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行刑的月、日、时很有讲究。除〝决不待时〞的重刑死囚外,绝大多数朝代行刑都有固定的时间,必须等到秋后才能处决,并且还要讲究时辰。
在小说、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秋后问斩〞,这是对于犯了死罪的囚犯所判的刑。为什么古时候的统治者要选秋天来处诀死囚呢?
秋冬行刑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周礼?秋官》中记载,刑杀必须选择适合的日期。而《礼记?月令》中就载明了理想的刑杀时间:孟秋、仲秋、季秋三月,这三个月即是农历的七、八、九月,也是秋天的三个阶段。
古时候,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会认为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如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四季之中,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因此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同时,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代表这时万物沉寂,生命力最低,而且金代表用于砍伐的工具,是破坏的代表,再来就是秋冬断狱、行刑,才不会耽误农时。
古代问斩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和午时三刻?汉代董仲舒发明了〝天人感应〞论,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因此,他认为帝王应该在春夏季节行赏,在秋冬季节行刑,如果违反天意,会招致灾祸,受到上天惩罚,所以〝秋冬行刑〞这一习俗就被载入典籍,成为一项法令而一直延续到后来。
行刑时间一般都选在白天,即便是夜间,也要等到天亮以后再动手。唐宋多在下午日昳之后行刑,即《唐六朝.刑部》中〝日未后乃行刑〞一说。日昳之时是古代12时辰中的未时,对应现代24时制为13时至15时,〝未后〞在冬天来讲,太阳开始落山已近黄昏。选择这个时辰应是替死者考虑,方便死刑犯〝托生〞。
明清似乎多选在午时,对应现代24时制为11时至13时,明清话本小说里所谓〝午时三刻〞大概就是因为有此背景。选择午时则是为生者着想,午时阳气最旺,鬼魂难以作祟,监斩官、行刑者不怕〝鬼魂〞缠身,避免遭〝报应〞。
作者:纵横史观自媒体
欢迎关注UC订阅号-纵横史观,纵横史观已入驻各大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