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你是不是陷入二选一的困境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不小心撞破了头,贴着OK绷就上班去。同事们看到后都问你怎么了。本来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你却为此解释了上千遍,最后烦得干脆撕掉OK绷。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鸟笼效应来解释,当人们掉入了空“鸟笼”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被鸟笼牵着走,不断找东西企图填满它。

你是想扔掉鸟笼还是养鸟

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是来自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打赌,它是由哈佛大学的教授詹姆斯发起的。

1907年,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同时退休。某天,詹姆斯就对卡尔森说:

“我跟你打赌,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一定能让你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不相信詹姆斯的话,认为自己没有养鸟的兴趣,是不可能为此养一只鸟。

过了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就送了他一只精美的鸟笼,并要求卡尔森一定要将鸟笼挂在客厅里。

卡尔森接过鸟笼,并将它挂在客厅的显眼处。他转过身对詹姆斯说:“老朋友,你别费劲儿了,我是不可能养鸟的。”

然而,过了几天,每个到卡尔森家中拜访的人都无一例外地会问一个问题:“鸟是什么时候死的?”卡尔森只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对访客解释。可访客们听完后都投以疑惑和不信任的眼神。最后,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放进了笼子里。

当有一个空鸟笼的时候,人们就会陷入这样一个奇妙的效应里,最后选择买一只鸟放进鸟笼或者直接扔掉鸟笼,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心理效应称之为鸟笼效应。

这种奇妙效应的产生首先是因为人们的惯性看法。当有一个空鸟笼,人们就会认为这个鸟笼养过鸟。当有一个烟灰缸,人们就会认为屋主抽烟。这些都是出自于人们对事物的惯性认知。当不符合惯性认知的人受到其他人的质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最后会选择摆脱压力源,或者是从众。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给自己在心理上制造一个大鸟笼,然后不断地去填满这个鸟笼。

比如说,当你完成了手头的工作,而下班时间也正好到了,可是当你看到别人准备加班,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留下来加班,哪怕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现在就干。因为你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大鸟笼,这个鸟笼就是:没有加班会显得自己不够勤奋。因为这个鸟笼,所以你把自己填了进去。

事实上,按时完成工作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到了指定下班时间离开也是合理的行为,所以“没有加班等同于不勤奋”是人们给自己预设的牢笼。

你想要放进一只什么鸟

当人们陷入了预设的空鸟笼中,就会变成只有两个选择——扔掉鸟笼,或者是养鸟。这就是鸟笼效应在发生作用。如果你拥有一只奢华的鸟笼,并且想要用上它,那么你想放进一只什么样的鸟呢?

答案是一只名贵的鸟。因为一只奢华的鸟笼,如果放入一只寻常的麻雀,就会显得不搭配。如果你陷入了这个“奢华”的鸟笼效应,你就会没完没了地烦恼下去。

早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著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就陷入了这样的烦恼。为此,他撰写了一篇名为《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的文章,并在当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这篇文章是来自于丹尼斯·狄德罗的真实感受。当时,有位朋友从国外带回了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送给丹尼斯·狄德罗。

丹尼斯·狄德罗非常喜欢,就将原来的旧睡袍塞在了衣橱的角落,每天把新睡袍穿在身上。

每次,丹尼斯·狄德罗穿上睡袍的时候,都有变身贵族的错觉。

于是,他穿着奢华精美的睡袍在房间里有模有样地走来走去,心里美滋滋的。突然,他发现脚下的地毯质地非常粗糙,针脚粗得吓人,衬不起这件华贵的睡袍。第二天,丹尼斯·狄德罗立刻换了一张质地柔软、做工精良的地毯。

结果,过了不久,丹尼斯·狄德罗又觉得房间里的书柜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好像衬托不起这件美丽的睡袍和昂贵的地毯,于是又换了书柜。

接下来,丹尼斯·狄德罗还有更多的烦恼,换了书柜又想换书桌,换了书桌又想换椅子……结果是没完没了地烦恼下去。这就是丹尼斯·狄德罗与旧睡袍离别之后的烦恼。

当有了一只奢华的鸟笼,你会放一只什么样的鸟进去呢?当放了一只名贵的鸟,你又会想用什么样的客厅来衬托这个奢华的鸟笼和名贵的鸟呢?当你有了一只奢华的鸟笼时,千万要小心哦!不要被这个奢华的鸟笼牵着鼻子走。

本文摘自《惯守本能的毛毛虫:奇妙的心理效应》,想要看的快去掌阅下载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