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6岁华诞,借此机会,日报君为大家奉上历届国庆节的珍贵照片,一起回顾祖国66年来的成长印记。
(提醒:前方超多图,建议您在WiFiI环境下浏览)
1949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下午3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1950年10月1日,建国一周年国庆阅兵,受阅部队共24209人。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8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78辆,军马2899匹,飞机28架。同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开始。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同年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1951年
1951年10月1日,高举“建国第二年主要成就”的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同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2年
1952年10月1日,庆祝国庆节少年儿童队列通过天安门广场。同年,教育部发出指示,提出将全国私立中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1953年
1953年10月1日,40余万首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庆拿着领袖头像与标语举行庆祝活动。同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
1954年
1954年10月1日,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同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这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啊,所以宪法颁布的事情出现在国庆游行队伍中便很正常了。
1955年
1955年10月1日,高举“为社会主义奋斗”标语的国庆群众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同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1956年
1956年10月1日,庆祝国庆工人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同年,全国大城市及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公私合营。
1957年
这一年“反右运动”开始,这是共和国成立后发起的第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当年国庆游行中突出了此主题。
1958年
1958年国庆节,游行队伍的前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队伍里有坚决要拿下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钢铁工人;还有机械工人、纺织工人、郊区已经公社化的农民、各机关的干部、大中学校的学生的队伍,还有手工业合作社的社员、工商业者、市民和宗教界的队伍。人们欢呼这“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浮夸风开始盛行了。
1959年
1959年10月1日,建国10周年,北京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国庆阅兵仪式规模比以往都大,相当隆重,连赫鲁晓夫都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1960年
到这一年,由于“左”的方针,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毛泽东甚至做出了“带头不吃肉”的决定。在这种形势下,国庆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通知,决定改革一年比一年隆重的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所以,这年的国庆节天安门第一次不见阅兵式,一直到1983年才恢复。
1961年
这一年的国庆节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成为流行语。
1962年
1962年国庆节,没有阅兵,群众游行一如既往。此时三年自然灾害尚未完全过去,但参加游行的群众仍然精神抖擞。游行队伍中抬着毛泽东像,此时的毛像与以后的像有明显区别,显得年轻一些,这也是当年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标准像”。
1963年
这一年,共和国中国影响最大的青年偶像雷锋出现了。在当年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出现了毛泽东号召的——“向雷锋同志学”宣传画。由于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一天的《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标题是《奋发图强,勤俭建国》。
1964年
这一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瞩目。又是共和国成立15周年,所以这年的国庆节也很隆重,来自全国各地的模范、解放军代表等都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兴致很高。图为烟火晚会。
1965年
这一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还游了长江。但毛与刘少奇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但在国庆节这天,毛泽东很高兴,还是与刘少奇、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等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但从照片上看出毛、刘之间有了距离,隔了一个西哈努克。
1966年
这是文革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政治运动色彩更明显。当天共有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外地和首都革命师生等组成一百五十万人组成的游行大军,分成一百四十路纵队,连绵数十里,场面极为壮观。当时,“毛泽东语录”已成了中国人民的圣经,所以,队伍中人手一本“红宝书“,这在以后几年的国庆节活动中,手拿“红宝书”是必不可少的。
1967年
这一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依然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参加旅游的红卫兵发现,挂在天安门城楼门上的“毛主席像”变了。这張照片成为以后公开出版物、张贴画上出现的毛泽东的标准像,这个标准像一直挂到现在也未变过。
1968年
这一年,毛泽东作出了他一生中的又一重大决定——“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从此,“知青”和“上山下乡”两个名词出现了,影响了那一代中国青年的命运,许多青年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了!国庆庆这天,天安门前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活动,此时的毛泽东已完全被神化了,人群出现了毛的巨大塑像。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是——“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这类大标语不只出现在国庆的旅游队伍中,也在其他时间的群众活动中出现。
1969年
共和国成立20周年的大喜日子,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天安门前的庆祝活动也往年隆重。这一年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特别紧张,中国在这一年还进行了两次秘密核试验,虽然国际形势不利,但国内形势很好,走过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口号是——“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是当年的政治流行语。
1970年
这一年的国庆节,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当时毛对斯诺聊得很开心,说了很多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面,向美国人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毛泽东当时对斯诺说了什么?大家都在猜。一直到1971年4月30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表斯诺的文章,毛泽东说的话才曝光。毛对斯诺说:“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无论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还是以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欢迎。”果然,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开始他对中国的访问,中美大门大开了。
1971年
最冷清的一个国庆节。这一年的9月13日,林彪叛逃,最后摔死在外蒙古。林彪叛逃对毛泽东刺激很大,身体健康状况日渐下滑,各种病症开始显现。这年的国庆节,毛泽东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并临时决定取消当天天安门前的庆祝集会和游行以及晚上的焰火晚会。
1972年
这一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布置得相当漂亮,从前门棋盘街至人民英雄纪念碑旁18个花坪里,摆放了2万多株鲜花。国庆之后却出现了很丢面子的事情:这些花全遭北京市民哄抢,全让挖走了,时间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周恩来接报后十分生气,在一国首都竟然出现了这种事情,不可想象……
1973年
这一年中美紧闭的大门打开,国内也出现了新气象。邓小平在这一年的3月10日复出,毛泽东决定恢复他的职务,所以在这一年国庆节参加游园的国家领导人当中,出现了邓小平的身影。几天后的10月4日,毛泽东提议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1974年
这一年的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五十万群众一起游园联欢,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等都出现了,惟独毛泽东没有参加。此时的华国锋已坐在观礼前排重要位置了。
1975年
国庆前夕,邓小平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以周恩来总理名义举行盛大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六周年。出席招待会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李先念、郭沫若、徐向前、聂荣臻等。10月1日,在北京六大公园举行联欢游园庆祝活动。
1976年
共和国在沉闷的空气中度过自己的第二十七个生日。唯一的庆祝国庆的仪式,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大厅里,举行了“首都工农兵学商群众代表国庆座谈会”。10月6日粉碎“四人帮”。
1977年
这一年,对于共和国60年的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1977年12月,我国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570万名年龄介于13岁到37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录取人数为27万,录取率4.7%。
1978年
这一年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行了拨乱反正,并且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9年
“逢五一小庆,逢十一大庆”,这是历年来国庆庆典的惯例。但是在1979年建国30周年的日子,国家既没有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也没有组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活动。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只有游人在倘佯。作为对共和国30年的庆贺,党中央只于9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个招待会。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可谓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在作出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的重大决定之后,还有比国庆庆典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发展经济。
1984年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祝日,邓小平乘坐敞篷车检阅三军。
参加国庆游行的学生队伍展示“小平您好”条幅,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果的喜悦之情。同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6年
这一年,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从这年开始,每年都会围绕当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进行设计布置广场中心主题大型花坛供人们观赏。
1986年的国庆,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摆花。共用花10万盆,广场中央建起直径60米,高3米的以大松柏为主景的大花坛。6个巨大的花瓣开花坛由中心向外辐射,每个花瓣长25米,宽11米,花心用50多盆龙柏球组成。
1992年
天安门广场由17万盆鲜花摆成的15组大型花坛。其直径为60米的广场中心花坛,中间是由324个喷头组成的喷泉。这是首次使用喷泉构建花坛。
1994年
建国45周年的国庆节,天安门给举行了盛大的国庆焰火联欢晚会。
天安门广场共布置大型花坛8组。占地1万平方米,为广场总面积的13%。花坛以“团结奋进,振兴中华”为主题,摆花25万盆。创历年花坛高度、坚固度、难度、体量之最。中心喷泉花坛直径60米,各种喷头2300个,水下彩灯222盏,主喷高度30米,水面直径40米。
1996年
整个广场布置大型花坛8组,“欣欣向荣”中心花坛北侧有两组“普天同庆”“喜迎回归”花坛,为高8米、直径3.8米的六边形巨型宫灯,轴心是香港回归的画卷,预示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
1999年
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同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成功发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
2001年
天安门广场花坛采用“一大四小”的传统布局形式,突出“万众一心”主题喷泉花坛,气势壮观。中心花坛直径72米,中心水池直径30米,喷泉水柱最高达18米,寓意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盛会充满信心。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2014年
天安门广场中心大型花坛名为“祝福祖国”,花坛直径50米,花篮最宽处15米,顶高15米。中心大型花坛以花篮为主景,篮中插有牡丹、玉兰、芙蓉、月季等花材,平面部分由如意图案的花卉组成,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幸福,花篮篮体表面嵌有中国结图案和中国梦文字,透露出浓浓的中国风,突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