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香港警片的时候常听到混混们大喊“条子来了,”刚开始也一脸懵逼,后来才知道“条子”说的就是警察。同样的,去古玩市场也能听到类似的话,什么“吃仙丹”“下蛋”“跑筒子”“卷地皮”等等多不胜数。
于是就有很多专家出来研究了这种语言文化,他们解释这属于一种反语言类型,相对主流语言来说,他们的用语通常都是从正常词汇里面提取出来,自己单独编撰而成的。波兰监狱囚犯话语、印度加尔各答港口黑帮行话、卡车司机车载电台语言、说唱音乐等,都属于反语言。
反语言的产生不仅是为了娱乐消遣,它的更要用途是为了构建说话人的身份。而按照专家们给出的分析,这类人士的身份类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类是个人身份
这个人通过有目的的和另外一个人用反语交流(也指行话),实现了他们之间个人身份的构建。例如,一个开黑车的司机在路边载了一个路人,结果另外一个司机与他发生争执,说这个路人其实是他的老客。在这个事件中,司机通过“老客”这一行话,构建了自己黑车车主的个体身份。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常见的骂人话“泼妇、贱人”等,这也算是对他们身份的构建。
第二类社会性别
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性别都是一个重要的划分,而语言的性别差异一直是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湖南的“江永女书”就是反语言构建性别身份的典型事例。女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妇女文字,用于姐妹妯娌间的秘密通信。通过女书这种独特的反语言形式,古代女性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倾诉,建立不同于男性的、独立的性别身份。
第三类是集体身份
这一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作为社会边缘人群内部使用的通用语言。掌握他们的行话,是进入一个组织、实现其 “合法”身份的重要标志。最上面我们提到的古玩市场就有一套专用行话,在古玩界,如果不懂那么几句行话,被看扁是肯定的。又比如,赌博业不为政府所允许,出于保密需要,赌博行业形成了一套反语言性质的秘密赌场用语。 “细方”指麻将牌,“闪闪亮”指赌博中运气极差的人等。会说这种密语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自己人”,而不通晓密语的往往会遭到排斥或被坑。由此可见,行话也是一种集体身份的标志,是其集体内部制造并使用的一种不为外人理解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排外性。
天下有警,中国第一家警察文化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