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她们为何要谋杀皇帝?

1、宫女们谋杀皇帝的全过程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10月21日,天还未亮。16名宫女手拿麻绳,趁着曹端妃不在的空隙,悄悄溜进了曹端妃的寝宫——翊坤宫,然后一起扑向了正在熟睡中的嘉靖皇帝。

带头的宫女杨金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麻绳勒在嘉靖皇帝的脖子上,然后与另外几名宫女各执绳子的一端,使劲地勒嘉靖皇帝,企图将其勒死。

与此同时,其他宫女有的蒙着皇帝的眼睛,有的捂着皇帝的嘴,有的按着皇帝的胳膊,有的按着皇帝的腿,有的拼命地压着皇帝的胸膛……

龙榻上,嘉靖皇帝猛然惊醒,想张嘴呼救却发不出声,想起身反抗却动弹不得,只能拼命地挣扎。

此时,宫女们为刀俎,嘉靖皇帝为鱼肉,嘉靖皇帝只能任由宫女们宰割。但无论宫女们如何使劲勒,可就是勒不死嘉靖皇帝。

几名宫女见事不妙,拔下发簪,向嘉靖皇帝的胸膛一阵乱刺。尽管嘉靖皇帝血流如注,但仍在竭力挣扎。

谋杀皇帝是灭族之罪,宫女们原本就特别慌张,如今她们又发现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不死,用发簪也捅不死,变得更加慌乱。她们甚至开始怀疑,嘉靖皇帝是真命天子,根本就杀不死!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就在众人想法设法弄死嘉靖皇帝的时候,胆小怕事的宫女张金莲冲出翊坤宫,跑向方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向方皇后自首并汇报了宫女们谋杀皇帝的忤逆行径。方皇后得知消息后,立刻带人奔向了翊坤宫。

一名宫女见方皇后赶来,自知死罪难逃,一个箭步冲上去给方皇后一记重拳,方皇后被打倒在地。

方皇后根本顾不上这些,挣扎着起身奔向浑身是血的嘉靖皇帝。

此时,嘉靖皇帝已经不省人事。

宫女们见方皇后带人赶来,知道事情已经败露,顿时作鸟兽散。

但皇宫戒备森严,她们很快被抓获,无一漏网。

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因此又被称为“壬寅宫变”。

方皇后救下嘉靖皇帝后,立刻召来宫中御医进行救治。

此时,嘉靖皇帝已经气若游丝,昏迷不醒,随时都有可能驾崩。众御医担心无法救醒皇帝,恐怕还会因此获罪,所以都不敢用药。

就在方皇后束手无策之际,太医院使许绅站了出来,并表示如果无法救醒皇帝,甘愿领死。

非常之际,当用非常之药。

在方皇后的应允下,许绅给嘉靖皇帝开了一副峻药(猛药)。但嘉靖皇帝服过药后,仍旧不见醒来。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但每一分一秒对于许绅而言都是煎熬,因为他深知,倘若嘉靖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他必定身首异处。

七八个小时后,昏死过去的嘉靖皇帝突然吐出数升鲜血,缓缓醒来。

嘉靖皇帝虽然被救活了,但许绅却因为惊吓过度,不久便去世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2、关于谋杀嘉靖皇帝起因的各种说法

杨金英等宫女被抓后,经过严刑拷打,她们供出的主谋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宁嫔,但王宁嫔却一口咬定嘉靖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曹端妃是自己的同谋。

不过,无论狱吏如何对曹端妃用刑,曹端妃始终不肯承认曾经参与过这起谋杀案。

当时,嘉靖皇帝正在养病,方皇后便擅自做主处死了曹端妃、王宁嫔以及16名宫女。

由于“壬寅宫变”涉及宫闱隐私,所以史籍鲜有记载,也因此导致后人无法获知真相。不过,针对宫女谋杀皇帝的起因,民间却流传着四种说法:

一、“大礼议”事件引发的政治斗争

“大礼议”事件发生在二十一年前,与嘉靖皇帝的继位有关。

明武宗驾崩后,由于没有子嗣,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让当时年仅15岁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的儿子嘉靖皇帝继位。

当嘉靖皇帝从封地赶到北京去继承大统时,杨廷和等人让嘉靖皇帝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但嘉靖皇帝认为自己即将继位,应当从大明门进入,而不应该像大臣一样从东华门进入,所以他拒绝进城。在张太后的调解下,杨廷和等人最终妥协了,让嘉靖皇帝从大明门进入。

嘉靖皇帝继位不久,下令群臣议定其父兴献王的封号。

杨廷和及大臣们认为嘉靖皇帝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所以想让嘉靖皇帝认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让他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为“皇叔”,称呼自己的生母为“皇叔母”。

这就相当于,把嘉靖皇帝过继给了明孝宗朱祐樘当儿子,以后叫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爹妈了,只能叫叔叔和叔母!

叫别人亲爹,嘉靖皇帝当然不干了!嘉靖皇帝不但不干,还要给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追加皇帝称号,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为太后。

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纷纷上疏表示反对。

杨廷和为逼迫嘉靖皇帝就范,甚至不惜提出辞职!

但没想到,嘉靖皇帝竟然恩准了,这更加激怒了群臣。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二百多名大臣跪在左顺门前哀嚎痛哭,抗议嘉靖皇帝违背祖制,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尊母亲为太后的行为。

嘉靖皇帝大怒,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86人全部停职,将五品以下官员134人全部下狱。不久,又下令将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被打死的官员达16人。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嘉靖皇帝了!“大礼议”事件最终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有人认为,宫女谋杀皇帝是因为受到了在“大礼议”事件中受到迫害的大臣的指使。

事实上,在任何朝代,大臣想要与皇宫之内的宫女取得联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儿!

再者说,如果宫女背后真有大臣指使,那么指使者一定会找几个训练有素的宫女去行刺皇帝,而不是找16名这么数量庞大容易引人注意并且毫无刺杀水准的宫女。

其实,当时之所以没有勒死嘉靖皇帝,是因为杨金英在打结的时候,多打了一个结,以至于形成死结,所以无论如何使劲,都勒不死嘉靖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二、宫女报复说

从古自今,帝王们都梦想着长生不老,对于体弱多病的嘉靖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嘉靖皇帝体质差跟他的家族遗传基因有关。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有四女两子,其中,长女三岁夭折,次女九岁病亡,三女十九岁病亡,四女生卒年不详,长子朱厚熙生下五日便夭亡。

就连嘉靖皇帝自己的子女,有的刚出生就夭亡了,有的仅仅活到十几岁就病亡了,很少有能活过三十岁的。

嘉靖皇帝虽然没机会学到遗传学,也不懂基因遗传问题,但见到亲人大多短命,再加上自己又体弱多病,一定极其担心自己的寿命,恐怕比所有帝王都渴望长生不老!

为了长生不老,嘉靖皇帝请来方士陶仲文给自己炼制丹药。

而陶仲文却向嘉靖皇帝上奏疏说,需要加入处女经血才能炼制成功,因此,嘉靖皇帝便从全国征集了数百名14岁左右的少女进宫炼药。

为保持宫女们经血的纯净,每次月经期间,不让进食,只允许食用桑叶和露水。

当经血供不应求时,还会强迫宫女服用催经下血的药物,对宫女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摧残,有些宫女甚至出现血崩而亡的现象。

所以有人认为,宫女是由于无法忍受非人的待遇而报复嘉靖皇帝的。但行刺皇帝的宫女大都在三十岁左右,其实她们并非是一批人。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汉人宫廷。

三、王宁嫔妒忌说

嘉靖皇帝素来身体差,15岁成婚,直到26岁才生出第一个孩子,所以嘉靖皇帝对孩子特别看重,尤其是男孩。

有一年,王宁嫔为嘉靖皇帝生了一个皇子,按照惯例,她应当被晋升为妃,但嘉靖皇帝却没有那样做,再加上以前嘉靖皇帝最为宠幸的就是她,但自从曹端妃出现之后,她开始备受冷落,因此才生出谋杀皇帝之心,之所以选择在曹端妃的寝宫动手,其实是想嫁祸给曹端妃。

如果仅仅是因为王宁嫔妒忌而谋杀皇帝,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宫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替王宁嫔谋杀皇帝呢?

有人可能会说,或许是因为宫女们曾经受到过王宁嫔的恩惠,但要有多大的恩惠才能让一个人冒死去杀皇帝呢?

更何况是16个人呢!

所以说,“王宁嫔妒忌说”不能完全成立!

▲王宁嫔(?-1542年),明嘉靖帝朱厚熜的嫔,封号为宁嫔。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的主角之一。

3、谁才是宫女起义的真正主谋?

事实上,王宁嫔和那16名宫女都是主谋,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却是嘉靖皇帝本人。

嘉靖皇帝经常吃丹药,但丹药都是从金石、汞、硫磺、经血等中提取成分炼制而成,经常服用,容易使人烦躁,喜怒无常。

嘉靖皇帝常常残害宫女,曾有200多名宫女被打死,使得宫女们人人自危。

当宫女们遇到同样失意的王宁嫔之后,便聚在一起,想要报复嘉靖皇帝,所以才会发生“壬寅宫变”。

在壬寅宫变中,最冤枉的当属曹端妃。

事实上,方皇后很清楚,曹端妃并没有参与宫变,她仅仅只是因为嫉妒曹端妃集万千宠爱于一人,所以才会在嘉靖皇帝养病期间,将其处死。

当嘉靖皇帝病愈后,询问曹端妃时,才知道自己心爱的妃子却于两个月前被以弑君的罪名被处死。

嘉靖皇帝痛心疾首地说:“朕的爱妃是断然不会害朕的!”

经过一番调查,嘉靖皇帝发现,曹端妃确实是冤枉的!

五年后的一个夜晚,方皇后的寝宫突然失火。

太监向嘉靖皇帝请求救火,但嘉靖皇帝却十分平静地看着大火,淡淡地说道:“此乃天意,让她去吧!”

就这样,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韩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