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复杂过程?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在英国诞生。

谈到“试管婴儿”你会想到什么呢?你可能会说,是在试管中培养出的婴儿吗?实际上,“试管婴儿”并不是完全在试管中发育的婴儿,他的诞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首先医生借助内窥镜或B超,从女性卵巢中取出成熟卵细胞,将其与精子在试管中或培养皿中一起培养,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待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未来母亲的子宫内,最后使胚胎在母亲体内继续发育直至成为成熟胎儿,我们将这样出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可见,与自然产生婴儿最不同的地方在于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融合(即受精作用)过程是在人体以外进行的。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

精子与卵细胞只要相遇就能成为受精卵吗?

科学家围绕哺乳动物如何完成体外受精进行了大量研究。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动物刚排出的精子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但是却始终无法与卵细胞识别,即使两个细胞相遇了,也不会发生融合现象。后来发现只有接触过女性体内产生的“获能因子”的精子细胞才具有受精的能力。而且还发现,如果大量的获能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最终只能有一个精子中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中,这种机制确保了一个受精卵不会携带两份父亲的遗传物质。可见,试管婴儿是建立在人们对复杂的生理结构、过程等内容,有着详尽的研究基础上而诞生的,这可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又称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

最早期的试管婴儿技术是为了解决因为女性疾病原因而导致的不孕症,例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等生育难题。如果男性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少,或运动能力较差,无法与卵细胞相遇,又该怎么办呢?科学家发明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简称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直接将单个精子细胞注入卵细胞来帮助卵细胞受精。我们知道生殖细胞中携带着重要的遗传物质,而人类的遗传物质所携带的基因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正面意义的,例如白化病基因、血友病基因等,而通过胚胎筛选(即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就可以通过解剖学、遗传学等特征对早期胚胎进行筛选,从而选择最符合优生学原理的胚胎植入母亲体内以产生更健康的婴儿。

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可以实现借助显微注射方法,协助单个精子与卵细胞相遇。

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

试管婴儿技术的最大价值体现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因各种复杂病而无法产生健康婴儿的生育困难。据统计,30年前全球约有10%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与此同时,各国在动物育种领域在实验和理论上取得了很大发展,通过人工育种,培育出了即高产、优质,又能抗击恶劣环境的家畜。在这种人类生活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试管婴儿”的研究也就很自然的开始了。为了确保这项技术的安全有序进行,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据统计,从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至今,全球约有400万人借助这项技术诞生。

当然,造成人类生育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试管婴儿技术还将继续地向着更为复杂的生育困难宣战!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李京伟

审稿人:江建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