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和诸侯混战的周代最终被强秦终结,中国历史走上一个新的时代。而此时的矛,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秦代青铜兵器在风格上遗存着浓厚的战国风味,但在规格上更加整齐划一。在秦始皇陵中,发掘出无数战国至秦代兵器。尽管战国末期铁制武器已经并不稀少,但秦陵中出土的绝大多数均为青铜制品,估计因铜质武器较为昂贵精美,更适合配给陵寝中的帝王仪仗。秦陵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之精良已趋极致,其中的青铜矛头虽历经两千余年仍坚固锋利,宛如新品。
▲战国初期木柄铜矛 长4.35米
▲春秋晚期铜矛 长度分别为1.94, 2.03, 2.8米
▲战国铜矛 全长1.823米,矛头长29CM,木柄彩绘
战国末期至秦代的战争中,甲士比例逐渐提高,步战逐渐显要,使得长矛的装备量大为提升,导致秦矛在形制上更为统一,以便于生产。为了节约成本,秦矛矛头短小精悍,连骹长度多在十五厘米左右,刃部锐利而宽厚,铸有血槽,骹部短而有钉孔,整个矛体从骹部开始中孔直至锋顶,无论是矛头的强度还是固定水平上都更为有利于破甲伤敌。
同战国时期北方大多数国家的产品相同,秦陵出土矛头也都有小篆铭文,多为简单编号,为制造年号、部门、工和监管官吏的信息代号,秦代兵器制造官吏制度之严密可见一斑。
▲秦陵出土铜矛
在矛体长度上,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曾遭受过破坏,残存武器柄只能作为参考。一号坑出土两件矛柄残余长度均为两米五左右,二号坑出土一柄残长达到四米三的矛柲。但在一号坑挖掘报告中提到有一柄39号柲从中间残断,分为250厘米和345厘米两截,如果两者是同一柄矛柲的话,根据其出土位置判定,其长度应不低于630厘米,已经超出了《考工记》中关于长兵莫过于三寻的看法。
▲战国铜矛头 长 28CM 25.3CM 22.3CM 29.25CM
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有较为完备的军事器械组成和排列规律,可以通过其大致数量和排列总结秦代的步兵战术。秦陵出土较完整陶俑的弓弩手和长兵手数字分别是490和407,接近一比一,其中执长柄武器者以用矛者为最长、其次为铍、戟,最次为戈,形成长短搭配,远近交织的配置。这种互相配合,相互掩护的配置和战术也被兵法家门大为推崇。古典兵书《司马法》定爵篇中有句:“……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则是对各类长短兵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的清晰描绘;而在另外一部战国时期军事著作《六韬》的虎韬中也曾记载:“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其所推崇之兵器搭配比例与秦陵兵马俑颇为近似。
▲战国铜矛头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开始零星出现一些铁质武器。到战国时代,铁质武器的数量、质量都有较大提高。因为铁在金属延展性和韧性方面都胜于青铜,并且可以通过渗碳和锻打的技术分别改变相同部件不同部位的性能,所以尽管华夏文明在青铜器工艺已经积累了非常殷实的经验,铁器的出现仍然汹涌而不可阻挡。
在铁质武器出现的初期阶段,青铜和铁并行与世,共同争夺武器制造材料的主要地位,这种现象从战国延续到了西汉时期。在铁彻底确立统治地位之前,许多典籍已经开始注意到了铁质兵器的存在与优势。
▲战国各式铜矛
《荀子 议兵篇》中记述:“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这是在夸耀楚国宛(今河南安阳)附近制作的铁矛锋利无比,被扎刺的人像被蜂虿等毒虫袭击一般几无可救。
而《吴越春秋》中载范蠡语:“臽铁之矛,无分发之便” 可以作为当时已有铁矛的文史佐证。
在文物研究方面,也有不少该时期的铁矛出土,例如在湖南长沙黑槽门二号楚墓中曾经挖掘出战国铁矛,矛头长约19厘米,宽约2.9厘米。在河北易县的燕下都遗址四十四号墓还曾出土过铁质更佳的钢矛。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