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督教子弟替自己打仗!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精髓

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位苏丹穆拉德一世完善了大维齐制度(首相制度)。维齐(vezir)一词在土耳其语中原意为“助手”或“顾问”。由于帝国政务日渐繁复,苏丹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将一些政务交予臣下打点,这些官员就被任命“维齐”,并被赐予表示崇高地位的马尾(一般最高可获得3马尾)。而国库也终于同苏丹的金库分离开来,由专人管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般在国务会议(“底万”,16世纪后改称庄严朴特)中讨论制定,在会议上,通常由苏丹指定一人全权代表自己,这就是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维齐”(grand vezir)。

1360年左右,在穆拉德的统治下,大维齐正式成为帝国首相。相对于政治改革,军事上的改革甚至更为迫切。诚然,奥尔汗的努力使帝国具备了一批更有效率的封建士兵,但是,如果他们毫无制约地发展,就可能令奥斯曼帝国像中世纪的法兰西那样,出现一批地方豪强,对王室阳奉阴违。与此同时,传统的土库曼游牧贵族的实力也依旧不容小觑。为了保证王权,穆拉德审时度势,进行了两步改革。

首先,他重新划分了蒂玛,精心设计其位置和面积,避免一家独大。新的封地产生了新的封建骑兵:西帕希(Sipahi)。西帕希领主与欧洲的领主不同,对自己的采邑,他们原则上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仅仅是“替苏丹保管”)。据规定,一旦西帕希领主离开封地超过7年,土地就将被苏丹自动收回,而当他居住在自己采邑时,还需要亲自参与农活。通过这样的设计,穆拉德重塑了一支更加忠心耿耿的封建骑兵队伍,而传统的穆色林姆,则退居二线,成为预备部队。

穆拉德的第二项改革则具有划时代意义。虽然随着帝国在欧洲的攻城拔寨,境内的基督徒数量不断增长,但是按照传统的伊斯兰米勒特制度,只要归顺的基督徒(包括犹太人)按期缴纳什一税,便可以享受高度自治,奥斯曼政府不会对他们做过多干预,不会强征其参军,更不会强迫其改宗。但是,如此多的臣民游离于帝国的政治军事中枢以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为了掣肘国内桀骜不驯的土库曼贵族和封疆大吏,穆拉德一世明智地将目光投向了他的基督教臣民。最初,他仅仅是继承塞尔柱人的古兰制度(gulams,原意是“外国青年”,后来也指奴隶),在基督教战俘中挑选精英,组建自己的私人卫队。

后来,他开始实行新的“德米舍梅”制度(Devirme,原意为“聚集”):定期在巴尔干的基督徒中按比例招募一定数量的男性青年甚至儿童,通过选拔后,将他们变为苏丹的私人奴隶,行割礼,改信伊斯兰教后,再接受严格训练和教育,最终送入苏丹的禁卫军入伍或进入宫廷成为侍从乃至帝国官员(也有说法认为在奥尔汗时期,已经有了这种雏形,而穆拉德不过是将它制度化了)。以德米舍梅选拔而来的基督徒被称作卡皮库鲁(Kapi kulu,原意为“宫殿的奴隶”),包括民事官员(很多帝国大维齐都是通过德米舍梅制度而平步青云)和军事人员。苏丹的卡皮库鲁部队包括骑兵,工兵、炮兵、步兵等诸多兵种,其中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土耳其新军(加尼沙里军团,步兵部队)。

▲德米舍梅制度强征基督教儿童,19世纪希腊画家尼古劳斯(Nikolaos Gyzis)绘制

虽然国内有人将德米舍梅翻译为耸人听闻的“血贡”,但穆拉德的创举不应被归为横征暴敛。德米舍梅制度有着严谨的规则与程序,招募手段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尚算文明(如禁止征集独子、孤儿,且征收的比例也相当低)。苏丹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掘基督教人力资源,广纳贤才,并利用他们来制衡朝中的突厥贵族势力。由于这些年轻人多数来自社会下层,在外没有封地,在畿没有朋党,举目无亲,唯一可仰仗的只有苏丹,自然会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而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土耳其境内的基督徒而言,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几分神似,都是寒门子弟“鲤鱼跳龙门”的绝佳方式。事实上,的确有大量的前基督徒以此为契机,成为帝国的高级官员或将领。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刀匠老刘weixin:Lqbj689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公众号:LBQYJS