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可耻!其实从商代起中国古代战车就一直领先

一直以来,在一些网络文章中中,商代战车是一种笨重且不实用的军事武器,是中国的落后科技与封闭环境的完美写照——毕竟中国不如中东环地中海区域那样文明众多,交流密切,战争频繁,武器装备落后个几百年似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事情果真如此吗?

其实,对商代战车实用性最大的质疑来自于一部分人的一个臆测:“商代战车的车舆(即车箱)非常低,只有40厘米左右的高度,战车手立姿驾驶时护栏只到膝盖,很难舒服的进行战斗,只能跪坐”。

▲传统复原中的商代战车

但这其实是对中外史料的不了解导致的,先不论在商代晚期的车马坑中已经出现了方便立乘的扶手——“车轼”。单论车舆高度,在被认为“能够进行车战”的西周,车舆的高度普遍也只有30-40厘米。在出土了柄长超过4米的超长车战长矛的宝鸡弓鱼国墓地,战车车舆一般也只有30厘米出头。甚至到了战国后期,河南淮阳出土的楚王用战车,尽管整个车体都包裹了厚重的青铜甲板,但车舆的高度竟然也只有34.5厘米,还远不及殷墟梅园庄的商代战车的55厘米高的车舆。如果说倘若商代战车很难投入实战,那么恐怕两周很多实用战车也要被打上“不能实战”的烙印了。

更何况在国外资料中,文物中车舆低矮甚至近乎没有车舆的希腊与不列颠战车,一样可以让战车手轻松的立乘驾驶。

▲古希腊车辆,车舆极其低矮

不列颠战车,更是在《高卢战记》里以机动灵活的形象出现。根据史料记载,不列颠战车手“在战斗中便表现得跟骑兵一样的灵活,步兵一样的坚定。由于日常的应用和演习,他们的技术变得十分纯熟,即使从极陡的斜坡上冲下来,也可以把全速奔驰的马突然控制住,使它在一瞬间停止或打转。他们又能在车边上奔跑,或直立在车轭上,甚至在车子飞奔时,也能从那边一跃上车”,并没有任何因缺乏高大的车舆而导致不能作战的迹象。

▲国外复原的不列颠战车,近乎没有车舆,但是并不影响车手直立作战

由此可见,商代战车看似低矮的车舆并不影响商代武士利用战车进行作战,而足以解放双手的挂缰钩“弓形器”首先也被发现在殷墟车马坑。随后传播到北方草原甚至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且殷墟出土的一系列战车上均装备了弓箭、戈、短刀等武器,更无疑加强了这种观点的可信度。

也许又有人会提出来,商代的战车缺乏3米以上的长矛长戟等武器,很难完成“车错毂兮短兵接”的冲击车战,只能当成徒步武士的运输工具或者单纯的弓箭战车,是落后于时代的体现。但是,尽管商代没有像西周弓鱼国墓那样出土长度在4米长矛,但是使用弓箭作战也并非落后于时代的体现!因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近东环地中海文明圈也没有出土任何使用此类大型长矛类武器的战车。

▲迈锡尼战车原物,并没有装备长矛的证据

比如在著名的卡迭石之战中,无论是赫梯还是埃及都没有使用长柄武器的冲击战车。埃及自不用谈,一直以轻装弓箭战车的形象出现。赫梯战车一度被认为是战马披甲的冲击战车,但出土文物和国外专家分析结果表示,赫梯战车乘马披甲的实物直到公元前八世纪中叶的已经城邦化的新赫梯王国才出现,而卡迭石之战中的赫梯战车并无任何战马披甲的记载或实物。

▲最早的赫梯装甲战车马实物,出土于公元前750年左右

不仅仅赫梯战车马不披甲,关于赫梯战车主要使用长矛的记载也是非常的不可。首先出土文物上的赫梯矛非常的短小,并不像能够进行车战的武器,而且近年来西方新的研究例如LITTAUER和CROUWEL所著的《WHEELED VEHICLES ANDRIDDEN ANIMALSIN THE ANCIENT NEAR EAST》一书也论述,赫梯战车手使用的短矛很难在高速冲击的战车上使用,而更像是单纯的自卫武器。甚至更进一步,所谓的战车矛手只是“被运输到战场的徒步武士”,并不参与战车之间的对决。

▲所谓的赫梯三人战车可能只是运输车

反应卡迭石之战的埃及壁画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论据。在卡迭石之战中,赫梯的“三人冲击战车”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都是两人战车。可见赫梯的战车在实战中并不会作为冲击战车使用,而是和埃及人一样,使用弓箭或者标枪作战。

▲卡迭石之战的埃及壁画拓本

所以说,赫梯战车仍然处于弓箭战车+运输车的范畴,和当时流行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殷商在内的战车毫无区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实际上,环地中海地区主流强国将重型的冲击战车(heavywar chariot)投入军队的时间可能要等到公元前八世纪中期偏晚。亚述人平定撒玛利亚人的叛乱之后,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代。在此之前,包括军事上卓有建树的亚述帝国的战车部队,依旧是把战车主要看成执行投射任务的火力平台,所携带的矛与战斧只是在低速行驶,甚至战车手落地时的防身武器,和殷商战车普遍装备的戈、长刀和兽首短刀功能类似。冲击坚实的步兵阵列和与其他的战车进行近距离肉搏作战,对于这些西方战车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亚述战车都只是弓箭手的载具

可见,西方环地中海区域文明的战车,绝大部分都与商代战车处于一个类似的水平面上,而从代表车轮坚实程度的车轮辐条数量等方面,商代战车可能还占据一些优势。毕竟直到萨尔贡大帝的军事改革前,西亚战车辐条数长时间摇摆在六根到十根的水平,之后才勉强稳定到八根辐条以上,而商代战车车轮鲜有十八根以下的辐条数,这同样是一个技术优势的体现。从这些方面来看,一些人对于商代战车的落后孱弱之印象,恐怕与中外考古文物并不契合。

▲真正的赫梯实用战车,和商与埃及一样主要使用弓箭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魔蛸菲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