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是什么?
说到水果的“籽”,那就先要搞清楚“籽”到底是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籽”指的就是植物的种子。其实,这个概念只说对了一半。我们通常说的“水果”,实际上是一切可食用的肉质多汁、带有酸甜口味的植物器官的统称。虽然水果带有“果”字,但如果用植物学的眼光去看,它们不一定都是植物的果实。对于大多数水果来说,籽=种子这一经验是成立的,我们所吃的,是包裹在种子外侧肉质的果皮,有时甚至是种皮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吃的不是果实,那么这个“籽”本身就可能是植物真正的果实。例如,我们吃的草莓,实际上是膨大、肉质化的花托,上面那一粒粒的“籽”,其实才是草莓真正的果实。
任务不同,营养也不同
植物产生果实和种子,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和繁衍。因此,果实和种子多种多样的形态和质地,是由于其所执行的任务不同而不同的。
由于植物的种子包埋在果实内,因此果实就承担起了传播的重任。对于水果来说,它们主要依靠动物进行传播。因此,水果在成熟之时,会在表皮累积色素,从而带上红色、黄色、紫色、蓝色等鲜艳的颜色,以此向动物打出“我成熟了,快来找我”的信号。同时,水果本身还会累积大量的糖分和水分,变得香甜可口,更加引诱动物前来食用。
但是,这些果实不是白白给动物食用的。在动物食用果实的同时,必须保证种子不受到损伤,以保证它能够生根发芽。因此,植物们给了种子特别的保护:有的给种子加上了一层硬壳,例如桃子、李子等,就有由内果皮木质化而来的坚硬的“壳”,以此保护里面的种子“桃仁”;有的则让种子能耐受动物肠道内消化液的消化,例如猕猴桃、火龙果、西瓜等,这些植物的种子就能经受消化液的考验,游历动物们的肠道后依然毫发无损。
而种子,则是植物得以孕育下一代的器官。因此它们会累积和果实不一样的物质。由于种子要供给刚萌发的幼苗以营养,而种子自身又不能太大影响传播,因此种子通常含水量很低,所以种子携带的营养,通常为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含有较多能量、而且不需要太多水就能储藏的物质。
因此对比果实和种子可以看出,为了适应不同的任务,它们分别携带了不同的营养物质。如果从物质的种类上看,种子含有的营养物种类的确比果实多一些,然而如果考虑到总量,那么小小的种子当然比不上整个果实的营养物质多了。所以可以将种子看做是小小的营养仓库,但要是称为“水果的精华”,这也太高看它了。
不是所有“籽”都能吃
那么,既然植物的种子里含有一些营养,我们是不是要吃掉它呢?答案是,没必要。
其实,植物的种子要不要吃,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能不能吃,二是好不好吃。对于一些植物的种子来说,它内部含有一些有毒成分,因此是不能吃的。对于不能吃的植物种子,以蔷薇科的各种水果居多,如苹果、梨、杏、桃等。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种子内部会累积氰苷。而氰苷在进入胃中后,会和胃内的胃酸反应而释放氢氰酸。氢氰酸本身是剧毒的。有报道表明,婴儿如果吃下十几粒打碎的苹果籽,就有可能发生中毒。而因为吃苦桃仁、苦杏仁而中毒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吃苹果、梨的时候,籽还是丢弃为好。而对于桃、杏来说,如果我们吃的不是专门仁用的品种,那么最好也不要去吃它。
而另一方面,有的植物的种子虽然没毒,但吃下去的确困难或者不方便,那么也不必为了追求那点营养而费力去吃它。例如西瓜子虽然可以食用,但如果只是为了吃西瓜的话,收集这些西瓜子也挺费事,除非特别喜好,否则也没这个必要。还有的植物种子带有硬壳难以咬开,例如龙眼、荔枝等等,自然也不必特别去吃种子。事实上,对于这一类水果来说,人们培育的方向就是让种子尽量小,以此来增加可食用部分,并且方便人们食用。
最后,如果是一些细小而有无毒的种子,那么大可以和果实的其他可食用部分一起吃下去,例如猕猴桃和火龙果,肯定是连肉带籽一起吃下。当然这时我们也不是在追求籽里面的那一点营养,而是图吃的爽快罢了。
你被这些谣言骗过吗?快来看真相问答机>>https://zhidao.baidu.com/liu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