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报道说在我国发现了蜂鸟鹰蛾的踪迹,还有不少网友拍到了它的照片,据说这种昆虫外观像极了蜂鸟,还能发出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可实际上却是蛾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四不像”呢?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不同门类的动物中,外形与多种物种相似的四不像物种呢?
最近我也看到了不少关于蜂鸟鹰蛾(Hummingbird hawk-moth)的报道,大家突然对这种奇妙的蛾子报以兴趣,这是好事。蜂鸟鹰蛾像鸟、像蜂、像蝶、像蛾,被称为昆虫界的“四不像”,但它并不是今年才被发现的,也不是今年才出现在我国的。在1758年,也就是生物分类学刚刚奠基的时候,它就被生物学家林奈描述了,并且给予了学名“Sphinx stellatarum”,后来变更为“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中文学名是小豆长喙天蛾,因此,蜂鸟鹰蛾是个很早就被人知晓的物种。蜂鸟鹰蛾的分布范围横跨整个欧亚大陆,一直达到非洲北部,是个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
蜂鸟鹰蛾一般在白天活动,吸食花蜜,它们的飞行能力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能够悬停在花朵上空,我小的时候也一度将它们当成了蜂鸟,只是后来捡到了它的尸体以后才知道这家伙原来是六条腿的昆虫……
不过,我也并不确定网友们见到的都是蜂鸟鹰蛾,因为,在我国,还有另一种和它极为相似的昆虫——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咖啡透翅天蛾在我国南方省份极为常见,和蜂鸟鹰蛾的外观、习性都很类似。顾名思义,透翅天蛾的翅膀很不像蛾子,而是像蜜蜂的翅膀一样是透明的,从这一点上看,它很容易和蜂鸟鹰蛾区分。但是如果在飞行过程中,两者的区分难度就很大了。
其实,像这种带有不少别的动物特征的家伙,在动物界并不少见,比如在昆虫中的Euspinolia militaris。它还没有正式的中文学名,这个几毫米长的家伙因为长相有几分熊猫样,所以被俗称为“熊猫蚁”,但实际上它连蚂蚁都不是……它属于一类长相颇似蚂蚁的独居性蜂类——蚁蜂。别看它圆滚滚毛茸茸的萌呆样,这货和大熊猫真有一比,都不好惹,它的尾刺带有毒液,非常厉害,蜇人也是很疼的。这种昆虫发现于1938年,但是目前所知仍然不多,而且由于雄性和雌性相差太多,往往被当成两个不同的物种。雄性有翅膀,而且体型要比雌性大上不少,成年的熊猫蚁以花蜜为食,幼体很可能是肉食性的,以其它土栖昆虫的幼体为食。
当然,名气最大的“四不像”非麋鹿莫属,这种在中国一度灭绝的动物,其角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是麋鹿只是名气大而已,就在它的亲戚里,“四不像”甚至“六不像”都多得是。给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被称为“林海之船”是北极地区人们最熟悉的驯养动物之一,也是我国鄂温克族重要的牲畜,它就以马头、鹿角、驴尾、牛蹄也被称为“四不像”。还有鹿中个头最大的驼鹿,则是以“马头、驴耳、鹿身、牛蹄”也跻身“四不像”之列……在我国的秦岭等地,还生活着一种“六不像”,叫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在名字上,它经常被和非洲大草原上壮观迁徙的牛羚(Connochaetes,也就是角马)弄混,甚至一些研究人员偶尔也会犯这个错误。羚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扭角羚,非常壮实,它庞大隆起的背脊像棕熊,两条倾斜的后腿像非洲的斑鬣狗,四肢短粗像家牛,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尾像山羊,两只角长得像角马……
我无意忽略“五不像”的称号,动物园里看起来超级像大黑猪的貘就是……人们说它鼻似象,耳似犀,尾似牛,足似虎,躯似熊……我可以再加点猛料,有一种叫“狓(Okapia johnstoni)”的“怪兽”,您可以自行找亮点及吐槽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真的不是PS的,它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和长颈鹿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
实际上,要寻找一些动物和另一些动物的相似点,往往是很容易的,尽管它们之间可能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甚至在生物分类上相去甚远,这都不妨碍??狓和斑马都进化出黑白相间的体色,因为这种色彩变化有利于它们在斑驳的草原或丛林中隐藏自己,老虎不是也进化出了类似的黑色条纹吗?只不过底色有点区别而已。白蚁和蚂蚁,前者起源自蟑螂家族,后者起源自蜂类,最后不是都选择了类似的社会结构吗?除了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会保留祖先的共同特征外,类似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也会塑造一些相近的特征——在特定的环境或行为下,不同的生物完全有可能各自独立地摸索出类似的解决方案,毕竟可以选择最佳适应方案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不管鱼类、鲸、海豹、企鹅、亦或是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鱼龙都选择了相近体态的原因。这,在自然选择理论中被称为“趋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