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1980年 云贵地区出现日全食

1980年2月16日,我国西南云贵地区出现了日全食。在这一现象发生时,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大规模的日全食多学科综合观测队进行观测,获得了日食单色相、太阳日冕像、日珥、贝利珠白光像等资料,同时还进行了日全食时生物反应、仿古天文观测等工作。之后在1997年3月9日的漠河,2008年8月1日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亦发生了日全食现象。

日食是太阳面被月球面遮掩逐渐变暗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是月球、地球在运行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太阳、月球与地球三点成一条直线时,地球上观测到的被月球遮住太阳的部分就是日食点。当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都遮住了太阳时就发生了日食现象。

然而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会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不可能在其他时间发生,因为此时月球运行的轨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当然也不是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时,日食才可能发生。

一般来说,发生日全食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7分31秒,日环食的最长时间则是12分24秒。日全食发生过程可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在观测日食时要注意只有在从食既开始到生光这个阶段,人们才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因为这是月亮完全遮住整个太阳的阶段,太阳光不是很刺眼。但特别要注意的是食既之前和生光之后,一定不能裸眼看,若不采取安全措施,视网膜就可能会发生损伤。”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张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