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吵架后,睿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01

  

在一次家庭干预的过程中一位男士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次冲突。

有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因为一件家事的分歧发生了言语冲突,那段时间他工作不顺,父母又同时生病,他和妻子在忙碌工作之余还要奔走照顾两个老人,每天非常疲惫。

那晚两人的分歧只是一件小事情,但不知为何他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不让,越说越激动。妻子将很多年前一些自觉"委屈"的事情一一列出,他越听越觉得烦,脱口而出了一句:你不想待在这个家里就滚。

这句话激怒了妻子,妻子突然做出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举动,走进房间将正在做作业的儿子拖了出来,指着他对儿子说:你爸要我滚!看我滚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以后你就和你爸过,就他来养你!

看见儿子一脸惊恐,吓得哇哇大哭,拉着妻子说:妈妈不要走,妈妈我错了!儿子一边拉,妻子一边挣脱往门口走,但又不时回头指着他怒骂,骂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突然变得怒不可遏,脑子中不知怎么回忆起小时候一个片段——他母亲抱着一包衣服怒气冲冲往门外走,一边走一边回头指着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走了!而他当时大概站在门口哭,他父亲坐在桌边对他吼:男孩子离了妈就哭,你丢不丢脸?

他气得浑身发抖,冲到妻子面前想阻止她咒骂。他一把将儿子拉开推到一边,然后抓住妻子给了她一耳光。

这一记耳光成了他和妻子难以弥合的伤痕。

但那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等他冷静下来之后,除了感到后悔,还感到惊恐。在他小时候,父母常常吵架,那时他们家里只有一个房间,父母都是在他面前争吵,他说看到儿子拉着妻子那一幕,不知怎么回事他脑中就回闪出了自己小时候父母吵架的画面。

这个男士说自己不是一个暴力的人,之前也从来没对妻子动过手,有时吵急了可能摔门而去,仅此而已。然而这次似乎完全失控了。后来他想,是妻子拖出儿子的那一幕深深刺痛了他,他阻止妻子对儿子说出那些话,其实是他内心渴望阻止母亲对年幼的他说出那些话。



  02

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面前争吵,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父母的争吵常常会成为孩子痛苦的记忆,这种记忆甚至会跟随他们进入成年。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也可能很深远,就像这个男士,会在这段记忆被激活的时候突然失控。

有一个女孩告诉我,每次她父母吵架,她就躲在被子里哭。有时她也会对父母抗议,让他们别总在她面前吵。但是父母会说,我们吵架关你什么事?

然而父母吵架,真的关孩子的事。

神经学研究发现,当孩子听见吼叫、怒骂声时,他们的压力激素就会飙升。因为父母争吵这种行为威胁到了孩子本来安全的家庭环境,所以很多孩子都害怕父母吵架,越小的孩子越害怕。

看见父母争吵会让孩子变得很焦虑,因为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当父母都失控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变得非常可怕。那些看见父母争吵甚至向对方大打出手的孩子,会一直害怕父母离婚。

当父母争吵中提及了孩子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认为自己要对父母的争吵负责,这会使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怀有内疚感。焦虑担忧的孩子也没办法向愤怒的父母寻求安慰,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恐惧强行压抑住,这些恐惧之后可能会引发孩子更广泛的焦虑情绪,让他们表现出叛逆行为,甚至偏差行为。

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对夫妻能够避免冲突。一对夫妻在孩子面前表达各自的分歧并没有什么不好,那么父母在事后如何处理将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且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冲突是生活总的一部分,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吵架了,吵就吵了,然后呢?怎么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里解脱出来?怎么和孩子说?小编为各位着急的家长提出四个步骤。来降低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步 自我隔离

吵架的第一步,父母必须要先自我隔离,找到能「安定自己情绪的人事物」,将自己的情绪抽离,避免情绪反应产生的不理智行为。

很多家长会问:「我都已经在气头上了,要怎么抽离情绪?」心语飘香专家说,要抽离情绪是有技巧的,只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能安定自己情绪的地方,就能快速的平衡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利用「嗅觉」或「意境式」的感官,是最能快速抽离生气的情绪。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恋人最后会一起,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对方的「味道」,也许是这个气味让你觉得有安全感,或者让你觉得很幸福。

不管为何,只要自己的情绪爆发了,就可以将感官注意力转移另一半的味道,让自己感受到另一半味道带给自己的愉悦,这时就很容易可以抽离生气的情绪。

第二步 半小时内请孩子过来,问他:「发生什么事?」

夫妻吵完架,一定要在半小时内,请孩子过来。为什么呢?心语飘香专家说,当小孩子看到爸妈吵架,身心一定会感到非常恐惧或不安,所以一定要在吵架的半小时内。

请孩子过来,问他:「刚刚发生什么事?」让孩子讲出自己的感受,一来,可以降低孩子内心的不安;二来,也可以让父母们有个警惕,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接着,向孩子解释爸爸妈妈妈为什么会吵架?因为只要爸妈吵架后,表现出两人还是可以尊重对方的意见,潜移默化下,孩子反而会学到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会存在很多不同意见,进而学到尊重他人不同想法与声音。

第三步 告诉孩子认清事件的对错

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后,接着要对他解释:「刚刚吵架过程中,哪件事情是对的?哪些事件是错的?」而不是讨论妈妈(爸爸)的过错。

这个技巧,心理学称之为「外化的对话」,也就是将「人」与「问题」分开,藉此避免人的思绪跟感觉,混杂在问题中,可以让当事人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理清事件的过程,认识自己的处境或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夫妻吵架过程中,不仅仅是合理的争论,往往也会出现丧失理智。比如会说出尖酸刻薄的话、粗话、摔东西等。这时,要告诉孩子:「刚刚妈妈很生气,所以对爸爸很凶,可是骂爸爸的那些话是错的,摔东西也是不对的,」而不是告诉他:「妈妈对不起你,妈妈错了。」

换言之,跟孩子解释时,要将人的角度从问题中抽离,如此作法,有助于孩子在未来面对类似情境时,认清事件的对错。

第四步 跟孩子讨论正确的做法

心语飘香专家说,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调、口气等等。

小孩会潜移默化的学习,所以吵架最重要的,就是在吵架过后跟孩子讨论:「当生气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向孩子解释,人本来就会为了小事情而发脾气,但说出自己的感受后,就会好了,但正确的态度、做法及口气应该是什么,否则可能会伤害周遭关心自己的人。

当然,若遇到实际状况,可以跟孩子讨论要怎么面对,孩子知道正确做法,如果孩子做对了,家长可别吝啬给孩子鼓励,因为这些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得更好喔。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物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环境生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些创伤终身难以愈合。

但如果父母因为分歧发生了争吵、谩骂,问题处理不好的话,即便他们之后和好了,对孩子也有消极影响,因为孩子会目睹对自己最重要的两个人如何伤害对方,如何羞辱对方。他们用这种行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当成年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通过争吵、谩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当父母争吵的时候,孩子会体会到安全感缺失的恐惧,而恐惧的记忆,是最难以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