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生活和既有的荣誉后,很少人能有放弃一切、重头再来的勇气,因为要面对的是漫漫前路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一个多世纪前,阿尔伯特·史怀哲偏偏做出了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在30岁时,这位25岁便获得了哲学博士和神学博士学位的天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决定去非洲行医。他从头学起,经过八年的医学训练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近不惑时携妻前往位于非洲中部的奥果韦河流域,此后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非洲丛林中救助病人,直到以90岁的高龄离世。
史怀哲是真正的圣人,他将人道主义使命视为己任,有着崇高的理想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理想付诸实践。他的思想走得太快太远,他的灵魂的高度让人难以企及,使得同时代甚至今天的人都跟不上他的步伐。那么在当时,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为那些肤色不同、文化迥异的群体进行医疗救助的?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非洲丛林里工作生活的?
史怀哲将初到非洲奥果韦河流域的时光记录下来,便有了《行走在非洲丛林》这本书。这本书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的非洲,更理解他的决定。全书以札记的形式,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初到法属赤道非洲四年半的经历、见闻和感受。看似游记的一本书,实则是一部民族志,史怀哲在这个意义上不再仅仅是医生,更是一个人类学者,通过深描的方式讲述非洲的生活。
史怀哲将与欧洲人有着不同世界观的黑人称作“自然之子”。就是这群自然之子让他牵挂、担忧、无奈、反思和感动。他们不懂责任,却有着坚不可摧的正义感,懒惰又缺乏节约观念,常常挥霍无度,将辛苦赚来的钱全都换作了了烟和烈酒。自然之子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也在面对新的挑战:白人的殖民统治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基督教和拜物教同时被信仰,现代医学冲击着古老的观念。
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史怀哲建起丛林诊所,开始行医生涯。人手不足使修建诊所困难重重,一战带来的物资和药品紧缺也使他困扰,还有热带丛林中无处不在的危险:河马、舌蝇、迁徙蚁,甚至是太阳,都能夺人性命,各种疾病也在丛林中蔓延,包括昏睡病、麻风病、疟疾、痢疾以及最常见的感冒。这些无疑都给史怀哲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但他很少诉说身处异国他乡的艰辛,那些命悬一线的经历也只是淡淡地叙述,除了使人觉得有趣,掀不起别的波澜。他就像非洲丛林里的树和藤蔓,把根深深地扎进河水中,不惧怕风吹雨打,甚至让“伐木者”也有几分无奈。他坚持友好与威信并重,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竭尽所能救助每个病人,成为卡罗拉族人眼中的“欧冈伽”(即“神灵”)。
除去平实地记述生活与工作中的点滴,在史怀哲的文字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感恩”:对栽树的第一代传教士、慷慨出资的欧洲人、大自然展现的壮丽、丛林里的孤独以及上天恩赐给自己治病救人的能力的感激。在广阔的天地中、孤独的丛林里,人类才会更清醒地意识到“自然是万能的,而人类什么都不是”。这样的思考与感触让史怀哲对自然与生命有着更深的敬畏之情,也催生出他敬畏一切生命的伦理学。对于史怀哲来说,他所做的这些不是慈善而是救赎,是出于人类的良知和最大的悲悯,是遵从他的生命伦理。正像他在书中所言:“在遥远星空下为医治病人而努力,这是我毕生的任务,这不仅是出于耶稣和宗教的仁爱和慈悲,也是出于我们最基本的思想和信念。”
奥果韦河依然流淌,兰巴雷内早就变了模样,史怀哲带着对生命的感恩与敬畏离开了世界,却让奉献和博爱长存。无数的志愿者去他工作过的地方朝圣,也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帮助他人的事业中。但红尘中的你我,能像史怀哲及其追随者一样放下牵绊的人太少,那么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史怀哲,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行走在非洲丛林》,阿尔伯特·史怀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5月,35.00元
书评作者:铁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