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你在南方喝羊汤,我在北方烫火锅

今天是农历的腊八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在这一天的上午11时55分42秒,太阳到达黄道285°。民谚有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二九、三九这个时段。而每年的小寒始于二九末,包含整个三九,因此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开始。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寒冷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很重要一点就是防寒。而且对于小寒这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说,防寒更是至关重要。因此虽然我国领土东西宽广,南北辽阔,在小寒的节气习俗上也基本大同小异——以防寒为主。

腊八粥和羊肉是南北方小寒时节必备的两种食物。《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八种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而羊肉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是冬季进补的上品。

如果说腊八粥在南北两地差异不大的话,那羊肉的吃法在南北两地则大不相同。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当地盛产的大尾羊非常适合做羊肉串,因而在新疆地区小寒会吃羊肉串。同样位于西北地区的宁夏,则喜欢烤全羊,羊肉拌好鸡蛋孜然胡椒面,送进炭火中烧烤,津香四溢。

内蒙古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同样也盛产肥羊,而在这里人们更喜欢清水煮,蘸盐或酱吃的手抓羊肉。

与内蒙相邻的北京,对羊肉吃法就多了起来,最主要的两种吃法一个是用羊的脊椎骨和棒骨配以中药香料熬制羊蝎子火锅,另一个则是闻名全国的铜锅涮肉。

到了南方的苏州地区,藏书镇的藏书羊肉与羊糕则是两种特色风味:前者香气浓郁,肉酥不烂,鲜而不腻;后者则鲜香酥烂,咸中微甜。

与苏州相邻的上海,小寒会吃红烧羊肉:选用崇明本地的白山羊肉,旺火翻炒至变色,配以黄酒冰糖酱油熬炖,实乃人间佳品。

四川简阳的人们,小寒时节会熬制羊肉汤。特别的一点是简阳的羊肉汤里会加入一条鲫鱼,正所谓鱼羊同烹最为鲜美。提起贵州的遵义,除了遵义会议外就是闻名海内的遵义羊肉粉。羊肉粉的汤用的是原汤,是用新鲜的羊肉熬制的。熬好汤之后,浇在米粉上,这米粉是经过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十分劲道,之后再放上羊肉片、调料。清香味鲜,滚烫辣香,汤清不浊。冬天里吃上一碗羊肉粉实在是再暖和不过了。

除了腊八粥与羊肉,南北方各有一些特色的食物,南方传统的食物南京地区的菜饭、广东地区的糯米饭等。北方地区则有二米粥配饺子,二米粥是粳米加小米熬制的粥,暖脾胃,搭配上刚出锅的饺子,吃完了当真不畏严寒。天津地区旧时小寒还会吃黄芽菜,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中间的芽制作而成,脆嫩可口。

   

此外,我国北方很多地区还有小寒冰戏的传统。《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京旧时的风俗,写道:“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古代的冰戏就是现代的溜冰,在冰面特厚的地方放置冰床,供人玩耍;或者穿冰鞋在冰面竞走。这一传统在北京目前仍有保留,小寒之后,什刹海溜冰场的生意就开始火爆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王维钧,历史、经济学、商业科普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编辑:胡小雨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 zhaocui@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