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社会人的自身品牌构建

社会学中,社会人是与自然人相对,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该假设由美国行为学家梅奥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最早提出。既然强调参与社会活动,从而进行自我发现且获得社会的认可,这其中必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知。一个人的仪容谈吐、行为处事、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因素便构成他人对其所做判断的依据,除心理上有逆反世界观的人外,人们均希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一行为可类比于营销学上品牌构建的过程。然而,又不能简单将一个人的品牌定义为个人形象,古语已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人这一个体做成品牌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内涵之广也不是三言两语可道尽。笔者仅借学习海南大学吴鸿老师企业品牌运营课程之机,试从“品牌”二字一舒所感,做一些浅薄探讨而非学术研究,虽力求言有所依,也必存以偏概全或无心生误之处。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于马匹身上所烫的烙印,其作用是明晰权属,以现代观点理解即为物权归属。在商品交易出现后,则逐渐发展为区分产品的商标等或有形或无形的标识(mark)。DeChematony 2003年对其所做定义:“A kind of something distinguishedby som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中文理解即为差异化特质的一种体现。比较被普遍接受的观念里,一个品牌的要素还应包括针对顾客的品牌关联性和认知价值。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给品牌做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设计,或者是它们的不同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2000)指出,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术语和标记,而且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最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可蕴含六层含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

二、本文对于人的品牌概念所做理解

何为人的品牌?首先,它必定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作为区分社会人个体的特征性差异;其次,它在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是由一系列活动所创造的有关于该个体的联想、形象或象征;同时,作为人长期投入积累形成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产生价值和效用;最后,它具备市场性,可理解为一种竞争手段,是在社会生存中不断占领有形、无形市场并获得利益的某种凭借。

根据自然辨证法中有关科学、伪科学等问题的理论,只有可被证伪的命题才有意义。试想,若一个人不具备品牌特质,必定与人具备个性这一事实矛盾。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没有意识到,每天我们都在试图为自己积蓄正面的品牌能量。从另一方面而言,杰出的品牌效应也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喜悦和现实生活中的便利。

三、结合已有研究的探讨

其实,谈及与人的自身品牌构建有关的命题,更多人是在“品牌如人”或“品牌的拟人化”等领域针对商业运作做相应论述,不能脱离商业利益的束缚,反向的单纯以人为根本的思辨比较少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前人从媒介产业经营的角度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做品牌研究,将节目主持人理解为一个市场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人或专业。当然,并非每个社会人都有公众人物的产业价值,但却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自己的市场影响。简而言之,一个人有市场直观体现为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办事能力较强,而如何能够将这样一个人本市场做大做强则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很多学者在有关城市和国家形象的探讨上应用了品牌的概念,这对于社会人品牌构建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吴友富在《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形象品牌,国家形象品牌塑造成功(如瑞士等国)可以提高公众对这个国家的认知程度,他提出以“和平、和谐、合作”作为21世纪中国的国家形象品牌的核心理念和内涵。应该说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这一观点显然是符合国内、国外大环境的,对于人自身的品牌构建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中国文化自古主张以和为贵,一个人如果形成攻击性较强的品牌形象,并不利于自身市场的拓展,而多数情况应是建立个性鲜明且形象亲和的品牌。

梁明珠等2005年从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文化对旅游城市品牌构建的意义,他认为用城市文化来构建旅城市品牌,有利于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将其所研究的对象城市换作社会人,从文化角度理解,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并不应该简单指教育背景、文化程度,正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必然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在面对问题时所体现出个人的修养才应该是人的文化核心。从文化入手谈人的品牌打造,无疑已经提升了这一问题的格调,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的探讨,可以说对于崇高人格的形成也在某种程度上作了准备。

四、有意识的培育形成人的品牌

前期诊断。既然谈及构建人的品牌,首先必然要明确个体人具备培育品牌的意识这一基本前提,只有如此接下来的讨论才有实际意义。有意识的进行系列准备,除需要对自身进行分析外,还要对所处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对社会人而言,最常见的即为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

形象定位。品牌形象定位需从每个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功能性和文化性两个方面因素,结合社会生活中交际的关系群,准确把握每一类与其发生联系者(对社会人的品牌进行消费的其他个体)的需求,争取在其心目中树立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品牌个性挖掘。应该选择一个或几个诸如谦逊、领导力、进取心等可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际的优秀品质,作为自己的品牌特质。

强化认同。为了培育他人对于你的品牌忠诚度,必须要在其认同感上进行强化,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将自身的品牌核心价值与他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品牌与相关者的需求相结合;融入情感因素,将功能和情愫两方面相结合。

品牌的传播。对人而言,名字是最简单、直接的商标范本,虽然不必像产品品牌推广过程中涉及广告和活动宣传等商业化运作模式,但是仍然可借鉴该类流程,将思路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人性化框架内。因为人会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遇到其他社会人个体,这些都是将自身品牌进行推广的可贵契机。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是应聘,怎样面对考官,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无疑是与自身利益有重要关联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传播推广方式,即利用其他人的口碑等侧面效应。

综上所述,仍需强调人的品牌构建核心是提升品牌的价值。而品牌文化又是品牌的价值核心,它决定品牌存在的方式,是品牌的精神理念,所以每个人必定要在自身的文化深度培育上做足文章,换句话说,人的自身修养才是品牌的最核心精神,是为人立业的根本。

五、后续的讨论

目前来看,上述的行为方式所获实际效用并不明显,因为人本身并非一种实际产品,由于自身情感因素的存在,并不具备诸如商品交换等很多产品特性,所以从市场运作中品牌营销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想法尚存在不成熟之处。

商业品牌运营的目标是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与其类似,人们也期望通过自身品牌的构建追求利益的获取和价值的实现。然而,不同点是,对于人这一个体,无论利益或价值都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含义。而很大程度上,社会人品牌这一观念对于自身的造就是存在于精神层面,如同每一支足球强队都必然有一个精神领袖,优秀的品牌价值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即是一个人的无声名片。像Rolex、Ferrari一样的奢华品牌毕竟是少数,能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塑造一个适合自身的品牌形象已属不易。由衷感叹,自我营销扩大品牌影响是手段,品牌文化即修养才是精髓,自古为人先于处事。

参考文献

[1]张曙临.品牌价值的实质与来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2):38-42.

[2]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朱利.品牌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4] 罗子明.品牌形象的构成及其测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4):19-22.

[5]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J].国际观察,2006,2:15-19.

[6] 梁明珠.论城市文化与旅游城市品牌构建[J].商业经济文萃,2006,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