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一方面其军队中所拥有最先进的武器为世人所瞩目,另一方面其军队拥有营养丰富的伙食和种类繁多的野战食品同样让人嫉妒。而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大兵们对着源源不断运来、似乎永远也没完没了的斯帕姆午餐肉大发牢骚,对口粮里巧克力的口味挑三拣四时,他们的盟友和敌人往往还在为能不能填饱肚子忧心忡忡。
▲二战时美军的野战口粮琳琅满目,已经非常令人羡慕
在那些经历过二战时期的战火和饥荒的人们印象中,美国大兵多是可乐随便喝、巧克力当零食、口香糖到处撒、野战口粮随便送人,一副阔气到爆表的形象。似乎只要顶着“美国大兵”的头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用为吃喝犯愁。
其实只要是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政府,都会努力保证军队的口粮供应——不论那些士兵是花钱招募来的还是刚下船就被强征入伍的。就如中国那句俗话“当兵吃粮”,军队里的头等大事就是先让他们有饭吃,不说是天天见荤腥,最起码也不能让他们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要知道,军队里若是缺枪少炮一时半会儿倒是无关紧要,只要没上战场厮杀,士兵们才懒得因为这种事来给军官找麻烦。可是如果没吃没喝的话,这些被弄进军队的家伙哪怕是一天也忍不下去。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出来当兵干的就是卖命的勾当,日后是要在战场上玩命的。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微薄的军饷还可以忍忍,连肚子都吃不饱那就只能无须再忍了。军官如果不希望这些士兵给自己惹出什么乱子,最起码也要给他们赏口饭吃。但是士兵们到底能吃得如何,就跟国家实力、军队体制建设以及政府清廉程度息息相关了。
至于美军,可以说是从建军伊始就有着重视口粮配给的传统。独立战争爆发没多久,当时负责领导独立运动的权力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就于1775年11月规定了“大陆军”士兵的每日口粮标准:1磅(约0.53千克)牛肉或3/4磅猪肉,或是1磅咸鱼(通常是历史悠久又价廉物美的腌鳕鱼);1磅面包或面粉;1品脱(1 美制湿量品脱约0.473升)牛奶;1夸脱(约0.946升)云衫啤酒或者是苹果酒。每个士兵每周还有3品脱(1 美制干量品脱约0.55升)的豌豆或者蚕豆,或者按照每蒲式耳(1蒲式耳为 美制干量64品脱)豌豆或蚕豆1美元的标准提供等量的其他蔬菜;每人每周1/2品脱大米或1品脱玉米面;没有啤酒或苹果酒供应的连队(100人)每周可以得到9加仑(约3.785升)的糖浆;每100人每周还有3磅蜡烛、24磅软肥皂或8磅硬肥皂的供应。
这一整套口粮供应标准在那个时代称得上是相当慷慨的。它既参考了当时英国军队的标准,又考虑到了北美殖民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十八世纪后期,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之后,农业和工商业都相当繁荣。也就是在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打拼的移民日子过得相对艰难些,北美殖民地基本上没有出现大规模饥荒的情况。
在这片真正称得上是“上帝应许之地”的富饶大陆,想填饱肚子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稍微花点儿力气开点儿荒种地就有玉米面饼吃。玉米这种既耐热又耐干旱的高产作物几乎是早期移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想吃肉的话也很好解决,北美地区的草原林地里有数不尽的飞禽走兽,野牛、野火鸡成群结队,野鹅、野鸭和北美旅鸽(已经被吃绝种了)飞起来都是遮天蔽日,只要肯出门打猎就有数不尽的野物吃。哪怕是自己没工夫出去打猎、到集市上购买的价钱也非常便宜,直接从印第安人那里购买更是便宜得离谱。1735年,在佐治亚的土著居民那里买上一头鹿甚至只需要花六个便士。想吃点儿水果的话,北美地区林间草场上的各种野生浆果也非常丰富,比如蓝莓、树莓、稠李、野樱桃、野葡萄俯拾皆是,也能让餐桌显得不那么单调。
这是一片物产丰富的土地,漂洋过海移民到北美寻找活路的人们经历了早期的艰辛之后,能获得的食品供应数量和品质(特别是肉类)已经比老欧洲强了许多。尤其是大西洋沿岸人口密集地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相当滋润,天天都有酒有肉。对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来说,要把这些在家里吃喝不愁的家伙弄到军队里吃糠咽菜当然很不现实。既然对面的英国红衣兵口粮不差,大陆军这边也不好意思弄出个寒碜的伙食标准来,倒不是害怕被英国人拿来当笑料,更因为这个标准实实在在地关系到从士兵到军官的切身利益。
不过,拜糟糕的财政状况和拙劣的后勤部门所赐,对独立事业充满热情的大陆军不仅很难兑现这个口粮标准,还经常处于严重缺乏给养的境地。因为饥寒交迫、待遇微薄,士兵走投无路闹饷甚至拖枪逃亡的事件层出不穷,整团整团的哗变也是司空见惯。如果没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慷慨解囊,很难想象那些只能光着脚躲在暗处放冷枪的“一分钟人”要怎样才能斗得过久经沙场的英国红衣兵。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