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重新统一了中原地区。猛火油、霹雳火球等诸多实用火器已经频繁应用于战争,但是原始的火器尚未体现出火药武器的压倒性优势,冷兵器仍旧占据了兵器的统治地位。宋代的冷兵器继承了隋唐的风格,又颇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为了对抗辽金等民族的骑兵威胁,长枪在仍旧宋代兵器中举足轻重。
颇为遗憾的是,宋代冷兵器出土实物依然稀少,而在遗憾之中值得庆幸的,是北宋流传下一部非常相近具体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这部军事著作对当时的大多数实用兵器进行了相近的描述,甚至佐有图画。我们对宋代枪矛的研究,都要积与此书展开。
书中所载的攻防器械有拒马枪、拐突枪、抓枪、拐刃枪这几种名目。
拒马枪的结构非常简单,以两排长枪互成直角穿过中间有孔的固定木桩,就可以抵挡骑兵的突袭。这等结构的器械可以降低士卒抵挡骑兵冲击时的伤亡。
▲据马枪
拐突枪、抓枪、拐刃枪三种器械有些大同小异,枪杆长度多在两丈四五,枪头长约二尺。枪头的形制比较独特,枪刃或有倒钩,或有突棱,或有铁刺。拐突枪和拐刃枪的枪杆末端不再是常见的镦,取而代之确实一根短小的木质握把,被称为拐。这些奇怪的构造,都是为了便利守城士兵用来袭击敌方攀城士兵,破坏攻城器械所创造。
▲拐突枪、抓枪、拐刃枪
▲宋代枪式
在野战枪矛中,有捣马突枪、素木枪、鸦项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槌枪、太宁笔枪、锥枪、梭枪等等花色。
捣马突枪在书中跟单手剑一同出现,枪刃宽阔如剑,长度或许不大,可以单手操用。
在骑兵用枪的形制上,宋代枪有了新的特点,单钩、双钩枪非但在枪头侧翼加以倒钩,而且还在枪杆中段附加了绳环。倒钩,是用来防止被人挟持夺槊的构造,倘若在宋代战场上还有人敢实用尉迟恭的夺槊技法,那么被挟槊者只需要大力向后抽枪,倒勾的枪刃就足以帮助其摆脱困境。显然晚唐五代已经有太多模仿尉迟敬德的军人,迫使兵器制造者们研发出这种防抢夺的构造。而枪柄上新出现的绳环,则是为了解决骑兵行军时携带不便的问题。过去的骑手们无论是否有警况,都要用右手将枪矛竖执或者横槊在马背上,非常容易疲劳。给枪柄中段加上绳环以后,骑手们在非战时就可以将枪环套在肩上,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节省骑兵体力。这两处变化充分证明宋代兵器在细节上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比前代更为注重使用者的经验反馈。
宋代步兵使用素木枪或鸦项枪。这两种枪跟前代作品没有较大区别。鸦项枪之所以得名,则是因为在骹部用了一圈白锡,颜色上更像是乌鸦脖颈的白圈。
槌枪的枪头没有常见的铁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球形的木制枪头,是在校场教练、阅兵使用的练习用具。而所谓太宁笔枪,则是在普通长枪刃下数寸处加装带刺的小铁盘,也是起到防止被敌人夺取的功用。
锥枪枪刃特殊,打造成四棱锥体状,非常坚固锐利,形同破甲椎。宋代无论是中原政权还是北方民族,铁甲都已经非常普及,具装甲骑甚至有复兴之势。锥枪的出现,正体现了当时的军人为了极限化长枪破甲能力而做出的努力。梭枪就是标枪,长只有数尺,是南方少数民族惯用的武器。使用者往往单手执标枪,另一手执盾,将标枪投出数十步远,被刺中者几乎立刻毙命。因其独特的战术方式和强大的威力,也被北宋官方注意并且收录书中。
宋代长枪的衍生用品中不仅有此前常见的旗枪,还有将长枪跟推车结合起来的枪车。旗枪一方面可以用做号令、旗帜,在紧急关头也可以用来格斗。而枪车则用途广泛,野外行军时可以用来布置临时营垒,防止骑兵冲突,巷战之中又可以用来带头冲突,击溃密集的步兵。
▲车枪
▲宋代大驾卤簿图中皇家仪仗骑兵执枪矛、旗枪受阅
除了《武经总要》中的记述,在宋代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此时的枪矛武器装备相当普及,比率上不亚于唐代。北宋的大驾卤簿图,是绘制皇家仪仗队接受检阅场景的巨幅画作,其中官兵5481人,兵仗1548件,枪矛所占比例不小。 在另一副南宋作品《中兴瑞应图》中也随处可见执枪警戒、仪卫的甲士、骑兵。
在记录宋代的史籍中,枪矛同样处处可见,甚至连前代只为个别勇将所用的铁枪,也有更为常见的趋势。《宋史》卷197为兵志器甲篇,其中记述枪、槊武器众多:“三年四月,神骑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十五斤,令偓试之,马上往复如飞,命迁本军使。”这里的盘铁槊重量只有王铁枪所用的一半,可能是用铁丝缠柄的马槊,算是特型枪矛。
“仁宗时,天下久不用兵。天圣四年,诏减诸路岁造兵器之半。是岁,诏作坊造铁枪一万五千,给秦、渭、环、庆、延州、镇戎军”造了一万五千柄铁枪供应诸路军兵,这装备数量可谓惊人。这几个边州常与西夏争斗,或许武艺高强者众多,才能用得了一万五千条铁枪吧。
“ 四年,诏作坊制栓子枪、觚枪各五万”“ 五年,荆南兵马钤辖王遂上临阵拐枪。”栓子枪、觚枪、临阵拐枪这些枪械名称在《武经总要》中都没有详细的说明记载,形制究竟如何,难以推测。但是从栓子枪等的数量上可见装备率不低,后一条则说明当时各地军将经常会献上自己发明创造的特色枪矛,无怪乎宋代冷兵器会有那么多贴近实用的改进。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