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阶层开始产生,不同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种类的食物成了当时的惯例,决定他们食谱的并不完全是收入水平,更主要的的是社会地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的雅利安人,他们把印度变成了种姓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规则,其中肉食和素食的差别就是一个重要标准。印度种姓中地位最高的婆罗门阶层认为食素是高尚品德的标志,因此在印度,曹刿的那句“肉食者鄙”倒是至理名言。印度的第二个阶层刹帝利阶层倒是可以吃肉,他们可以食用符合他们种姓特点的鹿肉等食物。在印度能够公开大快朵颐食用肉类的种姓,是排行在后的吠舍和首陀罗,他们为痛快吃肉付出的代价是形象受损。几乎所有的印度民间故事中都有一个贪财蠢笨的首陀罗财主土豪,他们在故事中注定是被智慧贫穷的婆罗门捉弄和劫富济贫的对象。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中)、毗湿奴(左)和湿婆(右)
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的发展已逐渐不适应印度社会的需要,包括佛教在内的一系列新兴宗教在印度蓬勃发展起来,并把素食、肉食之争扩大到全世界。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出身刹帝利阶层,他并没有歧视肉类的思想,在早期的佛教教义里吃肉并不是罪大恶极的事情。
▲17世纪银鎏金释迦牟尼像
古印度人崇信修行者是超脱凡俗、存在于神灵之上,认为人生中最后的阶段要在修行中度过,佛教徒作为修行者的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人们的供奉。最初的寺院就是在印度雨季时为了佛教徒生活方便建立的临时居所,佛教徒在出家修行时按照教义必须摒弃生产经营活动,由于他们的饮食全部来自信徒的供奉,所以只要是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三净肉”,佛教徒其实都是可以享用的,遇素吃素、给肉吃肉,施主给佛教徒什么就吃什么。
佛教徒不能吃肉的印象来自于梁武帝萧衍,这个狂信的佛教徒把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当成了最高指示下达给其治下的全部僧侣,中原地区的和尚不吃肉才成为习惯。
其实在中国,“荤”这个字的原始含义是指葱姜蒜韭等气味很大的蔬菜,中国古人祭天、祭祖时,把口中有异味看成是大不敬,所以才有了对荤菜的禁忌。中国古代肉食的代名词其实是腥,荤腥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人祭祀时的饮食禁忌。今天的小乘佛教、喇嘛教等佛教徒一样可以吃肉,他们禁忌的是葱姜蒜韭等荤菜,除了口中有异味,韭菜还是最原始的壮阳药,这点是佛教僧侣们避之不及的原因。
▲世界上最严格的素食者耆那教信徒
在乔达摩·悉达多时代,最狂热的素食者是佛教的竞争对手——耆那教信徒,他们的祖师大雄认为奶制品和蛋类也是肉食,身为修行者也要慈悲为怀避免食用。后世的耆那教信徒更是发展为“只要是有叶子的植物也有灵性,吃它们等于吃肉”的理论。耆那教教徒的食谱上甚至禁止食用胡萝卜和大头菜,他们认为不少小动物也靠这些植物根茎生存,所以不能和小动物抢吃的。
耆那教信徒对物质的要求最低,他们在饮食上如此,在衣物需要上也奉行极简主义。在今天的印度、尼泊尔看到的仅有抹布大小衣服遮羞的修行者大多是他们的信徒。由于衣食上的极端主义,耆那教徒基本上淡出了印度文化的圈子。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