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水:从严防死守到综合管理
2011年,《柳叶刀》分析中国慢性病“井喷”现状危害及其对策所发的社评中指出:中国还是沿用过去应对急性病抢救的医疗模式来控制慢性病,已严重滞后,需要新的模式。问题是我们怎么创新模式?凭什么创新?理论依据何在!
治水则可视为参照系之一。
水很难治。治水,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史。有史记载以降,水患危害中国几千年。1998年的大洪水泛滥危害,仍历历在目!而18年后的2016年,洪水再次泛滥时,中国的治水史却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据媒体分析:“2016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区域遭遇了总量、强度和范围等均高于1998年的降水过程,很多数据突破历史极值纪录。洪水危情再现。”而截至2016年9月30号汛期结束,尽管洪水较1998年更为肆虐,但伤害却大为减少。
同样的洪灾,结局却“天翻地覆”,大不相同。何也?
据《第一财经》追踪报道:“1998年,是中国防洪思想变革的分际线”。当时,防洪围绕“严防死守”开展。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述会议上作报告时,也强调要“继续严防死守,确保大江大河干堤安全”。
但痛定思痛,其后的治水思路大有改变。政府不仅投巨资于大江大河治理,国务院还明确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堤防,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32字方针。
进入新世纪,官方的治水思路明确由“控制洪水”变为“管理洪水”。更多强调的是“人水和谐,给洪水出路,还空间于洪水”在受淹不可避免情况下,增强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与恢复重建力。
对中小洪水,通过一定的辅助干预措施,可以把洪水资源化,不仅可降低洪水的危害性,还能将洪水变成宝贵的淡水资源。”而对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则要采取“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措施,给洪水以出路,必要时允许淹没土地,人员撤出蓄滞洪区,尽量降低洪灾损失,力求做到人不与水争地。因为事实上,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治水之得失,值得医学界防控慢病之借鉴和参照。
当今人们对慢病不可谓不重视,但似乎犯了与先前治水类似的错,具体表现为不重防,只重治;不重综合,只重药物手术;对策不是疏导调整,只是对抗(或阻击);目标不是“满意”即可,而求“最佳”;且并不注重努力调动当事人内在康复积极性,而只要求病人配合治疗即可……一句话,与18年前治水类似,仍恪守对抗性治疗的“严防死守”以阻击慢病;这种方法既没改弦更张,也没有形成国家层面的类似32字“治水”那样的系统方针。
而治水成功经验核心是:基于“人定胜天”思想形成的慢病能控能治的对抗性措施(即洪水的“严防死守”),转变成认识到要完全消灭/控制慢病是不可能的,故应确定综合管控方针,以多环节切入,率先防范等为宗旨;且以激发当事人自己内在的抗病力为首务;必要时帮助他学会与慢病共存技巧,减慢其发展进程,减轻其病理伤害即可。
有时,指标或影像学虽异常却并无不适,听之任之亦未尝不可!求得基本满意结局(尤其对老年人)也许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