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边将家丁制:饮鸩止渴的高战斗力机动部队

自明孝宗废除开中法之后,北方边境的军粮储备受到了灾难性的破坏,边军战斗力大为降低。入侵的蒙古人又加剧了屯田的荒废,并在屡屡得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要用比之前更少的物质和人员下抵御比之前更加强大的敌人,所以嘉靖年间的北方边军针对蒙古的入侵模式,对军队结构进行了重组。当时蒙古是先集中兵力突破边墙,然后在破边之后,以高机动性的千人级骑兵队伍四处分散劫掠。

鉴于蒙古人的物资和人员相较中原王朝远为匮乏,无法保证每股骑兵队所有人员的装备和战斗力,因此这些四下劫掠的千人骑兵队伍里,有相当多的毫无装甲和优质兵器的人员。也就是说,蒙古人的这些骑兵队,是以少数精锐骑兵,带领多数武装牧民的模式来构建的。而部落贫弱的生产力和人口数量,导致蒙古很难承受一次性大量损失精锐骑兵。

所以以当时蒙古人的作战模式来说,勇猛有余而韧性不足,难以进行大规模决战以及消耗战。有鉴于此,嘉靖年间的北方将领针对蒙古人精锐不足的弱点,组建了一只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弓马娴熟、高机动性和高战斗力的机动部队,以压制蒙古人各骑兵队的精锐前锋部分,从而在此基础上消灭整个入侵队伍,或迫使对方因无法承受人员损失而撤离。为方便调遣和随时出战,这只部队只能是围绕在将领周围的亲兵近随,即家丁。

有得必有失,将领在将有限的资源大量倾斜给亲随家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侵害了一般士兵的利益,从而导致部队主力的正兵战斗力的进一步恶化。这种亲随模式下的架构,又会使得家丁和将领之间,形成一个带有排他性质利益结合体。这样就使得不同体系下的将领家丁团之间,难以有良好的配合和顺畅的指挥。同时,这类高福利的家丁团队必然是一个人员数量较少的团队,所以即使简单的手势和口号,即可将命令传达到整个作战集团。这样大型阵战下的旗鼓军号等指挥工具,自然就毫无用武之地,从而使得整个军队在整体上的作战能力更为降低。

诚然,家丁这种有相当针对性的战斗模式,挽救了当时明朝千疮百孔的北方边防,但是这样军队架构毕竟是不正常的。虽说救一时之急,谈不上是饮鸩止渴,然而解渴的也绝非甘甜泉水。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