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原本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但三兄弟中,李世民的所立的军功最大。当年太原起兵反隋本是他提出的谋略,据说李渊也答应事成后将立他为太子,但最终因群臣反对和李建成的活动而作罢。天下渐渐稳定后,李世民在民间的威望渐渐盖过了兄长,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将他视作心腹之患,联手起来排挤李世民,甚至千方百计地想要除掉他。武德八年(625年),李建成召李世民到东宫饮酒,散席后李世民却“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怀疑是太子下毒,至此兄弟关系彻底破裂。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再次犯边。太子李建成向唐高祖李渊提议,由齐王李元吉做统帅领兵北征突厥。李渊同意后,李建成又请求将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名大将以及秦王府的精英将士划归李元吉指挥。他俩计划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调离身边,而后施计将李世民根除。但他们不知道,太子李建成东宫的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安插在太子身边的眼线。他悄悄地找到李世民,将这个秘密计划向他汇报:“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谋害秦王。”李世民感到事态严重,急忙找到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等人商量对策。他们均建议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击垮太子的势力。但李世民仍犹豫不决,担心背上弑兄的骂名。最后还是尉迟敬德促成秦王下了决心,《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有如下记录:
李世民说:“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
尉迟敬德答:“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
李世民原觉得兄弟间自相残杀将留污名于青史,想先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动手之后,再加以反击,届时自然师出有名。但尉迟敬德说这是天意所为,甚至表示若不当机立断,他和长孙无忌宁愿挂印而去,同时又表示本方准备充分,击败建成十拿九稳,终于让李世民定下了决策。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李渊告状说告发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私通乱伦,并预谋加害自己,高祖答应第二天召集他们兄弟三人进宫对质,由他亲自盘查事情的原委虚实。玄武门之变的序幕就此被揭开了。
这场政变中,李建成贵为太子,并得李元吉、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人追随,实力本不容小觑。秦王李世民能够力挽狂澜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成功安插了重要间谍深入对方的阵营内部——此人就是防守玄武门的御林军将领常何。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下,曾经跟随李建成讨伐刘黑闼,之后李建成在魏徵的授意下极力与其结交并收买成为亲信,但他在李世民的多次暗访劝诱中又秘密回归于李世民阵营里,成为一位双面间谍。
玄武门事变前夕,李世民在与尉迟敬德等人谋划好对策后,夜访常何,向其安排玄武门伏兵之事,除此之外,还交予其一个特殊的任务。李世民自幼与李元吉一起长大,他深知李元吉擅长弓箭,武艺高强。为了练习箭术,李元吉甚至从小就常以射杀移动中的俘虏为乐,弓箭是他身上形影不离的武器。李世民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打算从李元吉随身携带的弓箭上动手脚,而这项任务的最佳执行者就是身为太子心腹的常何,他所要执行的任务就是偷换掉李元吉的弓箭。弓箭不同于佩剑佩刀,通常没有固定专用的配备,且常何熟知李元吉的习惯,李元吉出门一般都是随手拿一把弓箭,并没有留意过细节。事变前夕,常何潜进齐王府和太子府的武器库,将武器架上的弓箭偷偷调换成了经过伪装的大膂力弓。由于伪装得惟妙惟肖,表面上根本无法将它与普通弓箭相区别。常何利用自己的地位,在王府中进出自如,没有任何人起疑,过程十分顺利。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起了“玄武门之变”。是日清晨,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帝都长安城皇宫北面的玄武门,这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的必经之路。当两人与少数随从骑着马进入了玄武门后,察觉情况异常,空气中弥漫一股危险诡异的气息,两人心中开始起疑,准备调头返回。就在这时,常何立马命人将玄武门的大门关闭,将他们的手下隔绝在外,李世民则从玄武门里骑着马带领一群亲兵蜂拥而至,李世民向他们喊道:“殿下,勿走!”李元吉知道事情有异,连忙转身过来拿起弓箭准备开弓射杀李世民,然而平日驾轻就熟的弓箭此刻无论使多大劲儿都拉不开。利用这机会,李世民却用将箭射向了太子李建成,将其射死坠马。紧接着尉迟敬德就率了一支七十名骑兵组成的队伍冲进混战中,将李元吉也射下马。可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他窜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他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来不及起身。负伤的元吉目睹此景准备孤注一掷,他冲上前去,夺过李世民的弓,准备用弓弦勒死秦王,为太子报仇。但尉迟恭及时跃马奔来大声喝斥他。
元吉自忖不是对手(元吉曾与尉迟恭比武,大败而回)仓促放开世民,准备遁入武德殿寻求父皇李渊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毫不留情的放箭将他射死。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将士们听到玄武门里发出喊杀声,猜想到必定出了变故,倾巢出动前往救援,而常何手下的御林军此先不但不干涉政变,还与前来救援的太子部队展开厮杀。李世民一边指挥将士们抵抗,一边派大将尉迟敬德进宫向唐高祖禀报。高祖正在悠闲地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并等着兄弟三人前来觐见,却不料见到尉迟敬德全身甲胄,手执利器,气喘吁吁地闯入禁宫。《资治通鉴》对这段史事有着详细记载,唐高祖问尉迟敬德:“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于是才知晓外面出了大事,不免心神不宁,愁肠百结。宰相萧瑀等大臣见状进言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本就没有立过任何汗马功劳,反而因此仇恨功名显著的秦王李世民,欲加害于秦王,这下秦王将他们都铲除了,这是好事啊,把国事交付给战功赫赫的秦王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唐高祖见目前已成定局,只好采纳大臣们的意见,说:“善!此吾之夙心也。”。很快,李渊宣布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罪状”,并将军政大权交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唐高祖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下诏曰:“今日起军国事务,不分大小皆由太子处决,然后奏报皇上。”
过了两个月,也就是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公元626年9月4日),唐高祖李渊禅位给李世民,自己退位做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做了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即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常何也因功升职为中郎将。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刀匠老刘weixin:Lqbj689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