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人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力都免于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出健康包括三层意思,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健康三个维度来分析,很难说清胖子和瘦子谁更健康。
本文仅从身体健康层面谈论,看胖子和瘦子谁能胜出。
狭义的身体健康指:身体的器官和组织,具有高效的功能和代谢水平;同时机体可以免于疾病,受伤和疼痛的状态。
多伦多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000名平均年龄16岁的肥胖人士进行研究,6000人中既有男生也有女生。研究从药物和身体测试方面,将这组肥胖人群与正常体重人群进行对比。结果是那些超重的人在健康程度上比那些反复减肥反复反弹经常改变体重的人更高。
美国专业期刊《应用医学,营养,代谢》也表明,在各项指标的对比测试中,并不能证明,瘦人的健康程度优于胖人。比如那些规律饮食规律运动但依然超重的人,其健康程度优于那些吸烟、放浪生活的瘦人。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体重指数(BMI)并不能完全从健康角度判断一个人是否应该减肥,医生应该从整体指标判断对方减肥与否。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轻微偏重者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还要高。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多余的脂肪可以为疾病及伤痛储集能量,使患者更容易康复。
据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的报道,体重指数(BMI)25到30的微胖者,其死亡的机率比正常体重者低。而体重指数大于35的超重者,其死亡风险又会比正常体重者显着增高。
胖人和瘦人的健康程度进行比较是有条件的,比如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年龄条件,气候条件等。
比如在政治动荡,战乱与饥荒年份,胖人有更大的机率度过艰苦岁月得以存活。同时胖人对急性外源性疾病及外伤的康复愈合能力略显优势。但是在食物充足的和平年代,胖人在中年后高发的各种慢性疾病会使其健康状况不如瘦人,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类,胖人发病率均高于瘦人。
年龄因素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出生时,婴儿要保持一定体重,尤其在3岁以前,能否得以存活的重要条件就是婴儿的体重。3岁前的幼儿,大体重与健康状况正相关。这和民间所称赞的“大胖小子”习俗,保持一致。随着年龄的推移,青春期肥胖也不会造成很多不利健康影响。大体重的真正麻烦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因为慢性病、关节炎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更多困扰胖人。
气候条件上,在寒冷地区,胖人的耐寒能力使其更容易生产生活。而在热带地区,胖人会比较痛苦。
为了提高个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保持正态分布的中间状态会更好。即:适度控制体重,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保持运动习惯,有一定肌肉含量,保持体重指数在18至30之间。
总之,胖瘦各有别,人类因为多元才精彩,没必要以一个标准作为衡量。健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就连用身体健康指标为判别标准,胖瘦优劣尚无定论;何况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