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所主持的,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第一台64位超级小型计算机在沈阳通过了电子工业部主持的技术鉴定。这一超级小型计算机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
超级小型计算机一般是指字长不小于32位的一类高性能小型计算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传统小型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16位的传统小型计算机相比,超级小型计算机的内存空间更大;运算速度更快;具有更灵活的兼容方式。无论是在处理能力方面,还是在操作系统功能等方面都远超一般小型计算机。
除此之外,超级小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更加的广泛。具有多处理器结构的超级小型计算机可作为集中式的部门级管理计算机,也可在大型应用系统中作为前端处理机,还可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作为服务器,例如作为文件服务器、数据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
计算机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按照所使用的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计算机的研究也在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我国计算机产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无论是从研发生产还是到渠道销售,都在逐步与世界接轨,并且也拥有了一批中国品牌的计算机厂商,如联想、曙光、太极等。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与世界顶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张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