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击是最原始的作战方式,当原始人拿起木棒或者动物腿骨砸向敌人脑袋时,最原始的战锤也就诞生了。再后来古人将石头绑在木棒头上作战,相对于当时的打砸石刀石斧还有木制长矛,显然石锤更加制作容易成本低廉。随着石器加工技术的进步,古人学会了在石头上钻孔和磨制石器外形,这种穿在木棒头上圆石球终于有了战锤的模样。这种形制的战锤从原始社会一直到中世纪都变化不大。
战锤属于击打类冷兵器,由击打部分和手持部分组成。击打部分材质一般为金属或石头,形状有球形,星形,梨形及异形;手持部分材质一般为金属和木质。为了增加锤的有效击打力及结构紧凑性,杆和锤头一般分别制造,锤头使用更重更坚固的材料。战锤有单手锤和双手锤之分,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以各种形式普遍出现,从原始人时代一直应用到一次世界大战。
战锤一般作为士兵的辅助武器来使用,在剑、战斧、长矛和弓箭损坏或被击落的情况下紧急使用。在近距离作战中锤作为打击类武器对敌人的止动性非常强。
最古老的锤在欧洲、北非、近东地区都出土,有球形、梨形、饼型等形状,材质为石头、铅、铜和青铜。都磨制得很圆润工整,圆形可以保证在各个方向上的打击受力均匀,使得锤头更耐用。锤柄一般会用树木致密坚固的树瘤部分制成,然后在柄上加一个球型的锤头。用树瘤做锤柄在欧洲一直延续到近代。
后期的石锤一般会做出棱角、凸起,以利于在更小的面积下产生更大的冲击破坏力。在公元前25至20世纪的欧洲地下墓穴文化时期,多瑙河至乌拉尔地区的古人制作石锤的技艺已经很精湛了,直径超过10厘米的球型的锤体圆润工整比例协调,上面还加工出了四个凸起,凸起之间90度夹角非常准确,这在四千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技术。
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物证据,南美洲秘鲁西北海岸的莫切文化在公元1世纪至8世纪大量使用单手和双手的战锤。锤头由石头或者铜为材质,呈碟状,蘑菇状和钉头状。而之后的十二至十六世纪的印加文明使用的锤基本为石质锤头带尖顶,锤头磨制成齿轮或碟形。这种原始的武器在和由钢铁武器武装起来的西班牙的作战中屡屡处于下风。
在哥斯达黎加发现的两枚猫头鹰状的石锤头,直径超过5厘米,猫头鹰的喙部作为啄击部分而刻意被加强。这两枚石锤的时代为公元4至16世纪,猫头鹰的形象在当时中美洲阿兹特克战士中备受推崇。阿兹特克的美洲虎战士使用沉重的马夸威特黑曜石刀片木棒作战,但是这种猫头鹰石锤因为轻便耐用也备受青睐。
青铜材料和铸造技术的采用使武器制造者可以造出更多各种形状的锤来。在公元前14至公元前3世纪,广大高加索地区的古人用青铜铸造出各种锤首,锤首的直径通常为4到5厘米,在凸起的地方会刻意加厚并且会有凸起的线条以加强结构强度。
当时欧洲的单手锤一般安装球形型的青铜锤首,长度在50至70厘米,重量从200克到数公斤均有。一直到14世纪,锤柄均由木头制成缠上皮条,直径为3至4厘米;锤头直径为4.5至11厘米。直到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出现全金属的战锤。
球形锤首中间会有直径大于2厘米左右上下直径相同的孔用于插入木杆。在打击过程中最容易损坏是锤头和锤柄的连接处,所以很多锤首会在下端增加一个套管来保护木柄,或者从顶部楔入金属销子加固。这也是定居民族相对游牧民族的技术优势,游牧民族的战锤往往没有这项加固技术,所以定居民族的战锤更坚固耐用。
下图即为插入木柄后顶端楔入金属销子的锤首式样,所以上部的孔就要小很多。
将金属销子插入喇叭状的棒体内,然后再用金属环箍箍紧固定或者金属套筒套上再用钉子从旁边固定。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经常有加固的长金属销子比锤头还重的情况,可见古人对于锤子坚固程度的重视。
直到十四世纪,锤头都是重60至800克的球形装在木柄上。战锤和我们的想象中的李元霸大锤不太一样,这种武器不是特别沉重,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实战的锤头在200至400克,在骑马和徒步作战时作为辅助武器使用。战锤是战士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所有武器都被打落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为了保证锤在作战中不会掉落,包裹皮革的柄上会穿柄绳挂手腕上。柄绳有时候会穿在柄尾,有时候穿在柄尾稍微靠上的位置。战锤的特点是相对于刀剑易于制造而且成本低廉,可以打伤穿着铠甲的敌人。即使是穿着重型铠甲的敌人,他们的手和头部依然可以受到锤子的严重伤害。到了全金属六叶锤时代,甚至胸背的重甲也会被战锤击穿。所以在中世纪锤子成为在士兵甚至农民手中普遍受欢迎的武器。锤一直以伤害力大,打击短促有力而被骑士们推崇。在作战中骑兵们也喜欢用比步兵更长更重的单手锤。
自从十三世纪骑士开始装备重型的铠甲以来,破甲的战锤也同步发展采用了更重的重量,更强的材料和结构和更大的尺寸。破甲用的战锤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重量可达3公斤。重锤的打击力越大,重心就越是前移,但是这也造成了反应速度会变慢。所以重锤利于攻击而不利于防守,使用重锤的战士往往需要在另一只手有盾牌或者其他武器来进行防卫。在当时的剑术学校里对于重锤的防护以及使用都会加以重点培训。在公元十世纪,在东欧平原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即匈牙利的先民制造铁或者青铜的球形锤首和形状像两个倒扣的金字塔的双圆锥锤首,螺丝帽状的多角锤首和扁圆的纺锤形锤首也很多见。为防止锤首脱落往往会在顶部加铁帽并用楔子固定。当然这种战锤相对于同时代的罗马战锤显得有些原始。
出于节省成本考虑,在4至13世纪的斯拉夫地区,以基辅罗斯为代表,喜欢制造大而空膛的锤首。在空膛与柄的缝隙里填满石子或者灌满铅和锡,甚至其他更便宜的材料来填充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这种空膛填充锤成本低廉但打击力不弱,在当时的东欧非常流行。
在公元5至14世纪由两个分别铸造的半球部分再焊接成一个锤首也非常常见,这种分铸锤首也都是空膛锤首,需要填充重物。
在世界各地的锤首都大同小异,有多边形加三角锥凸起、圆形加乳突、螺丝头形状,瓜状等。大的锤首往往空膛需要填充物,小的往往实心。打击部分多为三角锥、乳突、棱角或者短翅。
有突出加强的叶片的羽锤从公元10世纪起就在欧洲及亚洲受到普遍欢迎,因羽毛状用作打击的叶片而得名,这种结构设计在保障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锤的重量。羽锤的可以有不同的叶片数,使用高强度钢的情况叶片可以只有4叶,但是大多数战士会选择6叶,即六叶锤。这种武器又称‘晨星’,因其6个叶片像晨星的光芒。
六叶锤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六个放射状分布的叶片。尖锐的叶片均匀分布将打击力汇聚为一点产生可怕的打击伤害。同时叶片也减轻了锤头的重量。有学者认为六叶锤起源于13世纪的罗斯,也有学者认为六叶锤起源于意大利。六叶锤的产生是以当时的火枪火炮管锻造造技术为基础,采用了合理的物理力学设计和焊接的工艺。火枪作坊将钢铁锻造工艺用于制造六叶锤,所以六叶锤要比铸造的锤更加结实耐用。从结构上来说每个钢叶片之间大夹角120度,小夹角60度,在360度方向上至少会有一个叶片起到打击作用。这种结构极不容易弯曲又不容易变形,所以在中世纪欧洲、小亚细亚、中东、中亚、印度被广泛采用。
六叶锤在当时的造价比较贵,因为它的结构复杂对加工工艺和材料强度要求比常规的铸造锤高。叶片形状也很多样,有矩形、三角形、半圆形和多边几何形等。在近东地区六叶锤往往做成圆形并且叶片边缘磨得很锋利。
由于六叶锤重心靠前,打击力非常巨大但是有很大的惯性,这就造成六叶锤的防守动作会不够迅速并且在攻击中非常消耗体力。使用六叶锤的战士要求体力和耐力都很好并且配备盾牌作为防护。
在16至17世纪的欧洲,六叶锤的叶片已经拉长为带弧度的钝角三角形并在打击点有凸起,这样是为了击中敌人的铠甲时不要卡住。同时叶片中心也做了镂空,这样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减轻锤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如果六叶锤使用木柄会很轻,重量在400克左右。但是为了打破中世纪的重型骑士铠甲,需要使用更重更结实的钢柄六叶锤,而且钢柄相对于木柄整个武器更容易找到平衡感和掌握重心。
全金属的六叶锤除了锤头可以砸击以外,金属的柄也可以格挡敌人的刀剑。在顶端往往加凸起的顶帽,以固定锤头并有戳击的功能。为了防止敌人的刀剑顺着杆伤到持锤的手,在靠近手持的上方加装了铜制或铁制的护手环。为了防止锤滑落,在柄底也加装了铜制或铁制的底镦,这个底镦也可以反手起到砸击作用。
在欧洲随着六叶锤的普及,其它形制的锤都慢慢被替代。到了17世纪,基本上都是六叶锤的天下。但是随着铠甲的衰落,重型六叶锤也退出历史舞台。轻型的锤作为攻击轻甲敌人的武器和权威的象征又开始出现。
在11至14世纪,俄国及蒙古的游牧民族为了破甲和勾拽的需要制造出像猛禽的喙一样的棘突,用来强化锤首一侧的打击功能。这种锤首在金帐汗国时代的武士中非常流行,为东西方在战争中交流相互影响的产物。
中国的锤也经历了从木柄到金属柄,锤首由小到大的演化过程。中国的锤首多以瓜形为主,晚期也有八棱型的锤首。在明代由于受到中亚六叶锤的影响,还出现了六棱星状的铜锤。由于不带锋刃,锤在中国除了作为重要辅助兵器使用之外还为护卫仪仗使用,金瓜武士的形象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壁画及雕塑中。但是锤在中国从来没有像西方的锤一样变成权威的象征。关于中国的锤已经有很多文章了,这里就不再过多涉及。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3世纪这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内,在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这些波斯帝国的故地使用有长套筒的棒状锤首。这种锤首上面也使用三角锥,棘突、乳突、叶片甚至浮雕来进行打击。这种特征明显的战锤锤也被考古工作者称为巴勒斯坦型锤。
最古老的印度锤由石头制成锤首,锤首呈飞碟形状,直径在7至12厘米,厚度在2.5至5厘米。也有球形和梨形的石锤首,直径在6.5至8.5之间,重量要比飞碟型的轻些。从公元前3世纪起,印度的锤首开始由青铜铸造,有飞碟形、球形、梨形、多边形等。在印度西北地区由于受到波斯的影响,锤首也出现了长的套筒。下面是印度中古时期一些钢铁战锤的形制,有得双手锤长度达1.8米。
在印度的图画中诸神经常会手持战锤作为法器,在佛教传来中国时,他们手里的战锤被中国人称为“杵”。
在15至16世纪的莫卧尔王朝时期,印度的战锤带有浓郁的波斯色彩。螺旋形、枣核形、球形、碟形、苍耳形都有,有不同数目叶片的羽锤也开始使用。这个时期的印度球形战锤往往会在顶端有个长的尖刺,或者在圆形锤的腰部有一圈尖刺,这是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在印度和波斯地区,金属锤柄的长度从57厘米到120厘米不等,锤柄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有箍形或球形的凸起来增加摩擦同时也强化了柄的强度。同时也是末端的手柄的护手。有时候锤柄内会放入5个钢珠或者在锤柄上套5个活动的钢环(5在伊斯兰教义中是神圣的数字),这些附件显然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在晚期的印度锤出现了刀剑一样的手柄护手,在护手内垫以缓冲的布料同时在柄的末端有一个稍微弯曲的圆刺,这也是这一时期印度战锤的显著特点。
这把保存下来的伊朗或印度羽锤装了两个叶状锤首在顶上,形制比较少见。这是柄礼仪兵器,由苏丹的御林军卫士配备。
从中世纪到19世纪,在波斯王朝的伊朗地区的军官或官吏一直使用一种称之为‘百夫长权杖’的战锤,这种锤锤首捶打成鬼头,牛头或者人面形状,上面有生动的五官,耳朵和犄角则是用于打击的凸起部分。这种锤在挥舞的时候,空气通过镂空的鼻孔,嘴巴和耳朵会发出啸叫的声音。但这种锤更多的功能是权杖,为中高级军官或地方长官显示权威所用。
在欧洲中世纪,锤不止用于作战也用于比武竞赛。锤被视为比战斧更高贵的武器,领主和贵族也喜欢用锤来做权杖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在六叶锤繁盛之前,木柄锤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以圆柱形、球形、梨形居多。由于锤是钝器,不太会产生血肉模糊的伤口,可以一击毙命,在当时被称为‘慈悲的武器’。很多神职人员和商人都携带锤自卫。而到了铠甲发展到极致的16,17世纪,所有的战锤就都变成了全钢的六叶锤。
战锤,特别是后期的六叶锤因为其坚硬锋利的叶片而在瑞典语里称为‘摩根斯坦'在德语里称为‘晨星’,在远古时代,古罗斯语称击打类武器为‘基’。在斯拉夫古代编年史中称之为‘杖’,现在锤这个词是在16世纪开始形成的,词根是硬块和撞击的意思。也有说法是锤的名称是从东方传来。同时因为锤在俄语里和权力是同音词,所以在斯拉夫和东欧文化里锤也是权威的象征,哥萨克的首领交出战锤就意味着交出了权力。而六叶锤在俄语被形象地称为‘六分力’。在东欧一些民族称锤为‘布日德汗’,这是突厥民族的传过去的称谓,同时由于是突厥语系,在奥斯曼土耳其也这样称呼战锤。
在从中古到近代,中东北非地区使用锤也很普遍。从象征性的权杖到实战的战锤都有各种各样的形制。
在全世界的武器里,战锤是相似性和通用性最强的武器,从波斯到欧洲战锤都大同小异功能相似。辅助防卫、破甲、仪仗、显示权威是各地战锤的基本功能。
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由于重型铠甲的装备,步兵开始使用双手的长锤并加装更重的锤头来破甲。所以在步兵长矛方阵里出现了长锤兵和长戟兵。在1430年捷克的胡斯战争中,连枷和长锤被捷克起义者大量使用。
双手长锤的攻击能力强大,可以冲开敌人的阵型。但是相对防守能力薄弱,需要和其他兵种配合作战才能起到作用。所以长锤兵在步兵方阵里占少数,战时处于方阵后面,在两阵抵近纠缠时上前来打破敌人的阵线。由于长锤重量沉重会消耗很多体力,长锤兵在战斗一段时间后会退回阵后休息。为了增加长锤兵的防卫能力,长锤都会在顶端加长刺已在紧急时刻作为短矛来防卫自己。同样理由,双手锤的柄底端也会套上尖锥,在列阵时插入地面起固定作用也在紧急时刻做短矛用。
在16世纪以后,由于火枪的大规模使用,冷兵器逐渐地位下降缓缓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作为破甲武器的战锤,随着铠甲的消亡而首当其冲。但是在波兰、奥斯曼帝国、德国、匈牙利、乌克兰、俄国、法国、波斯帝国等地战锤渐渐变成了一种权利的象征。君主和元帅的权杖就是由战锤演化而来。甚至近代匈牙利的警察都用一把小小的锤形警棒来象征他们代表的国家权力。
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供权贵所用的昂贵战锤权杖,用黄金、象牙、宝石、珐琅制成,采用了镶嵌、错金银、雕刻等工艺,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艺术品。
这一时期的战锤更加精巧,而且空心锤头尺寸较大,各个部件的组合也开始使用螺纹固定。在空心的手柄末端还经常会藏一把匕首,以供权贵在遇到刺客时紧急防身。而战锤本身的坚固性以及实用性已经完全不在工匠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在这一时期的东欧国家,战锤权杖成为贵族和高级官员的象征。大公、大领主、地方长官、御林军将军、哥萨克首领等都会携带战锤权杖作为权威和官阶象征。
在18世纪顿河哥萨克首领的象征是有木柄的单手锤,哥萨克称之为‘纳斯嘉’意为龟符。‘纳斯嘉’一般有金属的锤首,做成球形或者猛兽和鸟的头的形状。
在16世纪时,战锤权杖在东欧及近东地区的作用和中国的印绶相当,波兰皇帝分封哥萨克首领时会颁给战锤权杖,乌克兰的统领继位首先要继承的也是战锤权杖,大领主在转让领地庄园时也要转让战锤权杖。
这个时期的战锤权杖的木柄都用乌木、象牙、独角鲸牙等名贵材料之中制作,在柄上刻有制作者,拥有者名字、座右铭、圣经章节、家族纹章等。上校级别的军官或骑兵队长也有自己的战锤权杖,只不过比权贵的权杖朴素一些,锤头要小一些,更偏重于实用而不是华丽好看。
但是在俄罗斯帝国后期,哥萨克团长和骑兵队长的生活日趋优越,他们的战锤也日趋豪华,锤头已经和权贵一样大了。这也是战锤越来越偏重于象征权威而不是作战的趋势所致。
战锤最后一次上战场是在一战时期,当时的奥匈帝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都给士兵配备了少量的战锤作为壕堑作战时刺刀的替代品。这种短战锤当时被称作‘壕沟棒’,在战壕掩体等地下工事这样狭窄空间里进行肉搏时,这种短棒要比刺刀更灵活有效。这是最后一次战锤正式上战场了,从此之后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去瞻仰这种伴随了人类历史几万年的武器了。
下图为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议会上举起象征总统的权威的战锤权杖,这也是战锤在欧洲的最后一点遗风了。
本文观点数据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