一座日式城池通常由护城河、壕沟、城门和城墙构成,城内筑有防御工事及天守等建筑。幕末时期还出现了台场和炮台等。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