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几乎席卷全国的寒潮,终于让很多小伙伴们体会到了“冬天的味道”。
秋裤、羽绒上身之后,“倒春寒”似乎成了大家对这次寒冷天气的统一定性,媒体中也不乏“倒春寒来袭”“大范围倒春寒席卷全国30省”等类似的报道。
看到这个,情报君坐不住了。因为,这个锅,倒春寒不能背!尤其是在北方!
分析之前先来安利一下什么是“倒春寒”(不感兴趣可直接跳过)。倒春寒是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即“前春暖,后春寒”。“倒春寒”并不是我国的“特产”,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我国春季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其间还会有间歇性冷空气来骚扰,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就容易造成气温起伏较大。
下面情报君要讲重点了(敲黑板):
我们说某地发了“倒春寒”,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首先得保证该地已经进入春天。否则,何来倒春寒之说呢?
那么,怎样才算入春了呢?在气象学上,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
那么,我国各地都是什么时间入春呢?据统计,在立春节气,我国仅有约 67 万平方公里是春天。而在雨水节气到来时,我国仍然只有约10% 的土地迎来了春天。下图是各省会级城市大致的入春时间。
由图可见,大部分地区都是在3、4月份入春。此外,关于是否发生倒春寒,南北各地也都有自己明确的标准。
譬如湖南省气象部门是这样规定的:3月中旬到4月下旬旬平均气温(或连续两候的候平均气温)低于该旬(该两候)平均值2℃或以上,并比前旬(或前两候)要低,则该旬(或该两候)为倒春寒。
所以说,2月下旬的这次低温雨雪天气,对于不少地方而言,尤其是北方,它仅仅是一次正常的寒潮降温过程,不能轻易的就给扣上“倒春寒”的帽子。为啥会给大家造成“倒春寒”的感觉呢?
情报君分析,主要是由于此前升温明显,多地都是暖意融融,让小伙伴们隐隐感受到了“春意”。而事实上,你遇到的是个“假春天”。不过,这种“先暖后冷”的节奏,跟倒春寒的步调还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