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进化心理学》的入门书籍,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生存问题(这是之一的内容);
第二、繁衍问题(这是之二的内容);
第三、群落问题(这将会是这一期带来的内容)。
群落,就是基于繁衍形成的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团体。
一、亲代抚育及亲属关系
在人类社会里面,利他行为一直是广受颂扬。从古至今,我们看到颂扬父母的诗篇文章更是不知几何。
既然一种行为能够从远古时代就一直传承下来,那么在进化之上必然有其理由。
而亲代抚育之所以能够得以保留甚至是一种普世观念,原因在于——对于一个个体生命来说,带有其自身基因50%拷贝的子女(广义适合度理论),帮助(抚育)他们,无疑是对自己有价值的。
而且在广义适合度理论里面,父母跟子女、同胞兄弟有50%的遗传相关度,子女与其叔伯、姨舅,都有25%的遗传相关度……
这个数据有什么含义?如果遗传相关度为50%的亲属所获得的收益比利他者付出的代价高出两倍、遗传相关度为25%的亲属所获得的收益比利他者付出的代价高出四倍(以此类推),那么自然选择将支持利他者付出代价。(哈密尔顿,广义适合度理论。第四版,P249)
哈密尔顿的广义适合度理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在20世纪最重要的修正。在此之前,利他行为一直让进化论者困惑不已。
明白这一理论,我们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地松鼠看到捕食者之后会发出警报(这会使其置于极度危险的地步),人们为什么愿意帮助自己的亲属(这个过程或多或少会付出一些代价)?
但是,这个理论解释不了的,是两个广义适合度极低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问题。
二、互惠互利,合作联盟
对于两个没有任何广义适合度(严格来说应该是极低)的人来说,帮助他人(的繁殖成功),自己却会承受一定的适合度损失。
这种利他行为能够得以在群体之中保留至今,那么从整体上来看,这种行为对于单个个体来说,整体收益应该是一个正值。否则,个体坚持一件收益负值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自然选择在长时间的进化之中剔除出整个基因库。
其实这个问题,在《自私的基因》之中,道金斯对其进行过解释,我们在那一期的概览里面也提到过——那就是互惠法则。《影响力》里面未能清楚解释的互惠法则根因。
互惠式的利他主义理论: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哪里获得回馈,那么这种促使人们向非亲属提供帮助的适应器就能够得以进化。(第四版,P282)
这个理论之下,利他者进化出这个适应器显然是有效的,但是必须解决因此带来的适应器问题:必须能够保证自己所提供的利益在将来能够得到回报。
所有让利他者受损的类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欺骗。
如果用互惠式利他主义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假定这个设想成立的话,那么进化一定会促使人们进化出各种心理机制,来防止被“欺骗”遭受净损失。
我们现在打开回忆,回想曾经遭受过的损失——哪些你的印象最深?
被小偷盗窃?
谁拿过你的钱(或者其他),没给你类似的回馈?
你会帮助怎么样的人?
你会不会借钱给一个名声不好的人?
……
在进化心理学里面认为,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记住那些违背了社会契约的人——比如说一个被当众抓住的小偷;人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自己对他人的投入与回报;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也会衡量这种投资的预期收益、价值(所以,救急不救穷)……
我们这些进化出来的心理机制,就是为了保障前面“利他行为”这一机制的正常运作。
三、社会地位、等级
自小我们就受到各种教育,人人生而平等。
好吧,必须承认,法律面前确实人人平等。
但是我们换一个语境:不妨假设一个陌生人——在他心里,你觉得你跟盖茨是平等的吗?
不要抬杠,如果给这个陌生人选择一起共进晚餐的机会,你毫无可能。如果你非要说人人平等,送给你四个字:活在梦里。
对于个体而言,如果每次遇到对手就要拼个你死我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愚蠢的策略(还记得《自私的基因》概览之中,鸽子与鹰的博弈么),对于弱者来说,这无疑是找死,而就算是对于强者,无休止的争战浪费了它繁殖的机会。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必然会进化出一种机制,来确保稳定的情况下协调群体的资源分配。
支配等级正是这一产物:群体的一部分成员比其他成员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那些非常关键的资源——有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的资源。(第四版,P381)
另外,有个非常重要的推论:妹纸们偏爱“支配”特征明显的男人。
简单来说,妹纸们有天生被“支配”的欲望,这一点她们自己主观上很难意识到。
可以试想一个场景,一个男人跟女人出去约会,女人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随便。。。
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欺骗。一般来说,支配地位高的人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较好的经济地位等等,进化给妹纸们产生了这么一种简单的筛选适应器:那种有着掌控能力、动辄喜欢决定的人,就是支配等级高的人。(所谓霸道总裁,就是这么一个心理逻辑。不要跟我说是那些。。帅气之类的鬼名词,相信我,总裁就算歪瓜裂枣,妹纸们依旧爱)
如果清楚了这么一种心理规则,那么你想必可以预测:一个屌丝苦追女神N年,一直默默守候,最终?(如果让我来猜的话,我会猜测两种结局:第一是喜当爹;第二是恐怕备胎都轮不上?)
四、攻击与战争
前面我们提到过了,支配等级高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生命体来说,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就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所以你会想努力往上爬)
根据亲代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在同一物种中,如果雌性成员对后代的投资比雄性更多,那么对于雄性的繁殖活动而言,雌性将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这种情况下男性的繁殖活动变化比女性更大,这样的繁殖体系使得雄性之间的竞争更加残酷。比如和竞争对手去搏斗,冒险去获取那些吸引异性所必须的资源等等。
这种环境之下,男人们必定会进化出攻击策略这一适应器。(攻击策略是一种泛指,古代男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体力上的相互攻击,但是现代,因为文化的关系,这种攻击策略较多的以智力之间的竞争呈现)
而且上一节里面所提到的社会地位,在相当长的历史之中都是根据攻击能力、战争能力筛选出来的,那么这种机制之下,自然选择会偏好于那些拥有进攻性的男性,而女性,也会偏好于这种男性。
而攻击行为往往可以给雄性带来直接的收益,比如说掠夺失败者的资源,比如说这个行为过程之中唤起的注意力资源等等。
上一节的理论,我们知道可以伪装“掌控者”来欺骗女人的潜意识,那么在这里自然我们也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伪装“进攻性强”的雄性来获取异性的注意力。
想一想现在社会上主流的青春电影,有几个没有打架、翘课、搞事这些“冒险行为”的?(不过这也是契合相当部分人的心里,很多人可能在读书时代一直循规蹈矩,但是其在内心里面还是有这种渴望和需求,因为这是基于人的进化心理)
最后在这里,如果我们将攻击策略广义化(另外可以想象,假如旁边有一位漂亮的妹纸存在的时候,这些行为会更加的放纵还是收敛):
喷子在网上大放厥词,是不是一种攻击策略?
愤青对某些问题高谈阔论,是不是一种攻击策略?
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某些人的掌控欲望和策略制定?
……
五、结语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其实非常极端——他将人们的所有行为都归功于“性”,这种解释显然过于偏激了。
但是随着对进化论理解的加深,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各种行为,可能表层的动机听上去是那么的崇高伟大,但是如果往深处去思考和判断,貌似,确确实实是为了自身基因的拷贝?
获取更多的繁殖价值?
看到这里,不妨想想曾经的所作所为,你,是否也在这个怪圈之中?
进化心理学这个心理学分支,主要依托的观念就是进化论。在这个理念体系里面,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存活、繁衍。
基于这种思路,再反向去推测理解,人们的种种行为背后的根因是什么,它们契合了进化中的那个问题?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
倘若你意犹未尽,还请点击上方蓝色公众号名字:“你的文具盒”——
关注我们,概览群书,长见识;修身明理,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