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自己的大脑?

脑子不用迟早会生锈,可怎样锻炼自己的大脑,才能使大脑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思维方式呢?

说到思维,我们可能就要提到思维的几种特性——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改组。

  • 概括性很好理解,所谓概括性即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如果想要从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入手,那么大到总结书本名著、小到归纳段落篇章,所有你接触到的内容都可以用来训练概括能力,作者是将意图发散成了一个故事,而你就反其道行之,再将其重新“聚合”成一个大纲。开始时可能会不够精简、甚至抓错重点,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重塑的过程。#先拆出框架,再重新描摹填充

  • 思维的间接性则是指人们是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的。

思维之于知觉,更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个“间接”,想要训练到思维能力,就需要我们善于知识经验来分析事物本质及关系,而非事事只依赖直接的知觉感官,即使知觉感受更加直白,但万千世界若都依靠亲身接触,未免太过沧海一粟。虽然我们训练记忆时会强调手闹结合,但训练思维时就不能完全照搬了。如果你都用的精细复述那还好,怕就怕你已经习惯了死记硬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留意、分析,甚至假设推演。你的嘴能告诉你哪里的食材得天独厚,认准了不会错,但为什么是那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历史书能告诉你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其中有多少曲折的偶然和必然……你不想,就永远不会知道。#思维的战场是在脑子里,不是手边

  • 一提“思维”,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探索”、“发现”之类的词汇,而它的另一特性则是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地球曾经有尽头,太阳曾经是宇宙的中心,空气曾经是单纯的物质……那么多信誓旦旦的“曾经”之所以被推翻,都是因为那些“事实”已经说服不了所有人、因为有的人的思维已经冲破桎梏走在了前面。

说来惭愧,编者几年的心理学学下来,最大的感触不是去分析人心,而是终于接受了一切皆无定论、一切皆可被推翻,有正例就有反例,各个学派之间说打脸就打脸,逼着你去海纳百川也逼着你去质疑一切。

现在的结论就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吗?不,只有“说服”得了你的,才能叫“真相”。有质疑就有探索的空间,才有推翻、更新的可能,不求标新立异,但求了然于心。知识总是死的,想让它活起来只能不断加入新观点,揉成你思维体系中全新的部分。#一味地抱残守阙又有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就是:

  1. 从阅读入手训练概括归纳能力(包括但不仅限于书面文字)

  2. 留意身边的小事,从细微处分析人事物的始末

  3. 不要轻易下结论,给所有的未知留一个说服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