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多穿,服装中的解构主义

大概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件像“变形金刚”可随意变换造型的衣服吧!曾经看过一段小视频:模特儿穿着无袖黑洋装,走动时看得见里衬一闪一闪的印花布。忽地,她猛然一扯胸前的布,唰一声,黑色布料掉下,变成一件细肩茶色相间的长洋装。

这是2013年由被誉为英国时尚鬼才的胡森·夏拉扬(Hussein Chalayan)在奥迪时尚节的闭幕秀上发布的作品,现场的观众和时尚媒体,像亲眼目睹一场场华美的魔术表演,被这鬼才的“变装”唬得眼睛不敢眨一下,一愣一愣的。

当年对于时尚圈还涉世未深的小编来说,同样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但对于时尚圈来说,像这样不按常规出牌的设计已是常态,这都得归功于80年底初新势力“解构主义”的入驻。

关于服装的“解构主义”设计

时装的解构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和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势力冲击了当时的高级时装领域。

导火线则是70年代的欧洲反时装运动。在那个充斥着反叛与探索的社会,各阶层的人民都在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在着装上更是对任何古怪的东西都能接受,对现代服装结构无疑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服装的“解构”,则是将传统的服装结构进行破坏,然后重组构成的过程。但只有通过设计师巧妙手法所缔造出的新结构、新整体的服装才算是解构服装,而不是拿块布随意一挂,要是这样,小编应该早就是大师了!

可以像Hussein Chalayan一样,不用换衣就能“一秒变装”的,还有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通过将服装解构与更换穿着方式来实现“一衣多穿”。

你可以说它是一条做大了的裤子,只是裆有点底,裤兜有点破;也可以说它就是一条连体裤,但设计师说:只要你开心,怎么穿都可以。比如:1.宽松穿法:如图;2.修身穿法:腰部绑腰带;3.正常穿法:灯笼裤的正常穿法。

总之穿衣很简单,只要“有洞可钻”。

三宅一生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一块布,左右两道口,再拼接两块面料即可,穿上身便有意外的造型收获;脖子一围,又是一条温暖的大披风围巾。这就是三宅一生服装最与人迥异之处:身体与服装之间永远保存着空间

三宅一生的服装也并不仅是人的第二皮肤,或仅是为塑出优美的人体曲线,而是由穿着者自己决定、自己体悟和展现的。这样,穿着者就可以自由忘我地在设计师为他提供的空间中舒适地表达自我,而不是被动地只限定于设计师已经设计完成的造型中。

这一设计理念一直被延续。比利时“安普卫特六君子”之一的另类女设计师Ann Demeulemeester,在1998年,将一整块面料按比例剪了几个洞,往身上一套就成了一条优雅的小黑裙,因为面料自有的特性和经纬向,决定了裹上身的布协调又合身,也许这就是解构的魅力吧,看似简单的东西,实则是设计师深思熟虑的结果。

是否觉得神奇又高大上,心切切地想要立即拥有一件一样神奇的衣服。

你的衣橱里是否也有一件独特的单品,好穿到你想要一辈子拥有,无论时尚怎么轮回,它都依然坚挺不过时。

提高单品的重复利用率,也许才能活得既简洁又时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