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科学拼酒指南:从选杯子开始,一步步来

选杯子也是一门学问

如果有的选择,记得选细高的杯子,能选择口大底小的杯子更好。由于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 r? h,要想保持体积不变,半径每缩小n倍,高度必须增加n^2倍。少量缩小杯子的半径在视觉效果上并不明显,但高度的增加却很显著,这会让人们觉得细高的杯子更大,这样不知不觉就能少喝一些酒。加上人们在倒酒的时候通常不会倒的特别满,如果是杯底比杯口小的杯子,实际上能装的酒会更少,看起来却由于液面高度和普通杯子一样而显得一样多。

这三个圆柱体积一样大 ?果壳

杯子选好之后,就该选酒了

本着对身体负责的态度,当然是酒精度数越低的越好。但通常过节拼酒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蝌蚪君的歪招是:选没那么香的酒。如果酒没那么好喝,本来就会喝的少些。另外,酒的香味是酒中的“同系物”(congeners)导致的。同系物是酒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除酒精之外的“有效杂质”。它们悬浮在蒸馏后的酒精溶液中,可以给蒸馏酒附加味道、色泽和芳香等。我国的白酒绝大部分都是蒸馏酒。科学研究发现,酒中的同系物会让宿醉更严重。香味不浓的酒说明同系物更少,可以为身体代谢酒精之外减少更多额外负担。

终于该开始喝了,最要紧的是别着急

喝之前先吃点东西

胃黏膜屏障由胃上皮细胞靠近胃腔一侧的细胞膜紧密连接构成,阻挡胃腔内的胃酸侵犯粘膜内组织。高浓度的酒精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加上胃酸的腐蚀,最终造成胃粘膜糜烂、出血。所以在喝酒之前,一定要先吃点东西。

肉类等脂肪食物不易消化,除了能保护胃黏膜之外,也能减少酒精的渗透吸收。蛋白质类食物富含氨基酸,能加速酒精的分解代谢。但不要用咸鱼、香肠、腊肉等腌腊制品下酒,这类产品多含有亚硝胺,亚硝胺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会增加患食管癌、胃癌的风险。

可以一边喝酒一边喝非碳酸饮料

同样的饮酒速度,喝不含酒精的饮料勾兑过的酒相当于降低了酒精的浓度,也能减慢酒精的吸收。不过,传说中的用蜂蜜或果汁(中的果糖)来解酒的方法却并不十分可靠。同等体积的饮料和酒,糖比酒精的含量少很多,而在相关研究中,服用10毫升酒精要同时服用31克果糖才能达到解酒的效果[1]


不喝碳酸饮料是因为,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胃部迅速膨胀,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积,还能促进酒精进入小肠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

与喝酒之前先吃东西一个道理,喝酒途中也要小口慢饮,边吃边喝,才能稀释酒精浓度,延缓酒精进入血液的时间。

喝下去的酒开始代谢了

酒精主要由肝脏进行代谢。经由胃和小肠吸收入血的乙醇,通过门静脉输入肝脏,90%的酒精通过乙醇脱氢酶(ADH)转化为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2(ALDH2)转化为乙酸,之后转变成热量(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储存为脂肪。还剩大概10%的酒精会以原形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

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因此,不管是喝酒时还是酒后,大量饮水都能帮助身体更快地将酒精排出体外。

很多人酒精代谢时会脸红,蝌蚪君奉劝,这样的人最好不要喝酒。喝酒脸红的元凶是乙醛。乙醛对许多组织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损伤,也被认为有多种致癌效应。在动物试验中甚至用乙醛来做癌症模型的诱变剂。ALDH2如果出了问题,乙醛就容易大量堆积,很快你就会脸红。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正是代谢乙醛存在缺陷的人,表现在基因上,就是不能喝还非要喝的ALDH2 Lys / Glu杂合子。正常人群有着正常的ALDH2,可以更快的代谢乙醛 ,不容易引起乙醛的堆积,对健康的危害稍小些。但对于基因存在缺陷的人,情况又分为两种。ALDH2 Lys / Lys纯合子,由于完全不能代谢酒精,不胜酒力,很快就醉倒了,所以反而不会去喝酒,对健康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如果是ALDH2 Lys / Glu杂合子,由于还是具有弱的ALDH2活性,经过不断的磨练,会逐渐对乙醛、脸红现象产生耐受,成为习惯性的重度饮酒者。尽管没有醉倒,但实际上乙醛在体内的堆积越来越多,对机体的损伤也随之增大。

有研究表明,对于酗酒的人来说, ALDH2 Lys487等位基因同时对脸红和食道癌的高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只能产生ALDH2 Lys / Glu杂合子的人如果酗酒的话,可能罹患食道癌的风险要比没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高。

接下来就是关键提醒:一定千万切记别酒驾!

吸收和代谢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而且要看个体差异性。理论上说,90%酒精可在0.5-3小时被吸收入血,吸收酒精的90%会在肝脏代谢。健康肝脏1小时能分解13.6克,初次接触酒精或有肝病的肝脏代谢速度较慢。

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到,每小时我们能分解335毫升啤酒(5°)、129毫升红酒(13°)、37毫升白酒(45°)。

代谢需要的时间是,一瓶啤酒(600毫升)1.8小时,一瓶红酒(750毫升)5.8小时,而一瓶白酒(500毫升)要13.5小时。(此时长不作为科学指导建议~)

折腾了一夜,如果第二天还难受的话……

记得多喝水,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另外,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喝碳酸饮料,是有好处的。经过一夜,就算酒精代谢没有完成,也已经进入血液了。酒精进入血液后,即随着血液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由于有脂溶性,较易透过血脑屏障。乙醇进入大脑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浓度越高,进入大脑的酒精就会越多,直到二者大致持平。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一样,是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血脑屏障的,虽然不会影响乙醇进入血脑屏障的速率,但能通过稀释作用减缓这个过程。

喝着碳酸饮料,可以再吃点“硬货”。选择一些碳水化合物以及高蛋白低油脂的食物,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将酒精从血液中赶走。

吃饱喝足,再睡一觉吧。很多人都以为喝醉的人大闹之后就是大睡,实际上宿醉的人根本睡不好:体内的酒精会阻止大脑进入深睡眠状态(REM),所以在体内酒精含量下降以后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也就成为了打败宿醉的最佳选择之一。

温馨提示:吃药了就别喝酒

有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双硫仑(disulfiram)。其是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又称戒酒硫、双硫醒,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已在很多国家使用。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某些药物,其化学结构或作用机理与双硫仑相似,可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有:

(1)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盂多、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头孢克肟等。

(2)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不论是口服或静脉给药,不论是何种酒,也不论是饮酒量多少,都会直接与吸收入血的乙醇发生反应,而出现双硫仑样症状。饮酒后要使用甲硝唑,必须禁酒5d,在使用甲硝唑时也应提醒患者应禁酒7d以上,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

(3)其他药物和食物,呋喃类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脲类降糖药如氯磺丙脲、达美康、甲苯磺丁脲(D860)、优降糖、苯乙双呱、华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苏林、胰岛素等。

最后蝌蚪君奉劝大家,酒还是少喝为妙,最好不喝。喝酒越少,心脑血管越健康。

----------------------------

参考文献:

[1] The effect of fructose on the the metabolism of ethyl alcohol in man.THORNE M. CARPENTER; ROBERT C. LEE; J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es; July 1937 vol. 60 no. 3 28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