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车主都听过“热车”这个词。行车过程中所谓的“热车”,又叫“暖机”,意思是让车子暖暖身子再上路。一般来说,早上开车出门前需要热热车;或长时间未用车后,再启动时要热热车。
而日常驾驶中,大部分车主都是发动车子以后原地怠速热车,等个三五分钟再上路,认为这样对车最有益。但实际上呢?您确定这是正确的热车方法吗? 疆哥很遗憾地告诉你,不是。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引擎机件部分的磨损,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在冷车发动后三分钟内造成的。
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调查结果,众多车主们有没有“心在滴血”?其实,很多车就因为不正确的热车方法而“伤痕累累”。所以,今天疆哥想跟大家聊聊“热车”。也许平常大家耳熟能详的“热车”,还是有一定误解的。
为什么要热车?
大家每每“热车”时,有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热车?不热车会怎样?面对这个问题,疆哥认为,热车的理由有三个:
一、在久未用车(如隔夜)后发动引擎,其时引擎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一段时间,才会因机油泵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二,引擎在未达工作温度之前(大约在摄氏90-110度之间),其供油系统因温度尚低,均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在汽油尚未气化而呈"湿湿"的液状时,是不容易燃烧而发动引擎的。否则因油气混合比过高,不但浪费汽油,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烧不完全会冒黑烟。
三、是变速箱变速齿轮的润滑,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变速箱齿轮油与引擎机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车时齿轮油都流到变速箱下半部。其解决之道也不是原地热车即可解决的。因为变速箱并没有齿轮油泵,原地热车只有引擎在动,其余部分都没在动,只有等到实际上路后,慢慢行驶了一段时间才能改善此一状况。
所以,简单来说,热车的目的主要就是两个:一是为了改善发动机的燃烧,二是为了减轻汽车机械上的磨损。
那么,问题来了,大部分车主的原地热车,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功还是过?
l原地热车,大错特错!
是时候给大家泼泼冷水了!原地热车,大错特错!
一、怠速热车超慢!怠速,发动机工作负荷最小,发热也最少。通过怠速产生的热量来升温,当然最慢啦。所以车子开起来,反而热得更快。
二、积碳多!怠速,发动机的转速最低,气流最慢,因此更容易附着积碳。另外,发动机有温度管理,也知道自己很冷,所以怠速时为了尽快“热身”,电脑会命令多喷燃料。加上发动机温度过低,积碳生成得更迅速。
三、怠速时发动机控制更粗糙!怠速工况的管理向来就是发动机控制的一个难点,因为负荷很小,很多参数都处于“微量”区间,数据相对精度较低,很考验电控精度。打个比方,一把20cm的尺子,测量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物体是合适的,但要测一个硬币的厚度,精度就只能勉强对付了。总之,从控制精细度上考虑,应该尽早让发动机进入中高负荷工况。
四、不环保!虽然汽车尾气不是雾霾的元凶,但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以排放测试的数据说话,80%左右的排放污染物是冷车启动后的1分钟内产生的,一方面原因是冷车需要多喷油,另一方面三元催化温度也没上来,所以冷车怠速的排放污染很离谱。如果冬天靠原地怠速来热车,耗时漫长,对环境的损害就不忍心说了。要是碰巧开个外循环,废气还可能吸入车内哦。
既然原地热车有着这么严重危害,那么正确的热车方法是什么呢?时代在向前发展,热车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原地热车几分钟这个方法放在十年前就是对的,放到现在就是错了。
如何热车?
聊到最后,相信大部分疆粉会问,那到底怎么热车才是对的?
疆哥认为,对于现在的车子,是既要在原地热车,又要温柔的行驶。
第一,什么时机可以行驶呢?、
启动车子后,发动机怠速会比较高,超过1500转也是正常的;大概过个十几秒,怠速指针会比较快地下滑,当下滑到1000来转时,下滑的速度开始变慢,这时候就挂挡起步吧。也就是说,原地热车十几秒就够了。
第二,按什么节奏行驶呢?
发动机转速以不超过2000转为宜,1500转上下就够了,就是不要走太猛,温柔地行驶。
第三,走多长时间呢?
有水温表的等水温升到正常值,没水温表的等水温低的的指示灯熄灭了,就可以适当加速奔跑,跑个一两分钟,就可以解除封印,进入自由奔跑模式了。
对于热车方法,疆哥帮大家总结三句话:冷启动热车有必要,原地热车要控制,水温不动别快跑。
小结:
热车,其实是每个车主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可关键是,不是每个车主都是正确完成!希望通过疆哥上面的抛砖引玉,让大家在日常行车中对“热车”这一细节给予关注。要知道,如果用自以为正确的做法去摧残自己的爱车,说着说着眼泪就会流下来!希望疆哥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