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绽放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清新温柔的感觉,小小的花苞一簇簇开放,有缤纷的色彩却并不夺目。不卑不亢,随和活泼,既不绚烂也不平凡。球茎种下去,可水培、可园植、可盆栽,无需过多的打理,只要算好时间,总能应时开放。风信子随遇而安的性格和娇俏可人的外表,让它受到了许多爱花者的喜爱和追捧。
(图片来自作者)
风信子是风信子科风信子属的草本植物,风信子属过去被划入百合科,现在已经被提升为独立的风信子科Hyacinthaceae,而且风信子科也从原来的百合目改到新成立的天门冬目Asparagales中。
(如图所示,风信子科从原来的百合目Liliflorae划入到新成立的天门冬目Asparagales中,图片来自作者)
风信子作为一种常见花卉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色彩,虽说它的名字总让人联想起什么广成子、赤松子、镇元子一类的道家神仙人物,不过它的确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来户。风信子在中国没有分布,其原产东南欧北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在15世纪就作为宫庭花卉栽植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王宫里,然后逐渐传入中南欧,16世纪被引种到西欧。
在今天,风信子属被植物学界认为有三个原生物种,而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园艺栽培的风信子都是由原种Hyacinthus orientalis发展而来。欧洲最早记述风信子的文字资料是在16世纪,1596年英国已将风信子用于庭园栽培。
风信子的花色最早以蓝色为主,在人类不懈的培育下,18世纪初开始出现粉红色与红色品种,18世纪中期出现了黄色品种,甚至还有重瓣品种的出现。在18世纪末时,风信子在欧洲已经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商品花卉。
(风信子原种开着稀稀落落蓝色的小花,图片来自作者)
大概在19世纪中叶,风信子自欧洲传入日本,当时根据英文名称hyacinth的音译,在日本汉文书写为“飞信子”。风信子传入到中国已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事,从日文“飞信子”变为了更为雅致的中文名“风信子”。留学日本的园艺植物学者章君瑜,在1933年出版的《花卉园艺》中,对风信子进行了正式文字介绍。
风信子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有膜质外皮。叶4枚~8枚,狭披针形,肉质,上有凹沟,绿色有光泽。花茎肉质,略高于叶,总状花序顶生,花5朵~20朵,横向或下倾,漏斗形,花被筒长、基部膨大,裂片长圆形、反卷,花有紫、白、红、黄、粉、蓝等色,还有重瓣、大花、早花和多倍体等品种。
(风信子,图片来自作者)
全世界风信子的园艺品种约有130多个,主要分为“荷兰系”Hyacintlms Orientalis和“罗马系”Hyacinthus orientalis var. albulus两类。前者绝大多数每株只长1支花葶,体势粗壮,花朵较大。而后者则多是变异的杂种,每株能着生二三支花葶,体势幼弱,花朵较细。大多数消费者喜购荷兰风信子,“荷兰系”也是国内市场上最常见到的风信子品种。
商品化的风信子花卉通过种球繁殖,在花卉市场上我们见到和购买的都是风信子的种球。在选购种球时,要注意挑选皮色鲜明、质地结实,没有病斑和虫口的为好。至于花的色彩和品种最好向经营者询问清楚后才好购买。
在花卉市场上选购的风信子种球,植物学上称为鳞茎,风信子的鳞茎是由叶片的叶鞘部分,积累大量养分后肥大而组成的,组成鳞茎的叶鞘称为鳞片,由于其形态肥厚也称肉质鳞片。鳞片大多呈半周或2/3周状着生在短缩茎上,并按互生叶序2/5公式排列,鳞片层层裹合,形成球形鳞茎。
鳞茎的顶芽长在中心顶部,可发育为植物地上部分。侧芽长在各鳞片状叶子的叶腋内,称为子鳞茎,而子鳞茎又可以发育成长为新的鳞茎。虽然消费者买回家中的种球感觉上从栽植到养到它开花极为容易,其实商品化的风信子鳞茎的生长周期很长,从鳞茎发育、子球形成、商品球生产里都有大量的技术,种球繁殖困难。我国风信子的种球来源,虽然已能自产,但仍然还是需要依靠荷兰进口。
风信子的鳞茎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风信子的鳞茎的特点让它能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条件,这也是风信子最早的野生祖先的生长环境。由于植物鳞茎的养分丰富,不必种在泥土,只要有些水分就能生长,这也是许多人将风信子水培的原因。同时,鳞茎能够发育出茎、叶、花及属于不定根的根,植物从鳞茎发育,比从种子发育生长更快。
(水培风信子,图片来自作者)
虽然一年四季可种,但风信子鳞茎大量上市大约在深秋初冬之时。有经验的花友会对购回的种球一点点小刺激,那就是把它们关进冰箱5度-8度左右的环境里冻上一个月的时间。
到了春天,种植时只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不用太过上心,时间到了自然会让它们一朵朵花开枝头。这个过程叫春化,即植物通过低温的作用实现从营养生长期到生殖生长期的转化。
风信子被这么刺激了一下,春化充分,自然开花就开得更好。如果没有经过春化,或春化不充分,风信子也能开花,但可能花序不能充分伸展,被夹在叶片开花,这花开得委屈,这就是“夹箭”的现象了。
(图为“夹箭”现象,图片来自作者)
爱花人特别提示:
风信子的花形优美,开花时还伴随着一阵阵浓浓的幽香让人陶醉,这种气味来自于植物花朵中的多种芳香醇物质,比如具有淡雅细腻玫瑰气味的β-苯乙醇自然化合物。芳香醇物质也同样存在于许多植物(如含笑、黄兰、水仙、百合、茉莉花等)中。如果对于花香过敏的人来说,居室内最好不要摆放这类芳香浓郁的花卉植物。
风信子含有多种生物碱,鳞茎中的含量最高。如果误食,可能会引起人体中毒和不适,此外还会引起一些人过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食用,家中有小孩子的更要多加注意避免因贪玩误食中毒。处理风信子的鳞茎种球时,种球内包含有草酸,可能会导致轻微的皮肤过敏引起瘙痒,因此最好带上橡胶的防护手套。
当我们购回家中的风信子球茎在开花后,如果种球保存得好,到第二年再种将有希望再度开花,但即使可能成活,其植株也会变得矮小,花葶亦趋于萎缩,花量也变得极为稀少,所以风信子通常都作一次性的商品花卉,花后丢弃。
但永远有一些不屈不挠的爱花人,将花后的种球继续保存和再次栽植,当来年又开出和第一年不成比例的稀疏花朵时,视若珍宝,一年过去,忆不完春秋逝去百花残,风信子安好便是晴天。
(图中的风信子坚挺活过了第三年依然顽强的开出了花,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孙海,植物科普作者、《花卉》杂志社编委,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编辑:姚迪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jial@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