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采食籽实、捕食猎物,以补充自己的营养和能量需要。然而,许多动物捕获猎物、采集籽实后并不立即食用,而是将这些食物贮存起来,这就是贮食行为,它是一种特化的采食行为。现已发现上百种鸟类和哺乳动物会贮藏食物,例如啄木鸟、松鸦、红松鼠、仓鼠等。
动物为什么要贮存食物?主要原因是食物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不均匀。如绿色植物有生长期和枯黄期,靠植物籽实生存的动物,在生长季有充足食物,但到了枯黄期,因籽实成熟后或开裂脱落、或被其他动物偷吃、虫蛀、发霉,可食用的籽实迅速减少,所以动物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前收集并在特点地点贮存足够多的食物,以保证在食物缺乏时仍有的可吃。
最有意思的贮食行为当属北美大陆的冠蓝鸦(Cyanocitta cristata)。冠蓝鸦喜欢吃松子、橡子、榛子等富含油脂、高热量的坚果,它通常会“精挑细选”,将品质最好的、可食用的橡子啄住,辛苦飞出4-5公里外,在特定区域的地下浅层分散埋藏起来。数量之大令人惊叹,有时一个秋季就贮藏高达20万粒,远远超出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要过量贮藏食物呢?原来冠蓝鸦早就“预见”到在贮藏过程中部分橡子可能会被偷走、虫蛀、霉变,甚至记忆力超好的自己也会偶尔忘记个别藏食地点,所以干脆“多多益善、有备无患”,就算秋季多存点食物有些辛苦,那也比冬季缺粮“饿肚子”,感觉好受些。
除了鸟类,哺乳动物中啮齿类动物也十分擅长贮藏食物。如红松鼠。它主要贮藏松果,有时也会采集蘑菇,有趣的是它知道蘑菇容易发霉,会将蘑菇悬挂在树枝上待其自然晾干后再搬入树洞或鸟巢内贮藏。在靠近北极圈、冰雪覆盖较厚的针叶林中,采食变得十分困难,红松鼠必须依靠贮藏的食物度过十分漫长、极度严寒的冬季,因此,贮藏的食物对于红松鼠的过冬生存至关重要。每只红松鼠都有自己的一块领地,用来采食和贮食。
而有的红松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偷偷尾随跟踪其他红松鼠,在获知埋藏食物的地点后,会趁主人不在,迅速偷走里面的食物。为了守卫自己的领地、保护贮藏的食物,红松鼠之间经常会发生激烈的打斗。一旦失败,战败者就只能在食物匮乏的松林边缘游荡、“流浪”忍饥挨饿,严重的可能会冻死。
由于生存区域重叠,有时冠蓝鸦和红松鼠会因为争夺食物而成为竞争对手,甚至红松鼠会误打误撞地刨出冠蓝鸦埋藏的食物。
动物贮藏食物,一方面提高了贮食动物在食物缺乏时的生存概率,另一方面长距离、分散贮藏植物的种子、果实或其他繁殖体,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成功扩散。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和贮食动物之间形成的一种协同进化关系。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李晋军
审稿人:江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