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我们时常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找人帮忙之前特别喜欢问——“在吗”、“你后天有空吗”;
还有一种人,加好友的时候从来不注明身份,也不说明来意。
相信很多人都像小编一样,时常被这样的行为困扰,久而久之,对这些人深恶痛绝:讲话能能痛快点!不要磨磨唧唧的!
如今的网络互动,其实本质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对话行为,所以,它们也都属于语用学的研究和解释范围之内。小编今天就来用语用学的理论聊聊,为什么这些微信恶习那么让人反感。
毫无信息量的“在吗”——合作原则
且不说“在吗”背后的含义,但就最基本的交际原则而言,“在吗”是一个对提供信息量毫无帮助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语用学最著名的理论,就是格莱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合作原则 (Principles of Coorperation):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会遵循一些原则,以配合完成交际任务。
总之这个原则告诉我们——有话好好说。
合作原则中,有一条“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其中规定,对话双方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即不多给信息,也不少给信息。
然而,“在吗”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并没有给回答方任何有用的信息,即为什么需要知道对方在不在。
“在吗”的回答方,其实也提供不了任何信息,因为没有回复,那就是表明“不在”,而回复本身就带有“我在”的信息。
比“在吗”稍微好一点的问法是:“你现在/明天/下周有空吗”。因为这种问法涉及了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带有更多的信息量,暗示“我现在/明天/下周找你有事”。这样,对方无论回复“有空”还是“没空”,也都带有更多信息量。
而最满足合作原则的做法是,先说清楚有什么事,最后问——“请问你(那时)有空吗”;即提供满足交际所需的所有信息量,再提出问题。
“在吗”本身,不提供任何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又获取不了任何信息量。 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这种问题只对提问者有好处,因为对方必须先回复,才能获得对话继续下去所必须的信息。
我们接下来就要说说,为什么“在吗”时常会令人反感。
谈话双方需要认识平衡——预设的共知性
上一段里我们知道,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否定了“在吗”的交际作用。而语用预设告诉我们,“在吗”把对话双方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
处于劣势的一方,自然就会感觉到反感。
语用预设,是对说话双方知识状态的一种假设。比如妈妈问孩子“写完作业没有”,就建立在双方都知道有作业可写的预设上,这也反应了语用预设最重要的特性——共知性。
当一个人在微信上问“在吗”,是因为自己本身有“我找你有某件事”的预设。而对接下来的谈话,信息的接收方显然也会有自己的预设,那就是“对方需要知道我在不在”、以及“对方找我有事”。
但是,双方的预设区别在于,一方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另一方却不知道。这样,双方的预设就没有共知性,或者说是不平衡的。这里必须有一段对话,使双方预设达到一致——也就是一方说明到底为什么需要知道另一方在不在——谈话才能继续下去。
同理,当接收到一个陌生的好友请求,一个人的认识自然会是:这个人因为某些原因想认识我/拥有我的联系方式。与此同时,因为对方并没有给出自己的介绍或加好友的理由,双方的预设也就不会平衡。自然,信息较少的一方对进一步的对话就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对方希望免受干扰——被忽视的消极面子需求
除了预设的共知性之外,面子理论也能进一步解释“在吗”带来的负面情绪。
“面子”这个概念,对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其实,世界学术界对语用与面子的关系也一直有所研究。面子的学术定义,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个人形象” (Goffman, 1967: 5; Brown & Levinson, 1987: 61)。
Brown & Levinson (1987) 将面子区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积极面子,指的是希望被他人接纳、认可的愿望;
消极面子,指的是希望免受他人负面干扰的愿望。
在对话中,说话人应采取相关的礼貌策略,以减少对他人积极或消极面子的威胁。然而,人们总是注意到他人对积极面子的需求,但是似乎对消极面子的意识没有那么强烈。
很多人会忽视,“在吗”这个许多人常用的开场白,其实侵犯了许多人的消极面子需求。这个问题,会让人觉得即将受到某种干扰。
而干扰之所以是干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是未知的。当一个人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有什么事情需要打扰对方时,干扰性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让对方确定交流策略——亮明身份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为什么加好友也应该注明身份和来意呢?这就涉及到社会语言学里“身份” (Identity) 的概念。
在社会语言学中,身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身份所涉及的性别、年龄、种族、社会阶层等等,都会带来交流时语境的改变。
而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观念中,语言和身份是相互影响的。不仅仅身份会影响语言的使用,语言也会影响一个人身份的构建。
对话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语言传达身份信息,交流语境就会变得模糊。
比如,微信加好友不自我介绍,接收到好友申请的一方,面对的就是一个未知的身份、未知的语境,也就不知道应该使用怎样的交流策略。
对话也有适者生存——语言顺应论与语用失误
这篇文章所探讨的:1) 有事先问“在不在”;2) 加好友不亮明身份来意的微信两大恶习,其实都属于语用失误的范畴。
语用失误,是指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而导致交际受到负面影响的失误。也就是不会说话,冒犯了别人。
在上述的情况下,沉默、不提供信息,也是一种语用失误。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引用生物学里“适应”(Adaption)的概念,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他认为,语言使用者应该根据对话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
小编刚才说过,对身份的把握、对预设的分享,都是对话双方基本的心理需求。此时,如果为了一些自私的原因,比如怕对方拒绝提供帮助、怕对方拒绝好友申请、想要保持神秘感等等,不顺应对方的心理需求,就没有做到动态调整语言,也就不能适应对话。
简单来说,你不好好说话,人家就会懒得理你,或者不情不愿地敷衍你...
其实,如果一个人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事儿请你帮忙”,并说清楚是什么事情,许多语用原则就不会被违背了。且不说对方会更加乐意帮忙,哪怕不乐意帮忙,也能降低潜在的负面影响。这才是合理的对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