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已成为目前养殖业的热门项目,养水貂的人越多,意味着碰到的问题就越多。养殖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水貂生病,所谓“一病瘦三斤”,这对很多养殖户来讲损失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既然知道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哪些,我们更应该学好如何防治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水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技术,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因疾病而造成经济损失。
一、季节多发病防治技术
1.咬伤
水貂有时会患上自咬症,会咬食自己的皮毛,目前尚不明确具体原因,只能依靠治疗表皮的咬伤,患上自咬症会严重影响皮毛的质量,一定要多加防范。
预防措施:发现患症水貂应及时隔离治疗,并保持舍内清洁、安静,保证饲料供给。
治疗措施:对咬伤部位,先用双氧水进行消毒伤口,撒上消炎药;重度肌肉损伤者可每日注射青霉素(40万单位)2次
2.肿胀
肿胀是一种多发春秋两季的疾病,肿胀发病的部位可能是爪子,也可能是脖子,肿胀的病因有很多种,有可能使传染病也有可能是细菌引起的。
预防措施:及时对舍内进行消毒杀菌,并保持清洁;及时洗刷饮水槽和饮食槽,防治细菌侵入。
治疗措施:肿胀的表现一般为肌肉内部发脓溃烂,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排脓消毒,后撒上消炎药或肌注青霉素。
3.脱肛
脱肛常见于仔貂,成年貂比较少见。脱肛可能是重度肠胃炎引起的疾病,腹压升高而导致脱肛。
预防措施:不要喂食变质腐烂的饲料,保持舍内清洁,防止胃肠炎,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
治疗措施:先消毒,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用食用醋热敷或用普鲁卡因、明矾温敷。
4.中暑
中暑多发于夏季,是由于舍内温度过高而引起的,。表现症状为走路不稳、张口剧喘,不断发错刺耳叫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口吐白沫、呕吐、痉挛而死。
预防措施:炎热的季节可采用舍内大家遮阴棚、种植阔叶树的方式来遮阴避暑,其次,每天要保证饮水的清洁量足。温度过高时可在舍内防治大水盆,供水貂沐浴,或在舍内洒凉水散热。
治疗措施:将中暑水貂移至通风,用冷水敷头部,待其渐渐苏醒。严重者可皮注尼可刹0.2~0.3ml强心,同时可在皮下多注射点葡萄糖,来补充体力,迅速恢复。
5.癞皮病
癞皮病又称为糙皮病,对水貂皮毛的影响非常大,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营养不足、感染细菌等等,要平时多注意观察。
预防措施:保证每日饲料的需求量,做到营养均衡,保持舍内清洁。
治疗措施:用1%酚软膏擦涂患处,也可用水杨酸酊、冰片,也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二、水貂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在养殖水貂过程中,有三类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且对水貂的危害也比较大,分别为犬瘟热、阿留申病、黄脂肪病。这三类疾病是目前发现并且能及时预防和治疗的,大家可以参考具体的防治措施,以免遭受损失。
1.犬瘟热
犬瘟热的症状表现为眼睑肿胀、鼻、眼分泌粘液,呼吸困难,脚爪肿胀,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严重的病貂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一阵阵的抽搐和发出刺耳的叫声
预防措施:及时接收犬瘟热疫苗,使水貂刹产生抗体;同时要保持笼舍内的清洁,及时对舍内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干燥,防止细菌入侵。接种犬瘟热疫苗的时间为幼貂与母貂分窝后的15~30天内免疫一次,同时每年的秋季还要在进行一次全群免疫。
治疗措施:水貂犬瘟热病的潜伏期是2~10天,是一种发病快、危害大的疾病。目前尚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理,要多注意观察貂群的情况,在病貂发病初期,可采取皮下注射犬高免血清10ml。
2.阿留申病
水貂阿留申病是世界公认的水貂三大疫病之一,所有品系的水貂均会感染,并且死亡率非常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母貂空杯、流产、公貂交配能力下降、皮毛品质下降、消瘦、齿龈局部出现溃疡斑,尿液浑浊且呈红色,是由阿留申病病毒引起的。
预防措施:保持舍内清洁,加强免疫,严格选留种貂,引进貂种后要先进行消毒防疫,以免带入病原。
治疗措施:迄今为止,尚无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后应及时将病貂隔离。其次,可采用抗菌素和中兽药治疗防止继发症。缓解病情的方法为猪舍板蓝根注射液,同时辅助头孢类抗菌素、复合维生素B1、氯化胆碱及肝制剂等。
3.黄脂肪病
水貂黄脂肪病多发于发育良好幼貂或食欲旺盛的成貂,症状为食欲不振、下痢、渴欲增强、可视黏膜轻度黄染,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死亡、排煤焦油状黑便、腹部尿湿、痉挛尖叫、腹股沟部有发硬的片状或条状的脂肪块。大多是由长期喂食酸败的动物性饲料而引起的。
预防措施:严禁喂食酸败的动物性饲料,可在日料中添加维生素E、酵母、小麦芽、鱼肝油等。
治疗措施:青霉素10~20万单位、维生素E1~2ml,维生素E 水貂5~8mg/只/天;维生素B4水貂0.1~0.3g/只/天,每日肌注1次,有一定效果;
在水貂养殖过程中,要在每天的喂养过程中观察水貂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诊断,查明病因,及时治疗。同时要多了水貂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来更好更快的采取相关措施,以免病情恶化,造成水貂死亡,直接导致养殖场经济方面遭受损失。
本文来源土流网农业频道,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农业”
了解更多农业资讯、政策解读,请添加公众号:土地论坛(tudi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