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想割就割?且慢,它可能有新功能

中学的生物课中,老师是不是告诉过我们人体身上有一些退化了的器官?它们分别是阑尾、智齿和尾椎骨。

虽说已经退化,但智齿仍是不省油的灯,生长的过程可以让你痛得哭爹喊娘。而阑尾更危险,它就像一个潜藏在你腹部并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它偶尔会在人体内“闹别扭”,引起炎症和周围组织破坏,必要时需要将它切除。

阑尾是无用之物?

根据达尔文的推测,人科动物的始祖是以树叶为生的,它们需要一个巨大的盲肠作为细菌分解坚韧植物组织的场所。后来,这些古猿的食谱逐渐被更容易消化的水果所占据。巨大的盲肠再无用武之地了,因而开始缩水;直到变成现在的这幅模样,被认为是退化废弃的、几乎没有价值和功能的结构。

事实上,阑尾一直在进化美国中西部大学的研究人员追溯阑尾在过去的1100万年里在一些哺乳动物中出现、消失以及再度出现的情况,计算出阑尾消失的次数以及因为进化压力(外界施与一个生物进化过程的压力)而再度出现的次数。

他们发现,贯穿哺乳动物进化历程,阑尾至少进化了29次,甚至高达41次,消失次数最多为12次。

阑尾出现的机会比消失的机会多,这提示着自然界对阑尾的偏爱,认为阑尾是有价值的存在。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逐渐淘汰阑尾,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阑尾只是个人畜无害的,静静呆在角落的家伙。

阑尾为肠道益生菌提供生存的“避难所”

多年来,现代医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人类阑尾可能存在的生物功能,主流的假说认为,阑尾为肠道益生菌提供生存的“避难所”, 有时肠道内正常微生物平衡会被打破,致病菌会占据上风并威胁到肠道内其他微生物的生存。研究人员推测,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有益菌会撤退到安全的阑尾中,在这里它们可免遭致病菌的侵袭。一旦免疫系统击退了致病菌的侵染,有益菌就会离开阑尾并迅速在肠道内“东山再起”。

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切除了阑尾的人群,其结肠炎的复发率是仍有阑尾器官人群的四倍。结肠炎由一种名为梭状芽胞杆菌的细菌感染引起,感染后人体会出现腹泻、发烧、恶心、腹痛等症状。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阑尾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且这项生物功能对人类必不可少。

阑尾可能在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美国中西部大学的研究团队汇总了533种哺乳动物的阑尾、其他胃肠道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到一幅哺乳动物进化树中。他们发现阑尾朝着物种进化方向进化,一旦在某一物种出现后,在以后的进化物种中一般不再消失。

这说明阑尾可能提供一种适应性的生物学功能。

接下来,研究者考虑各种生态因素,物种的社会行为、饮食、栖息地、和当地气候,找出“适应性的生物学功能”。

他们发现,拥有阑尾的物种,其盲肠有更高水平的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可刺激某些类型的益生菌生长。这表明阑尾可能在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一观点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但或许可以让人们重新看待阑尾,不再轻易地放弃它。

编译:悬

本文编译自sciencealert

版权声明:本文为就医160原创稿件,版权归属就医160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911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